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2025年,椒江文旅活动纷纷多彩
特色美食活动,“食”为由圈:推出食饼宴、龙虾宴、黄鱼宴等主题美食宴,展现本土特色饮食文化;大型演出赛事,点燃城市激情;举办大型演唱会及高品质演艺赛事20余场,同步推出优选或集,并打造沉浸式体验,构建“观波+旅游+消费”生态链,为游客提供多元消费体验;传统文化活动,引爆国风热潮;新春佳节,盛世老街举行暖春大会,心海天地开展华佗广场活动。端午假期,全市文化场馆、重点景区积极举办大型民俗活动。
【材料二】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
4月13日,一连三天的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5巡回演唱会在台州市体育中心圆满落幕。这是继去年邓紫棋演唱会上,椒江又一次完成了一场数科书级的城市营销。
3天接待游客56万人次,过夜游客超22万,旅游总收入超2.6亿元,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台州,这次我真的是好好夸夸你”话题在各大平台持续揭露:“跟着演出游台州”逐渐成为新风尚……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追逐之旅,音乐狂欢,而是一场城市与人相互成就的浪漫,更是椒江抓住消费新风口的一次成功实践。
——摘自《椒江发布》
【材料三】
王爷爷:我一点也不喜欢演唱会。我家就在边上,演唱会时,人挤人,车子堵得路都不好走,晚上音乐吵得我和老伴都没法睡觉。第二天地上还一堆垃圾,多少脏。以后还是少办这种大型活动!
(1)、材料一中,2025年椒江文旅活动包含三类,分别是:特色美食活动、、。(2)、关于2025年椒江文旅活动,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2025年春节,葭祉老街举办暖春灯会,可以欣赏传统花灯。 B、在椒江特色美食活动中,可以品尝到食饼筒、龙虾、黄鱼等主题美食宴。 C、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5巡回演唱会是椒江近年来首次举办的大型演唱会。 D、来椒江看大型演唱会和高品质赛事的人们可以享受消费优惠政策和多元消费体验。(3)、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4)、材料三中,王爷爷不喜欢演唱会的原因有哪些?如果你是椒江文旅活动的策划者,请你结合材料劝说他,理由至少两点。 -
2、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①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几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②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③。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注释】①具:准备。②咸:全,都。③患:祸害
(1)、下列“益”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主人既闻,乃益盐。
②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 , 反害之。
A、更加 有益的 B、增加 更加 C、更加 好处 D、增加 好处(2)、愚人只吃盐,结果如何?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B、愚人认为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盐的原因。 C、亲身经历才能悟出好坏。 D、食盐的愚人之所以愚,就在于不懂得适度的道理。(4)、短文中说“天下之事皆然”,生活中你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吗?请举例说明。 -
3、课内外阅读积累填空。(1)、我国的山河,壮丽秀美。“ , 子规声里雨如烟”诉说着江南的秀美;王之涣的《凉州词》“ , , 描绘了边塞的壮阔苍凉;陆游的“ , 展现了北方山川的气势雄浑。(2)、童年的时光,入诗人画。“ , 彩丝穿取当银钲”展现了活泼有趣的孩童弄冰图:“ , , 描摹了天真烂漫的儿童种瓜图。(3)、古人的智慧,传承至今。杨氏之子“”的回答,尽显语言的机智:“ , 小人喻于利”向我们展示了君子和小人截然不同的胸怀;《左传》里“ , ”告诫人们做多了坏事会自取灭亡。
-
4、根据以下三则信息,依次判断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 李逸 诸葛亮 B、王熙凤 李逸 周瑜 C、王熙凤 武松 诸葛亮 D、薛宝钗 张飞 曹操
-
5、社区为长寿老人举办秀宴,创作了上联:百岁高龄福运周,请你选出贴切的下联( )A、期颐盛岁瑞光长 B、而立之年宏图展 C、不惑再临享安康 D、花甲重开添福运
-
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摔跤》一文中,我们认识了膀大腰粗的小胖墩儿和机灵的小嘎子。 B、《田忌赛马》中,孙膑通过调整马的出场顺序:合理分配资源,最终获胜。 C、《祖父的园子》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的景物,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之中。 D、丰于艳笔下的“大拇指”,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前防员等人。
-
7、下列有关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适当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表现出景物独特的魅力。 B、阅读时,如果碰到难以理解的词语,要停下来反复琢磨,弄懂意思后接着往下读。 C、要写好一个人物,写出人物的特点,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 D、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也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
