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活动三:美文善积累。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你看,它把黄色给了 , 黄黄的叶子像。它把红色给了像一枚枚邮票。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小雨滴 , 一场便开始了。
  • 2、活动二:诗词大比拼。
    (1)、三年级(1)班组队参加“诗词大会”,请你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队名。(    )
    A、猎豹队 B、诗韵队 C、巧手队
    (2)、古诗词中有很多和“水”有关的诗句。李白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长江的雄奇之美;刘禹锡的诗句“ , 潭面无风镜未磨”体现了洞庭湖的宁静之美。请你再写一句和“水”有关的诗句:
  • 3、活动一:快乐开幕式。

    清早,同学们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来到操场,参观阅读节开幕式。老师gào su____我们,阅读可以让我们欣赏到优美的fēng jǐng____,感受到人物崇高的jīng shén____,让我们的童年chōng mǎn____无穷无尽的lè  qù____。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画线句子中有1处语病、1个错别字,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 4、按要求完成习作。(请另附纸)

    题目:我喜欢的      

    提示:你喜欢什么呢?某个人、某种动植物,还是美丽的景色、好玩的游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具体描写,写出你喜欢他(她/它)的原因。

    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情感真挚,能够体现“喜欢”二字,不少于300字。

  • 5、火柴姑娘

    ①火柴姑娘不愿意被人随意抽取,虚度生命。她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她逃了出来。

    ②一个寒冷的冬夜,火柴姑娘发现一个小女孩。

    她衣着单薄,怀里抱着一个破旧的玩具熊,蜷缩着身子,昏迷在墙角。

    ③火柴姑娘从自己的身体里取出一支火柴,点燃了。小女孩得到了一丝温暖,渐渐舒展开蜷缩的身体。可当火柴熄灭,小女孩又蜷缩起来。

    ④火柴姑娘又从身体里取出一支火柴,点燃了。小女孩的身体不自觉地向火柴姑娘靠了过去。可是没过多久,火柴又熄灭了。小女孩打了个寒战,眉头皱了起来。

    ⑤火柴姑娘一次又一次取出火柴。在一支支火柴的温暖下,小女孩舒展开蜷缩的身体,苍白的脸逐渐变得红润起来,嘴角浮现出了浅浅的笑意。“大概是做什么好梦了吧!”火柴姑娘想。

    ⑥不知不觉,天快亮了。哧! 火柴姑娘擦燃了最后一支火柴。这最后一支火柴,是那么明亮,那么温暖,闪烁着七彩的光芒。在美丽的光芒中,火柴姑娘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她要睡一个长长的、长长的觉。

    ⑦清晨,一缕新生的阳光照进墙角。小女孩醒了。她发现自己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燃尽的火柴梗。小女孩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在那个寒夜里,有一个善良的火柴姑娘一次次地燃起微微火光,为她守住了生命的温度。

    (1)、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给下列情节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柴姑娘发现一个昏迷在墙角的小女孩⇒火柴姑娘一次次点燃火柴给小女孩取暖⇒火柴姑娘闭上了眼睛,小女孩苏醒了 B、火柴姑娘一次次点燃火柴给小女孩取暖⇒火柴姑娘闭上了眼睛,小女孩苏醒了⇒火柴姑娘发现一个昏迷在墙角的小女孩 C、火柴姑娘闭上了眼睛,小女孩苏醒了⇒火柴姑娘一次次点燃火柴给小女孩取暖⇒火柴姑娘发现一个昏迷在墙角的小女孩 D、火柴姑娘发现一个昏迷在墙角的小女孩⇒火柴姑娘闭上了眼睛,小女孩苏醒了⇒火柴姑娘一次次点燃火柴给小女孩取暖
    (2)、联系短文,下列对火柴姑娘逃出来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不愿意被人随意抽取,虚度生命 B、不愿意虚度生命,想活得精彩 C、不愿意被人随意抽取,虚度生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D、觉得自己太累了,想逃出来睡一个长长的、长长的觉
    (3)、找出第②自然段中描写小女孩样子的句子。
    (4)、读到第③自然段“可当火柴熄灭,小女孩又蜷缩起来”这句话时,我预测到:

    依据是:

    (5)、第⑤自然段中,当看到小女孩的脸逐渐变得红润起来,嘴角浮现出了浅浅的笑意时,火柴姑娘的心情是(    )的。
    A、开心 B、难过 C、痛苦 D、恼怒
    (6)、你喜欢文中的火柴姑娘吗?为什么?

