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快乐极了。读一读,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他一边在荞(jiāo qiáo)麦地里耙(pá bā)地,一边想:要是捉只蝈(guō guó)蛔儿给闺(guī guí)女玩,那该多好哇!
-
2、1936年鲁迅逝世后,孙伏园以鲁迅的作品名称、鲁迅翻译的作品名称,以及鲁迅所主编的刊物名称缀成一副挽联。请你将下列作品正确填入挽联中的横线上。
踏《莽原》,刈 , 《热风》 , 一生《呐喊》;痛 , 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A.《彷徨》 B.《奔流》 C.《野草》 D.《毁灭》
-
3、鲁迅的文章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破现实的虚伪。
狗的驳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
“呔!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
“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1)、对于“我”的斥责,狗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然后摆出不会分辨、、、的论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具有说服力。(2)、下列对文中的“嘻嘻”“不敢”等词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狗的谦虚 B、表现了狗的傲慢无礼 C、洋溢着狗胜利后的喜悦 D、透露出对“人”的挖苦、嘲讽之意(3)、结合资料,从下面对主题的理解中选出切合作者原意的一项,并阐述理由。资料:鲁迅在同“正人君子”们的斗争中,认清了那些依附于帝国主义、军阀势力的文人政客们的本质。这些人打着“道德”“文明”的旗号,顶着“君子”“学者”的头衔,倚仗杈势,反对进步文化活动。他们见强权者和富人就温媚顺服,见穷人和被压迫者则凶残毕露。
①讽刺了势利的狗。 ②讽刺了势利的人。
-
4、虚幻的画面中,寄托着鲁迅先生美好的想象。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补全导图。(填序号)
①黑暗的社会现实 ②向往的生活 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④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
5、鲁迅先生文笔细腻,读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1)、这句话是对“我”的描写,写出了“我”的情状。(2)、找出描写“我”动作的词 , 试着仿照着写一写爸爸晒太阳的情景。阳光下,爸爸躺在躺椅上,。
-
6、下面是虚幻画面的一部分,读一读,理解难懂的词语。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1)、结合上下文可知,句中的“”和“”意思相近,都有“突然”的意思。(2)、“凌乱”是形容云锦的,由此可推断“凌乱”的意思是。(3)、根据“蹙”字在字典中的解释,可知句中“皱蹙”中“蹙”的意思应选。(填序号)蹙 cu ①紧迫:穷~。②皱(眉头);收缩:~额。 -
7、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岸边cuò zōng的花木倒映在chéng bì的河面上,当聚拢的小鱼jiě sàn游起来时,zhòu rán间水波dàng yàng , 波纹língluàn , fú píng摇晃,景色逐渐迷离……梦醒来,窗外已不是hūn chén的夜,这yù gào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
8、下面是出自鲁迅文章中的词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膝髁(kē) 乌桕(jiù) 伽蓝(jiā) B、蓑笠(suō lì) 参差(cēn cī) C、胭脂(yān) 瘦削(xiāo) 泼剌(là) D、骤然(zòu) 皱蹙(cù) 虹霓(ní)
-
9、鲁迅先生是怎样帮助朋友的?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本文作者:阿累)
(1)、第1自然段主要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 )。A、充分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B、突显鲁迅先生不修边幅的特点 C、突出鲁迅先生工作的辛劳,反衬鲁迅先生的奉献精神 D、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2)、作者说鲁迅先生是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是越老越顽强的战士,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3)、结合下面的资料,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鲁迅曾使用过140多个不同的笔名,这是由当时的环境所影响的。为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抨击官僚资产阶级,鲁迅冒着被迫害的危险,用不同笔名发表了许多具有强烈战斗性的杂文,与国民党政府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进行反文化“围剿”。
-
10、侄女回忆起了与伯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A、伯父曾说过,囫囵吞枣式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 B、在一个饱经风霜的日子里,伯父病重住院了,我的心情也阴沉沉的。 C、当游戏做到一半时,伯父才恍然大悟:“原来,你们合伙欺骗我!” D、在伯父的教导下,我知道了怎样复述故事就不会张冠李戴了。
