•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嘴巴和小尾巴

    所有美丽的金鱼都被移到金鱼馆里去了。水池里只剩下两条最难看的小鱼。一条嘴巴大得出奇,占了身体的一半;另一条尾巴小得可怜,只是一个小叉叉。没有人给它们换水,更没有人喂它们食物。

    大嘴巴饿极了,它去吞落在水底下的海棠核,海棠核堵在它的嗓子眼儿里,难受极了。小尾巴钻进大嘴巴的嘴里,一点一点把海棠核咬了出来。池水越来越浑浊,小尾巴憋得喘不过气来。它力气小,游不出水面,大嘴巴就用背把它顶出水面。尽管生活环境很差,但大嘴巴和小尾巴互相帮助,战胜了困难。

    沙沙沙,下雨了,池水变得透明清亮了,两条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小尾巴把风儿吹到水里的花瓣送进大嘴巴的嘴里,大嘴巴把小尾巴驮在背上快活地兜圈子,玩得真高兴。小朋友们看见了,欢喜地叫着:“快瞧呀!两条会演杂技的小鱼。真美!真美!”大伙儿在水池边围了一圈儿。金鱼馆的管理员叔叔也来了,他惊奇地说:“多么会表演的小金鱼啊!我还从来没见过呢!”

    ……

    (1)、用横线画出写大嘴巴名字来历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小尾巴名字来历的句子。
    (2)、“快瞧呀!两条会演杂技的小鱼。真美!真美!”这句话中“会演杂技”在文中指的是(   )
    A、大嘴巴和小尾巴会演杂技。 B、小尾巴把大嘴巴的海棠核咬出来,大嘴巴用背把小尾巴顶出水面。 C、小尾巴把花瓣送进大嘴巴的嘴里,大嘴巴把小尾巴驮在背上快活地兜圈子。
    (3)、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是(   )
    A、自己坚持,想办法一定要战胜困难。 B、跟身边的同伴互相帮助。 C、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 D、从书上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
    (4)、故事的结局会怎样?我的预测是 , 预测的依据是
  • 2、阅读思悟汲力量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画出来。
    (2)、我能写出一个与“五彩缤纷”意思相近的词语:
    (3)、秋雨把颜料分别给了谁?仔细阅读文段,填写下面的导图。
    五彩缤纷的颜料
    银杏树
    (4)、“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中的“你挤我碰”的意思是(   )。
    A、形容橘子、柿子特别多,果实累累的样子。 B、橘子、柿子非常调皮,为了争夺人们的喜爱在争抢打斗。 C、果园里的橘子和柿子喜爱热闹,你挤我,我碰你,大家一起做游戏。 D、橘子和柿子在比赛,谁赢了就可以被人们摘走。
  • 3、根据情境提示填空。
    (1)、走过四季,浮想联翩。春天走进公园,我会想起词语“生机勃勃”;夏天走在路上,我会想起词语“”;秋天走进果园,我会想起词语“”;冬天走进山林,我会想起词语“”。
    (2)、“一时强弱 , 万古胜负。”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时的胜负可能跟力气大小有关,长期的胜负要看谁是有道理的一方。
    (3)、小英和同桌做实验时因为一个问题辩论起来。老师说:“‘灯不拨不亮,。”这个问题要辩一辩才能更清楚明了。”后来两个人统一了意见,同心协力,终于成功完成了实验,她们高兴地说:“这真是‘’。”
  • 4、生活实践题。

    你觉得班里哪些同学的名字很好?请你选择一两个,猜测一下他们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再简要地写下来。

  • 5、选择一个场景,照样子写一写你想象到的画面,试着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操场   图书室   大树下   教室   花坛边

    【例】场景:(教室)上课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教室里特别安静,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

    场景: 

  • 6、找出三处错误,并用修改符号修改。

    暑假,我根着爷爷到菜园中锄草。菜园里种了豆角、茄子、苹果等蔬菜。看着我认真地锄草,笑着夸我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 7、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要紧,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老师说道。 B、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C、“没有找到,”我对妈妈说:“我的书包里也没有尺子。”
  • 8、下列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家里来客人了,妈妈在厨房七手八脚地忙起来。 B、我国已建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人们出行十分便利。 C、我的同桌平时很少锻炼身体,但百米赛跑时却能轻松夺冠,真是令人大吃一惊
  • 9、下列每组汉字全都与叫唤的动作有关的一项是(   )
    A、咬  叼  嗡 B、呜  哗  吵 C、叫  喊  啼
  • 10、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承着管理、照料国空间站与应用载荷,进行空间站维护维修与状态巡检等工作。