8、关于研究报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研究报告一般采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文字。 C、研究方法一般有查阅书籍和报刊、询问身边的人等。 D、研究报告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部分内容。
-
9、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地铁的人可真多,我只能摩拳擦掌住上挤。 B、爸爸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身上存在的问题。 C、丽丽绞尽脑汁 , 终于解开了这道数学难题。 D、他从小养尊处优 , 对生活的艰辛几乎一无所知。
-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遗民泪尽胡尘里(指金政权) B、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 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D、黄沙百战穿金甲(穿上)
-
1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喉咙 引荐 踌躇 肃然起敬 B、承认 簇拥 锻练 出谋划策 C、吓唬 衔接 附庸 心惊胆战 D、妒忌 牲畜 挺脱 一声不吭
-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涟漪(yī) 擂鼓(lěi) 困窘(jiǒng) 严监生(jiàn) B、旖旎(yǐ) 发怔(zhèng) 水寨(zhài) 豁喇喇(lǎ) C、倭瓜(wō) 爱憎(zēng) 呲牙(zī) 水满陂(bēi) D、咆哮(páo) 拴住(shuāi) 哗笑(huá) 弗能应(fú)
-
13、根据语境和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位于东海之滨的台州,大小岛屿如天然píng zhàng , 薄雾lǒng zhào下,fán máng的港口船只穿梭,wéi gān林立。shǒu jí yǎn kuài的渔民们 shú liàn地整理渔具,“出发喽!”一声yāo hē , 众人yuè yuè yù shì , 准备出海大干一番。
-
14、一把成长尺,丈量出成长印记。哪段经历让你的成长“增值“最大?可能是一场游学活动,一次阅读经历,一个难忘瞬间,一句暖心话语⋯⋯请选择一次经历写一篇作文。
◎习作小贴士:⑴题目自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⑵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
15、第三站:“科技探秘“游
【材料一:AI大调查】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十分广泛的科学,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几年,中国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AI人才的急速增长以及“AI“行业的开发。
【材料二:AI大论坛】
“AI大论坛“上发布了两则有关“AI与学习“的观点,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于是,大家对AI发展的利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在论坛上纷纷留言。
小龙:AI可以成为学习的辅助工具,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体验。如学生用AI放大镜,就能看到《天工开物》中整个铸铁炼钢的过程,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兴趣。
小越:AI会成为阻碍学生思考的枷锁。不少学生把AI工具当作“作业神器“,但用AI写作业势必削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侵蚀思考过程,不利于掌握知识,实际帮助意义不大。
我要留言
小宇:发表于2024—6—115:40
AI技术对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比如在《他们那时候多有趣》中可以跟AI机器人老师在家里一对一学习;纸质书变成荧光屏,上面的字可以顺序移动……
小雯:发表于2024—6—116:12
AI对未来的就业带来巨大的威胁。AI机器人在创造性思维任务测试上或能超越普通人,因此AI将对交通、媒体、金融等多个行业产生强烈冲击,相关从业人员面临失业风险。
我的留言____
(1)、阅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⑴中国AI人才不断增长,从业10年以上人才数量所占比例最大。
⑵目前,中国AI技术应用占比最大的是制造业,最少的是旅游。
⑶AI对话机器人在创造性思维任务测试上一定能超越普通人。
⑷对AI技术不同的运用,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2)、同学们参与了“AI讨论会“,下列事例不能证明论坛中观点的一项是( )A、支持小龙:学生用AI语音助手技术查找资料、做笔记,更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B、支持小越:大学生用AI写论文,学术诚信遭质疑,引发了学术界的“大地震“。 C、支持小宇:学生依赖AI自习室,将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转移到自习室,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佳。 D、支持小雯:随着AI驾驶技术的普及,出租车司机等岗位可能逐渐被它替代。(3)、根据材料二,请你在“AI大论坛“上留言,发表你的看法。(4)、联读两则材料,为“AI大论坛“选择最全面的一则标语( )A、你的世界,因AI而精彩。 B、智能时代,让一切更高效。 C、兼顾AI正反面,用好科技双刃剑。 D、人工智能新时代,科技进步你我见。 -