-
11、读下面的词语,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殡仪馆(bīn bìn) 吊唁(yán yàn)
追悼(diào dào) 逝世(sì shì)
-
12、课文中闰土看瓜刺殖的场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你从自己的成长照片中选择一张,模仿第1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把照片中的场景用文字描述出来。(提示:写出当时的环境,人物的神态、动作等)
-
13、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 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从片段中加点的词句中可以感受到“我”的心情。(2)、画横线部分描写了人物的 , 画波浪线部分描写了人物的。(3)、下面是《故乡》中描写的中年闰土,读一读,回答问题。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片段介绍了作者初次见到的闰土,这时的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 , 而《故乡》片段中描写的中年闰土却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年闰土变成了一个的人。
-
14、下面是“我”与闰土的交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课文中,闰土给“我”讲的新鲜事有( )。(多选)A、雪地捕鸟 B、看社戏 C、海边拾贝 D、捉蚯蚓钓虾 E、看瓜刺渣 F、看跳鱼儿(2)、课文以回忆的方式展开,依次介绍了看瓜刺殖的闰土、时的闰土、的闰土,其中“的闰土,重点回忆了”这件事叙述得最详细。
-
15、读闰土看瓜的片段,先按照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猪的刺去 , 那殪却将身一 ,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画横线部分是对闰土的描写。画波浪线部分是对闰土的描写,写了闰土的情景,表现了他的特点。请你仿照句子,运用相同的写法刻画你最好的朋友。
-
16、认识知识丰富的闰土。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与我仿佛年纪的闰土来到我家看供品,管理【讲究】的jì qì____。头戴 zhān mào____、颈上套银xiàng quān____的他向我讲了乡下趣闻:有偷吃西瓜的líng lì____的猹(zhā chá)、獾(guàn huān)猪和cì wei____,有cháo xùn____时捉到的跳鱼儿,也有怎样支竹匾(biǎn piǎn),sǎ____下秕(bǐ pǐ)谷捉鸟雀。
(1)、根据语段和拼音写字词,再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下列加点字和“供品”中“供”的读音相同的是哪一项?( )A、供词 B、提供 C、供应 D、供给(3)、结合语段内容,“与我仿佛年纪”中的“仿佛”的意思是。(4)、下面与语段中的“讲究”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A、我们每个人都要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传播。 B、这个房间布置得非常讲究 , 看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C、许多寓言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是传达的思想大有讲究。 D、上海的小吃有很多讲究 , 出名的店做工精细,一点儿都不比做大餐省功夫。 -
17、日积月累获真知 通过学习,悦悦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请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鲁迅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说:“ , 怜子如何不丈夫。”他是希望之路的探索者,他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他是心怀家国的爱国志士,他说:“惟有 ,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他是中华民族挺拔的脊梁,他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是他一生的写照。
-
18、赏析书法知国学 佳佳欣赏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玄秘塔碑》(局部)后,对作品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B、方圆并施,结构精妙 C、潇洒飘逸,笔势随意 D、点画棱角分明 -
19、词语意境展画面 洋洋想仿照范例,描写想到的画面,请你写一写。
饱经风霜的大树:那棵饱经风霜的大树,屹立不倒,枝干道劲有力,每一寸树皮都刻着岁月的痕迹,静静诉说着过往的风雨与沧桑。
饱经风霜的:
-
20、题目多样有新意 小艺发现文章的题目各有特点,请和他一起来分类。(填序号)
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②草原
③我的伯父鲁迅先生④一块红色的毛毯
⑤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主要人物作题目
用主要事件作题目
用描写的地点作题目
用主要描写的物品作题目
运用反义词拟题
运用修辞手法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