    (喜欢  不喜欢)文中的火柴姑娘,理由是

  • 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昔日旧粮仓,今日理想村

    ①在嘉兴市的王江泾镇陶仓运河畔有一片数百亩的莲花沼,旁边建有两间粮仓。粮仓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这里曾经是当地居民储存谷物的粮仓。后来,粮仓经历过一次火灾后便被废弃多年。现在已经被翻修建造为陶仓艺术中心,成为了王江泾镇的地标建筑。

    ②陶仓艺术中心的建筑师将原有的两个粮仓作为展厅空间,并伴随设计了两个弧形的红砖连廊,高度层层递进。游客可以顺着连廊从两侧来到艺术展览馆的中心和画廊,而粮仓的东西两端被用作货运出入口。这样,连廊就实现了人和货物的分流效果。连廊不仅改变了整体建筑的入口方式,也创造出新的商业和社会公共空间。作为艺术博物馆的配套空间,连廊还容许艺术展馆向外扩展出一部分展览空间,并设置餐厅、咖啡店和纪念品商店等设施,用以辅助和支持整个艺术中心的运作。

    ③陶仓艺术中心的设计不仅精巧,还很美观。高耸的墙面上,是用红砖垒出的小麦穗图案,人们仿佛看到了粮仓的过去。通过像纪念碑一样的砖墙结构,人们好像听到古老的粮仓重新在与这个世界对话。

    ④在粮仓里,用莲花图案装饰的地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张张碧绿的大荷叶,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荷花,如同锦缎般华美。

    ⑤陶仓艺术中心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他们无不感叹:“____”它用现代砖块连接着粮仓的旧砖,既是对过往记忆的致敬,也是与新世界的对话。

    (1)、短文从等方面介绍了陶仓艺术中心。
    (2)、短文第②、③自然段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
    (3)、两个弧形连廊有什么作用呢?请你从文中找出来,写一写。

    ;②

    (4)、陶仓艺术中心吸引了各地的游客,他们会感叹什么呢?请你猜一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宋代文人苏轼对杭州西湖情有独钟,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的诗。其中,“ , 淡妆浓抹总相宜”流传千古,后人还因此把西湖称为“西子湖”。
    (2)、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写道:“ , 最是橙黄橘绿时。”
  • 8、本学期,光明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走进童话故事”综合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吧!
    (1)、宣传组的同学为几幅精美的图片配了以下几句话,请你读一读,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句中的错误修改正确。

    ①乘着想象的翅膀,我们一起畅游美秒的童话王国。

    ②小红帽穿着一双漂亮的皮鞋,一顶红帽子,高高兴兴地走在去外婆家的小路上。

    ③同学们扮演了可爱的动物角色,有红头、青头、蚂蚁队长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神奇有趣的童话搬上了现实的舞台。

    (2)、故事组的同学在分享的童话故事中讲道:森林中的小动物们团结一心打跑了大灰狼。他们想用一句话赞美这种精神,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爱人若爱其身。 B、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C、人心齐,泰山移。 D、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人物组的同学制作了童话人物名片。猜一猜,这张名片是哪位童话人物的?(    )

    童话人物名片

    家庭情况:受到了不公平的家庭待遇

    人物性格:心怀美好,真诚待人

    神奇之物:一双有魔法的水晶鞋

    故事结局: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A、睡美人 B、灰姑娘 C、拇指姑娘
  •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B、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C、“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 10、在字典里“撤”有四个意思,你认为“撤退”的“撤”应该选哪个意思?(    )