16、第二站:“革命文化“游
《七根火柴》节选(王愿坚)
卢进勇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
“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依偎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那同志合拢了央着火柴的纸包,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批注范例】
从同志“小心翼翼地拨弄“、“口里小声数着“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中,我感受到同志对火柴的珍爱。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同志……你把它带给……“
【我的批注】19.____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自己的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是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卢进勇走到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
闪闪跳动的火光,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纸包,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他的手里:“一,二,三,四……“
(1)、 【读故事·理情节】照样子,以主要人物卢进勇的视角梳理图表。(2)、【作批注·品人物】仿照范例,给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批注,并体会人物品格。(3)、【查资料·明价值】有同学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提出疑问:那位同志的手为什么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着长征部队的方向?为此,他查阅了相关资料。请你结合以下资料为他解答。长征概况
长征历时742天,红军翻越40余座大山,跨越近百条江河,总行程32000千米,平均每天行军37千米。长征途中,红军历经战斗400余场,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长征故事
①红军过草地时,一路枪林弹雨,缺衣少食。战士王玉清用两根缝衣针钓鱼,并把煮好的鱼汤分给身边的战友,自己却……
②爬雪山时,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其他同志,自己却穿着单薄的旧衣冻死在途中。
名人名言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的解答:
(4)、【爱读书·乐分享】读完《七根火柴》,我还想读更多革命文学作品,比如《闪闪的红星》写的是红军后代潘冬子历经千辛万苦成为一名革命战士的奋斗历程。
⑴我认为适合《闪闪的红星》这本书的阅读方法是____。(多选)
A.绘制人物成长轨迹,感受人物成长。
B.批注自己的感触,与主人公共鸣。
C.写出全书的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
D.逐字解决疑难词句,明白作者意图。
A.《鲁滨逊漂流记》⑵许多中外名著里的主人公也是在困境中成长的。我想仿照以下小伙伴的读书感受,结合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 , 分享感受:______。
B.《西游记》
C.《小英雄雨来》
D.《童年》《闪闪的红星》
困境让潘冬子变得更加勇敢坚强。他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而光荣牺牲,但他在无比悲痛中振作起来,奋勇向前,成了一名了不起的游击队小交通员。
-
17、第一站:“民俗风情“游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老舍)
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二)《灯景旧情怀》节选(琦君)
灯节(元宵节)还是转眼就到了。所有的孩子们都会提着各种各样的灯来看热闹。我嚷着要买漂亮的灯,跟小朋友们比一比。外公老是吹自己会糊各种各样的灯,可事实上,他只会给我糊直统统的鼓子灯。我做出很喜欢的样子说鼓子灯最好,不小心烧个大窟窿,马上可以再用红纸补上。外公笑呵呵地说:“鼓子直通到底,表示正直,无忧无虑。“外公对什么东西都会说出一番道理来。
十五晚上,锣鼓响起,鞭炮齐鸣,我躲到大人身后,从人缝里看大龙。龙开始舞动了,每个舞龙者手举一段龙身,穿花似的美妙滚舞。他们平时都是普普通通的农夫,但这时都变成了龙的一部分,那样神奇的契合 , 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心里总是在盼望着,“再多舞一下,再多舞一下“,可是还有好几处有祭典,大龙终于摇头摆尾从大门出去了。人潮也随着散去,最后的热闹高潮也结束了。
我呆呆地站在地上,外公取下鼓子灯递给我说:“快回到厨房帮你妈妈搓汤团,在汤团里许个心愿。“走进厨房,看母亲已经搓好一大盘的汤团准备要下了。我在她耳边轻声地说:“妈妈,代我许个心愿,随便你怎么说。“母亲笑笑,没有作声。吃汤团的时候,我问:“妈妈,您刚才许了什么心愿呢?“母亲笑嘻嘻地说:“我不用许什么心愿了。一家团团圆圆的,已经再好没有。“
