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我会写。读儿歌,完成练习。
白云宝宝
白云宝宝会变样,
变大马,变绵羊,
变高山,变楼房,
还会变成棉花糖。
(1)、在儿歌中,白云宝宝变成了什么?大马
山 羊
楼 房
高 山
绵 羊
棉 花 糖
(2)、选做题:白云宝宝还可能变成什么呢?想一想,写一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白云宝宝还会变成。
-
2、我会默。读拼音,写字词。(1)、
qù nián
shí jiǔ
shǒu
ěr duo


足
朵tián
shàng
mù
qī
地
班双

月(2)、锄hé rì
当wǔ
, 汗滴hé xià
土。 (3)、yī èr sān
四五,金木水huǒ
土。 -
3、 我会连。照样子,连一连。(1)、
(2)、
-
4、 我会选。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注音。
下棋(qí pí)
远足(zú zhú)
柳树(niǔ liǔ)
句子 (jǜ jù)
明天 (míng mín)
妈妈(mǎ mā)
-
5、我会写。看图,拼一拼,写一写。

q—í→

—u—
→kuā
x—üe→
-
6、 我会分。读一读,按要求分类,写一写。
chi
eng
t
zi
m
ün
j
yue
yi
er
p
o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
7、生活是需要记录的,丰富的语文活动为生活注入无尽的活力。
这段时间,你一定参加过很多语文活动吧,如寻访老玩具活动、国庆寻访活动、庆祝国庆多彩活动、宇宙生命知识竞赛活动、“陪我长大的小说人物”读书分享活动等。请你从中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 , 把过程和体会写出来。
你可以参照下面的评价量表,为自己的作文得星哦!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过程描写
完整、有序、清楚地描述活动过程,语言生动优美
情感表达
活动中的情感体会真实且独特
书写
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备注:优秀:8-9☆;良好:6-7☆;一般:4-5☆
-
8、阅读理解
飞夺泸定桥
①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②敌人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③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了大雨,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④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⑤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⑥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⑦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⑧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1)、和这篇短文关系最为密切的诗句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 B、万水千山只等闲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2)、阅读短文,照样子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情节。接受任务——————继续北上
(3)、关注人物动作可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文中大量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如阅读第④自然段,我们从“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的“抛”可以感受到红四团;阅读第⑧自然段,我们从“红四团夺下了泸定桥”中的“夺”可以感受到红四团。(4)、文中多处进行了环境描写,不仅描写了湍急的河水、令人心惊胆寒的泸定桥,还描写了黑夜里的瓢泼大雨,想一想,这些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至少写3点)(5)、在⑥⑦自然段中 , 作者把红四团与敌人战斗的场面描写得非常具体。横线所画的语句是“面”的描写,波浪线所画的语句是“点”的描写。请你照样子,分别画出描写“面”和描写“点”的语句(画出⑥⑦所有点面描写的语句),再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
9、生活是值得体悟的。让我们一起品读温暖有力的文字,感受平凡生活中的不凡力量,与革命岁月的热血荣光。
(一)爱之链
①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②前面的路边上好像有什么,乔依定睛一看,是一辆车。走近时,乔依才发现车旁还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看见脸上带着微笑的乔依,她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
③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呆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④原来她的车胎瘪了,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找了一块地方放置千斤顶。他的脚腕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僵。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
⑤乔依扣上那车的后备箱时,老妇女摇下车窗,满脸感激地告诉他说,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⑦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⑧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⑨老妇人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了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先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⑩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店主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热情地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老妇人感到心里很舒服。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可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她怀孕至少有8个月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