    撤 chè ❶动除去:~职|把障碍物~了。❷动退:~退|~兵|二连已经~下来了。❸〈方〉动减轻(气体、分量等):~味儿|~分量。❹名姓。

    A、 B、 C、
  • 11、照样子,写一写,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1)、写一写。

    A.静悄悄        B.兴冲冲    

    C.摇     D.快    

    E.下     F.方    

    (2)、北京这座城市有数条铁路通向祖国的
    (3)、夏夜,山里的,只听见昆虫在低声细语。
    (4)、他 , 及时抓住了将要落地的盘子。
  • 12、在例句中,作者把风当作人来写。下列句子中和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A、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 B、美丽的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当中。 C、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1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选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
    A、(quān) B、(quān) C、(quān) D、呼啦(quān)
    (2)、
    A、(chù) B、(chù) C、理(chù) D、(chù) 
    (3)、
    A、加(cān) B、(cān) C、与(cān) D、观(cān)
    (4)、
    A、有(huán) B、(huán) C、书(huán) D、手(huán)
  • 14、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là zhú

    piào liang

    yōu měi

    kào àn

    yǒng gǎn

    pái  liè

  • 15、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1972年12月11日,美国宇航员尤金·塞尔南、罗纳德·埃万斯和哈里森·施密特搭乘“阿波罗17号”顺利抵达月球,并成为截至目前最后登陆月球的人类,在此后5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的表面。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探”“登”“驻”三大步骤,主要任务分别是无人探月、载人登月和长久驻月。目前正在进行的“无人探月”任务又分为“绕”“落”“回”“勘”4个主要阶段。

    2024年2月24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未来数年内的月球探索计划: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1)、下列不属于“无人探月”任务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自1972年美国宇航员登月成功后,2004年,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目前,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还处于“无人探月”阶段。 C、中国将会在2030年前进入“嫦娥工程”的第二阶段。
    (3)、中国人非常重视名字,名字里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我们把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也同样带着朴素的祈愿。你知道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吗?请简单说一说。
  • 16、在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过程中,几位同学分别作出了以下预测,请选出他们预测的依据。(填序号)

    ①根据题目预测  ②根据生活经验预测  ③根据插图预测  ④根据上文内容预测

    欣欣:读了题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我预测这个老屋会一直站着,永远不倒。

    晨晨:插图中的老屋满脸皱纹,像一个慈祥的老人,我觉得老屋一定很善良,它一定会帮助“小小的声音”的主人。        

    小小:前两次,老屋答应了小猫和老母鸡的请求,我预测,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小动物来请老屋帮忙,而且老屋都会给予它们热心帮助。 

    敏敏:植物有了营养就会长得更快、更好,我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那根沾了果酱的胡子会越来越长。

  •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运用的手法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讲述了一栋破旧的老屋准备倒下,但是为了帮助一直没有倒下的故事,赞扬了老屋的美好品质。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讲述了漏刮了一根胡子后发生的有趣故事。这根漏刮的胡子慢慢地长长,长长的胡子帮助了。从故事中,我们体会到
    (3)、《小狗学叫》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奇特经历,让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4)、团结是能打胜仗的主要原因,正所谓“三个臭皮匠,”。
    (5)、俗话说:“。”两个人齐心协力,就能发挥出很大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就像利刃一样可以切断金属。
    (6)、“。”只要大家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
    (7)、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单薄的,如果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一路相助,唐僧一个人是无法取得真经的。真是“一个篱笆三个桩,”。
  • 18、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
    (2)、□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3)、□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 19、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1)、“你跟我学。”一只同情它的小公鸡对它说。
    (2)、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
    (3)、一只狐狸听到了,心里寻思着:公鸡终于来找我了,我得去感谢它的来访。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用加点词造句)
    (2)、只要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可以知道他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用加点词造句)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