    A、dàn zhōng B、dān zhōng C、dān zhòng
  • 1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去年hán jià , 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桂林lǚ xíng。在那里,我看到一座座形状不guī zé的山峰耸立在天地之间;清澈的漓江水在阳光的照射下shǎn shǎn fā guāng;身穿鲜艳fú zhuāng的少数民族同胞在yuè qǔ声中载歌载舞……那次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文化的丰富多彩。

  • 12、想象的世界很奇妙。如果你能变成另一种事物,你最想变成什么,会发生哪

    些有趣的事情?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 13、 阅读三:传统文化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文化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下列哪一项不是属于评价中华国学经典文化的?(    )
    A、最易学 B、最优秀 C、最精华 D、最有价值
    (2)、下列不属于孔子学院必备书籍的是(    )。
    A、《孟子》 B、《论语》 C、《圣经》 D、《三字经》
    (3)、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 B、中国所有中小学都已开设国学教育课。 C、国家正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4)、阅读材料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5)、阅读材料二,你有什么感受?
  • 14、阅读二:

    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搀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小伙子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小伙子,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小伙子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小伙子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小伙子脸上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小伙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伙子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他,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他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小伙子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短文的主要内容。
    (2)、请从文中找出描写小伙子给老人让座时表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里,并写写你从这一连串表情的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

    (3)、“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
    (4)、与文中划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A、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B、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C、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小伙再次表示谢意。
    (5)、读完文章后,请谈一谈你对短文的题目的理解。
  • 15、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文内容,按行进顺序把下面的“阅兵行进图”补充完整。

    (2)、选文在对各个方阵进行描写时,选取的角度也不一样。其中,海军描写的是 , 步兵描写的是 , 炮兵描写的是

    A.武器的特点    B.服装颜色的特点    C.方阵行进的特点    D.战士们姿态的特点

    (3)、选文中对各个方阵的具体描写,是(点、面)的描写,而画横线的句子则是从(点、面)上描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情景。这样运用点面结合描写的好处是:。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描写的是阅兵式的盛况。 B、选文表达了作者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现而感到自豪的感情。 C、选文中人民群众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D、选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勇敢、坚强的品质。
  • 16、完成填空与表达。
    (1)、读到曹植的“捐躯赴国难,。”我就会想起《我的战友》、《灯光》中的、完成掩护任务后英勇跳崖的、《金色的鱼钩》中的……他们都是令人敬仰的人。
    (2)、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通过对桑娜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桑娜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段话表现了她宁愿也要的善良品质。这段话中(标点符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心理活动的 , 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不安心理。

    (3)、“快乐读书吧”推荐同学们阅读高尔基的作品《童年》。书中写到一个外祖父家收养的孩子叫“小茨冈”的,他善良富有同情心,请写出“我”被祖父抽打时,他做了什么?
    (4)、李明的妈妈认为他已经买了好多课外书还没有看完,不想给他买教材中为我们推荐的《爱的教育》。请你帮李明说服妈妈支持他买这本书:

    要和妈妈去说时,他的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请把他的心理过程写一写:

    当李明阅读买来的《爱的教育》时,非常入迷,请你至少用上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把他入迷读书的样子写一写:

  • 17、古诗词积累。
    (1)、古诗词的学习,丰富了我们的文学素养。中秋节,遥望明月,我想到了孟浩然笔下的月孤寂清冷,“野旷天低树,”,辛弃疾笔下的月恬静自然,“ , 清风半夜鸣蝉”。农历九月九日,欣赏校园里的秋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吟诵“ , 还来就菊花。”
    (2)、回忆春日的美景,“胜日寻芳泗水滨,。”放眼秋日的收获,“ , 听取蛙声一片”。 在外漂泊的诗人回到家乡,别有一番离别思绪,因为“儿童相见不相识,。”
    (3)、毛主席诗词中的豁达乐观,使我们面对困难时不再退缩,“红军不怕远征难,。”天边七彩美景尽收眼底“ , 谁持彩练当空舞?”
  • 18、下面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B、“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D、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 19、下列古诗词的说法,有误的是(   )
    A、移舟泊烟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B、明月别枝惊鹊(离开树枝) 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朗读时这样划分节奏。
  • 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运用的阅读方法也不相同。 B、《花之歌》的作者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变换花开花落的景象。 C、阅读时,可以从课文内容来联想到更多,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D、从《桥》一文中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面对如此大的洪水,老汉已经吓呆了。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