⑪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纸包,里面装着一些钱。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
⑫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1)、这篇文章主要有三个人物。他们之间爱的链条是通过哪些事连接的呢?请在“◯”中填写主要人物,概括出主要事件,完成情节图。
(2)、下面对第①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环境的恶劣,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 B、衬托了主人公因为工厂倒闭而凄凉无助的心情。 C、为后文老妇人的遭遇做铺垫,也有助于烘托人物形象。 D、描写优美的雪景,烘托出主人公做好事后喜悦的心情。(3)、文本以“爱之链”为题,以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想用这个标题凸显乔依和女店主的品质,人穷志不穷。 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标题表明只要付出爱,就能收获爱。 C、这个标题表达了爱之链的形成不容易,在生活中我们学会爱,珍惜爱。有了爱,生活中的困难就可以迎刃而解。 D、乔依、老妇人、女店主真情互助,将爱相互传递,组成了一根爱的链条,揭示了“人人都需要帮助,人人都应该给别人帮助”的主旨。(4)、平凡人的身上,散发着的熠熠生辉的品质,往往最具有撞击人心的强大力量。这三位主人公身上的哪些品质打动了你?请结合关键语句,写下你的感受。 -
10、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天空、宇宙的想象和探索,从未停止······
2024年4月30日下午,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杜海潮给大家分享了太空实验的秘密。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航天员老师告诉大家,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行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所以人类对宇宙如此向往。这次,他们在做太空菜因的天地同步对照实验中发现,地面蔬菜长势更好。宇宇说:“为什么地面蔬菜长势更好呢?”航天员老师说:“因为植物在太空中根系不容易扎得深,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更弱。”娜娜说:“宇宙真是奥妙无穷,我也要学会探索。”
(1)、对划线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沧海一粟”指的是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B、这句话告诉我们宇宙的浩瀚无限,地球的渺小。 C、根据以上句子,按从小到大排列: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D、这句话告诉我们:银河系同太阳系相比非常渺小。(2)、写人物说话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说”的意思,请依次修改三个不同的“说”。① ② ③
(3)、通过描写大家的动作、神态,把“聚精会神”写得具体一些。 -
11、下列诗句中的“月”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寄托的情感相近的是( )。A、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辽远的晴空,嫩绿的草坪,潺潺的流水,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 B、在我断断续续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C、到山里野营,深夜听到松涛怒吼,帐篷吱吱作响,把我吓得顾影自怜。 D、人类不合理的行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终将自作自受。
-
13、下列词语字形、加点字的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别出新裁 别枝惊鹊(横斜的) B、跌跌撞撞 千均一发(平均) C、波浪涛天 排山倒海(推开) D、粉身碎骨 地形险要(重要,关键)
-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咆哮(páo) 笨拙(zhuó) 撒网(sā) 汹涌澎湃(pài) B、劲挺(jìng) 勾勒(lè) 内蒙古(měng) 迥然不同(jiǒng) C、逶迤(tuō) 参差(cēn) 黑魆魆(xū) 戛然而止(gá) D、渲染(xuān) 鸣啭(zhuǎn) 馥郁(fù) 沧海一粟(sù)
-
15、积累、梳理与运用
生活是需要去发现的。让我们一起在词语的积累、梳理与运用中发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皆有情的意趣。
漫步草原,犹如踏上无边的①l ǜ tǎn,远处马上的牧民们穿着各色的②y ī shang,策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③c ǎi hóng飞过来看。
在____的月光下,漫步在____的丁香园中,那开得格外茂盛的丁香,小花④zhu ì mǎn枝头,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____的甜香直透毫端。
(1)、根据语段中的拼音,在田字格中写词语。①
②
③
④
(2)、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的横线里。(填序号)A.幽静 B.幽雅 C.清幽
-
16、在“可爱的中国”项目式学习中,我们不仅回顾了国家的历史进程,更在这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给予我们指导与启发的人。他们如同明灯,照亮了我们探索的道路,让我们在历史的海洋中找到了方向。
题目: 我最想感谢▲(谁)
提示: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段学习经历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中是否也涌动着感激之情?你最想感谢的那位引路人是谁?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笔,将这份感人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要求:⑴题目自拟;
⑵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富有真情实感;
⑶请结合具体事例,且事例典型,合理运用人物描写方法;
⑷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50字。
-
17、请阅读文学类文本, 完成小题。
第十二名爆破手
①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五日清晨,解放密云城的炮火异常激烈。
②离发起冲锋只有三十分钟了,但八连进攻的突破口还是没有打开,敌人的各个射孔正拼命吐着火舌。此刻,第一爆破组的九班十二名战士同志,已先后倒下了十一名,仅剩下一个战士——王挺发。他像一头发怒的雄狮,两只眼睛通红,一跃而起,大声吼道:“我就不信这个邪,今天跟他们拼了!”