(1)、【知文意】阅读选文(一)(二),下列有关内容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一)中“一律““清一色““都“形式不同,意思相同,体现了老舍用词的丰富性。 B、选文(一)中“杂拌儿“带有浓郁的“京味儿“,指的是用各种干果和蜜饯掺和而成的食物。 C、选文(二)中“我“不喜欢外公,因为他吹牛会做各种各样的灯,却只给“我“做鼓子灯。 D、选文(二)中“神奇的契合“指的是舞龙者虽是农夫,但表演精湛,滚舞时与龙灯融为一体。(2)、【寻习俗】读选文(一)(二),根据文章概括元宵节民俗,完成填空。(3)、【品情感】比较两篇选文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下列图表。相同点
内容:
都写了元宵节的民俗。
情感:
①
不同点
◎表达情感的方式:
选文(一)结尾处“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用了②的方式抒发情感。
选文(二)更侧重于③ , 自然地流露情感。
A.融情于事B.直接表达
(4)、【送祝福】选文(二)中提到了有吉祥寓意的元宵节习俗。从下列清单中选择一件物品,写一写习俗和寓意。物品清单
◎橘子◎花生◎九层糕
红枣◎鱼◎其他
做鼓子灯,希望“我“能够无忧无虑,做正直的人。
元宵节搓汤团,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我选择【】,。
-
18、跟着书本去游学,会有别样的收获,请完成填空。
【美景怡情】诗中寻雨,赏雨赏心。韩愈赞美早春的清新之雨:“① , 草色遥看近却无。“王维送别友人的惜别之雨:“② , 客舍青青柳色新。“杜甫歌颂春天生长的喜悦之雨:“③ , 当春乃发生。“杜牧笔下清明时节的悲伤之雨:“④ , 路上行人欲断魂。“
【历事明理】游学增智,历练成长。途中,或经历挫折,不禁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⑤。“或幸遇朋友,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⑥。“或感慨时光飞逝:“过去的日子如轻烟,⑦ , 如薄雾,⑧。“
-
19、同学们集思广益,策划游学方案,设计了游学记录册,请完成以下任务。(1)、【任务一】同学设计了游学记录册封面的logo,不合理的是( )A、
B、
C、
D、
(2)、【任务二】某小组想用颜真卿楷书展现“浑厚有力,大气磅礴“的游学风采,符合的是( )A、B、
C、
D、
(3)、【任务三】根据游学主题,阅读相关书籍有误的一项是( )A、军事体验:《地道战》《小兵张嘎》《红星照耀中国》 B、山水游历:《徐霞客游记》《中国地理》《唐诗中的青山绿水》 C、科普探究:《十万个为什么》《细菌世界历险记》《中国科学家袁隆平》 D、历史变迁:《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4)、【任务四】某同学打算到名著打卡点游学,他设计的“故事人物品鉴卡“中有误的是( )A、B、
C、
D、
(5)、【任务五】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以下小贴士不适合作为游学习惯养成的是( )A、边游学边记录,在有思考的地方做好标记。 B、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随时向别人请教,养成勤问勤查的习惯。 C、过程的积累非常重要,每次研学记录不用修改,方便记录就可以。 D、游学中要搜集有代表性的资料,采用主题式、栏目式等进行整理。 -
20、同学们查找了游学的历史资料,结合“游“字来历,明白了游学的含义。
【游学历史卡】
“游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500多年前,“万世师表“孔子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jiàn wēi zhī zhù①____,传道授业解惑。1300多年前,“一代诗仙“李白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làng màn②____主义经典诗作。400多年前,“千古奇人“徐霞客游遍五湖四海,kǎo chá③____地貌,面临困境毫不tuì suō④____,成就了伟大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游学博闻,让梦想照进现实。
(1)、根据拼音和情境将词语填写在横线上。(2)、观察“游“字的甲骨文:, 猜测“游“最初的本意是( )
A、流动的水花 B、屋檐下的鸟 C、手持旌旗的人 D、在家里的人(3)、“游“在诗句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诗句中“游“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游:江流,流动。“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浣溪沙》诗文寻迹 B、游:游历、游说。“孔子东游 , 见两小儿辩斗……“——《两小儿辩日》江流、流动 C、游:游览,远行。“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精卫填海》游游历、游说游戏、玩乐 D、游:游戏,玩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吟》静觉、远行(4)、下列谚语或名言与“游学“无关的一项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增广贤文》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鲁迅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家语》(5)、“游学“消息不胫而走,引起大家关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长们纷纷表示:“游学归来的孩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 让我们自愧不如。“ B、各科老师感慨:“学生游历五湖四海,在实践中增长见识,能力定会一日千里。“ C、同学们开心地说:“我们对游学项目期待已久,这次终于可以一步登天 , 大开眼界了。“ D、社会人士赞誉道:“游学活动能拓宽青少年视野,对孩子的影响堪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