③“王挺发,我命令你回来!”看到这情景,连长果断地制止了他。
④这段爆破路线是在二百多米的开阔地上,几乎没有能利用的土包和土坎。而敌人又依托着三丈来高、一两丈厚的城墙,每个垛口上都有枪眼,城墙上筑有很多钢筋水泥碉堡,城墙的半腰和墙根处,也修了不少的暗堡。倒下去的这十一名同志,都是被这些不易发现的火力点杀伤的。
⑤听到连长的命令,王挺发从地上跳了起来,跑到连长跟前,两眼瞪得像铜铃一样,几乎是吼叫道:“连长,这任务谁也不能给,九班还有我!”他回过头又向战友们说:“战友们放心吧,九班绝不会给咱八连丢脸,我保证完成任务!”连长并没有立即答应,王挺发急得流出了眼泪。在这紧要关头,这个参军不到三年,个子不高,身体单薄,年仅十八岁的小伙子,能否担当得起这一副重担呢?全连的同志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⑥情况紧急,连长和指导员研究了一下,紧紧握住王挺发的双手,答应了他的请求。
⑦这次,王挺发将五十多斤重的炸药背在身上,另选了爆破点——城西南角一处被炸掉的地方,在火力掩护下,利用几处炮弹坑,看准机会分段跃进。城墙上的敌人居高临下,把我阵地上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各种火器一个劲儿地朝王挺发射来,子弹落在他的周围,打得尘土直冒烟。营长命令全营的重火器集中射击,掩护王挺发行动。顿时,山炮、迫击炮猛烈地轰击着敌人的碉堡,尽管打得城墙上火光迸发,砖头横飞,但墙下还是不时冒出一些暗堡的密集火力,压得王挺发抬不起头来。全连干部战士的心都像绷紧了的弦,大家都全神注视着向前翻滚的小黑点。大约十分钟左右,这个小黑点马上要接近城墙了,大家兴奋得几乎喊起来。连长也向大家发出了“做好冲锋准备”的口令。
⑧可是,王挺发这时并没有立即把炸药送上去。在离城墙还有十多米时,王挺发在一棵树旁停了下来,只见他迅速取出刺刀砍树。“砍树,他砍树干什么?”同志们都给弄糊涂了。这时,连长明白了,立即大声喊道:“大家注意,集中火力掩护王挺发,因为前面有障碍物无法接近城墙。”这下大伙才恍然大悟。原来,城根边有一道伪装得很好的六七尺宽,一丈来深的护城壕,壕里还插着无数支削得尖尖的木桩。王挺发砍下树后,立即推着树匍匐着重新爬了过去,借着树干的帮助,越过了护城壕,接近了城墙,十分熟练地解下了炸药包,一个鱼跃靠了上去。
⑨眼看敌人坚固的“乌龟壳”就要和高大的城墙一起毁灭,可是,就在这一瞬间,敌人突然从墙上扔下了几枚手榴弹,随着几声巨响,王挺发猝然倒下。这时,全连上下愤怒到了极点。连长、指导员正要指挥一排的爆破组交替掩护,实施连续爆破时,不知谁又喊了一声:“你们看,王挺发,他……”
⑩顽强的王挺发并没有牺牲,他正紧抱着炸药包,挣扎着站起来,但一次、两次,连续三次都倒下去了。王挺发顽强地抱着炸药包,慢慢地向城墙滚去。只见王挺发以惊人的毅力慢慢滚到了墙边,拉了导火索……可是,王挺发同志再也没有离开的气力了。
⑪随着一声巨响,大地猛然一抖,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我们优秀的共产党员王挺发,已化作烈火中的一片红光,照亮了密云城,照亮了连队前进的通路。
⑫刹那间,阵地上发出了吼声:“为王挺发报仇!为解放密云的人民,冲啊!”连长一马当先,高呼着口号,带领全连迅速占领了突破口。接着,八连像一股滚滚的铁流,以锐不可当之势,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1)、阅读文章内容后,小军知道了文中提到的“乌龟壳”指的是( )。A、敌人的坦克 B、城墙上的木桩 C、护城壕中的水 D、敌人的碉堡和城墙(2)、小军阅读到王挺发在选择新的爆破点时,知道了他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敌人火力点密集,且爆破路线无有效遮蔽物。 B、新爆破点距离我方阵地太远,往返沟通不便。 C、新爆破点附近有大量我方伤员,行动受阻。 D、天气恶劣,视野受阻,难以确定爆破点位置。(3)、阅读文章内容,小军知道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王挺发在连长的命令下,不得不暂时放弃冲锋,但后来再次请求并得到了执行任务的机会。 B、王挺发在爆破城墙时,成功地越过了护城壕,但在接近城墙时被敌人的手榴弹击中牺牲。 C、王挺发在接近城墙的过程中,利用了炮弹坑作为掩护,并且最终成功地将炸药包靠在城墙上。 D、文中描述的护城壕是一个伪装得很好的障碍,王挺发通过砍倒一棵树并推着树干越过了护城壕。(4)、文中多次提到“烈火中的一片红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王挺发是一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个特点,结合短文内容,分别写出理由。(6)、读读文章第⑦段,说说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战斗场面的,请你结合文本,谈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
18、请阅读信息类文本, 完成小题。
时代楷模万步炎——“钻”出中国自信
①国际海底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亦是各国实力的竞技场。湖南科技大学的众多实验室里,有一个像工厂的车间。这里是“大国重器”海底地质勘探钻机“海牛家族”的摇篮,万步炎教授和他的团队正是“养牛”人。
②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是一场海底寻宝的挑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资源开采权一般遵循谁勘探、谁优先的规则。1990年,我国申请国际海底矿区。那时,一些海洋强国已在公海“跑马圈地”十余年。海洋地质勘探设备成为海底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瓶颈。
③1999年,中国大洋协会决定面向全国招标,自主研发海底钻机。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任务。有人劝说万步炎,新项目能按照国外钻机的原理做出来就不错了。“我们的项目是要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只是为了交差。”万步炎决定走一条新路,“后发的优势,就是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放弃“仿制路”,万步炎决定瞄准国外当时最新的海底钻机技术,一切从零开始摸索,机械设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要做就做最好的”。一个个“硬骨头”,一次次夜以继日。2001年,中国人的第一台海底钻机走出了实验室。
④2003年,万步炎亲手操作,将新钻机一点点向海底钻进。这一次,中国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海试成功——在西太平洋的海底下钻0.7米,获取富钴结壳矿石样本——中国人用自己的海底钻机打下了“第一孔”。此后,万步炎团队几乎是奔跑在关键技术研发的路上。钻杆接卸、绳索取芯、机械手、传感器,一个个突破;钻机从深海浅地层到深海中深孔,0.7米、2米、20米、60米……2015年,中国海底钻机有了自己的爱称:“海牛1”号。此时,我国的海底钻机技术已经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并跑。
⑤这一年,万步炎又接到了新任务。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一般赋存于不超过2000米水深的海底表层0~200多米沉积层中。可燃冰是固体,如未实施保压取样,其原有的低温高压环境改变后,会迅速挥发。掌握海底钻机“保压取芯”技术成为了万众的期待。2021年4月7日,是值得“海底养牛人”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海牛Ⅱ”号在南海2060米海底成功下钻231米,刷新原有的147.5米世界纪录——“中国孔”成为“世界孔”。这一天,很少流泪的万步炎任由眼泪流了下来。
⑥如今,中国大洋协会已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多个矿区勘探合同,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从深海到印度洋、太平洋,“海牛家族”耕耘在海底,持续助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续写着海底两万里的新传奇。
(1)、小军发现万步炎在开始设计海底钻机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 )。A、国家层面压力 B、“保压取芯”困难 C、研发技术不足 D、海洋情况复杂(2)、阅读文章内容,小军知道下面关于海底钻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第一台海底钻机是按照国外钻机原理设计的。 B、万步炎团队用“保压取芯”技术实现了60米的海底下钻。 C、目前中国的海底钻机仅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水域进行试验。 D、“海牛Ⅱ”号的231米刷新了世界海底下钻的最高记录。(3)、读了万步炎的事迹,小军打算在演讲比赛中进行介绍,以下不适合的一项是( )。A、职业:海底地质勘探钻机设计师。 B、主要成就: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自主研发海底钻机。 C、具体事迹:自主研制“海牛Ⅰ”号和“海牛Ⅱ”号。 D、重要意义:凭一己之力实现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4)、文章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尝试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小军想重点了解“万步炎在海底深层设计海底钻机的过程”这一阅读任务,他应该要怎么阅读?(6)、读第⑤段,当“中国孔”成为“世界孔”的那一天,很少流泪的万步炎流泪了,在这时,万步炎会想些什么呢?联系文本内容,写一写万步炎的心理活动。 -
19、【梳理与探究】任务三:访红色足迹,探历史深痕。小军走进革命纪念馆,感受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动。请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4年国庆节,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河北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重视规划和开发这些资源,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也将带来广阔的旅游前景。
【材料二】小军参加《小英雄雨来》红色旅游研学地点:
研学地点
地址
简介
开放时间
冀东抗日纪念馆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潘家峪村
了解冀东地区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场所,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及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熏陶。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法定节假日除外)
管桦
纪念馆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还乡河公园内
纪念著名作家管桦,展示其生平事迹、创作历程及对红色文化的贡献,以及《小英雄雨来》的创作背景。
每日8:30-17:30(与还乡河公园开放时间同步)
小英雄雨来纪念馆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还乡河公园内
专门为纪念《小英雄雨来》主人公雨来而建,陈列与雨来相关的文物、照片和史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每日8:30-17:30(与还乡河公园开放时间同步)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军不能选择10 月7 日(周一)这一天去冀东纪念馆,这天闭馆。 B、小军一家要了解小英雄雨来的事迹,可以去唐山市丰润区还乡河公园。 C、河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重视规划与开发,红色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D、近年来社会关注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选择红色旅游,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小英雄雨来》中雨来和小伙伴埋地雷时,在地上写的几个大字是( )。A、“我爱祖国” B、“我是中国人” C、“这儿是中国的土地”. D、“我爱我的祖国”(3)、唐山丰润区政府为了更好宣传雨来精神,把雨来纪念馆前的那条路更名为“雨来路”,请你在横线上为“雨来路”路牌标上拼音。
(4)、小军旅游回来想向同学们推荐《小英雄雨来》这本书,请你帮助他一起写推荐理由,分点说明。 -
20、任务二:绘盛世中华,颂千秋伟业。小军拿起画笔,用心制作手抄报,每一笔都颂扬着祖国的辉煌与荣耀,让这份爱国之情跃然纸上。按要求完成小题。(1)、小军在摘抄语句时,发现以下句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B、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 C、故宫的红墙黄瓦,显得庄重而神秘;颐和园的山水相依,展现出别样的江南风情;长城的蜿蜒曲折,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D、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2)、小军在摘抄手抄报材料时,需要对语段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请问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了多项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其中之一便是应用在火星车上的热控材料——纳米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它能分别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同时,纳米气凝胶的超轻特性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得更快、更远。
A、纳米气凝胶是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 B、“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了多项“黑科技”。 C、纳米气凝胶可以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 D、纳米气凝胶在“天问一号”探测器中发挥了多种作用。(3)、手抄报中记录了小军与同学们在这片可爱的中国大地上,追寻着古人的足迹的内容。同学们一起来到草原,看到眼前景色,想起老舍描写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漫步乡村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描写的美丽乡村景色“。”先辈的精神也时刻激励着我们。《七律·长征》中的“”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激励着我们为可爱的中国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