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梳理“我”逐渐得到小珍珠鸟信赖的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

    先后顺序

    地点变化

    “我”的表现

    小珍珠鸟的表现

    起先、随后

    笼子四周→屋里→窗框

    不管它、打开窗子

    喝茶、跑到稿纸上、绕着笔尖蹦、啄“我”的笔尖和手指

    有一天

    停笔、轻轻抬一抬肩

  • 2、用上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和喜欢的动物之间的互动,完善观察笔记。
  •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闲暇时,小家伙就在窗台上蹦来蹦去,看起来十分轻松自在 B、这个小家伙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垂着头,似乎受了什么委屈一样。 C、不动声色地坐在书桌前观察着窗台上的珍珠鸟。 D、花丛中传出珍珠鸟又细又亮的叫声。
  • 4、读读观察笔记里这句话,写出“待”的正确读音。

    珍珠鸟经常在花房里,和含苞放的花朵相映成趣,画面美极了。

  • 5、下面是小全观察笔记中的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màn)  深(yōu)  心(xī) B、儿(chú)  顶(guì)  受(hēng) C、(yō)  伴(péi)  下(bā) D、子(móu)  眼(liǎn)  嘴(zā)
  • 6、“摇花乐”是琦君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仿照课文第5自然段,按期待一体验一感受的顺序,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一段话。

    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快乐指数:☆☆☆☆☆

  • 7、一场桂花雨,一份思乡情。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第1自然段中,“”字写出了“我”迫不及待想摇桂花的心情;从“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可以感受到“我”摇桂花时的
    (2)、小全在品读画横线的句子时,发现该句主要运用了描写,写出了摇桂花时的气氛。联系上下文可知,句子中的“下雨”指的是 , 之所以说雨香,是因为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结合课后“阅读链接”和所学知识,将对话补充完整。

    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的深与浅,在母亲看来,桂花是的代名词,闻着他乡桂花的香气,思念的却是

    我知道诗句“”表达的感情与母亲对桂花的感情相同。

    (4)、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写自己摇桂花时的情景?
  • 8、人间秋意浓,最是桂花香。品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把句①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使其意思不变。
    (2)、这两句话中,作者都运用了一个“浸”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个“浸”字都写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故乡的桂花全年开放,花香无时无刻不在,已经沁入小村每个人的心中 C、这两句都写桂花的香气,但句①强调了香气蔓延的范围广;句②强调了香气已不受四季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3)、“浸”字把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请你仿照这种写法,用“浸”字写一句话,把右图的画面描绘出来。

    (4)、补充导图,再现作者对桂花的美好回忆和深厚感情。

    美好回忆→独爱桂花→与有关的记忆→抒发对的思念

  • 9、下面是小全有关桂花的记忆,请你读一读,按要求完成练习。

    金秋九月,桂花悄然绽放,那盛开的花朵姿态万千,香飘十里。外pó____总是dǒng de____在这个时候去树下jiǎn____几大箩飘落的桂花。她将桂花收集起来,一部分用来制作gāo bǐng____;一部分则会和chá yè____混合在一起,让它吸收桂花的香气。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2)、

    根据字形演变图,我推测这个字是语段中的“”字,这个字的本义是

    (3)、下面词语与语段中的“香飘十里”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丹桂飘香 B、气吞山河 C、手舞足蹈 D、面如土色
    (4)、“姿态”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我知道语段中“姿态”的意思是(填序号)。我能用另一个意思写一句话:
  • 10、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了感情,下面的事物能让你想起怎样的人呢?请先填一填,再仿照课文的写法,从下列事物中选择一种,表达出你对这样的人的赞美之情吧。

    竹子——(历经磨难、坚韧不拔)的人

    梅花——的人

    蜜蜂——的人

    春雨——的人

    (事物),(描述事物的特点)。看着(事物),我就想起了(具体的某类人)。他们(人物事迹)。

  • 11、小全读懂了许地山笔下的浓浓情思,请和他一起去探寻落花生蕴含的深意吧!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选文中画横线部分运用了的写法,将花生与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的特点。
    (2)、下列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认为它们没有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并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不仅是在夸赞花生,也是在借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D、父亲告诉“我们”一定不能讲究外表的好看。
    (3)、读完选文,大家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

    画波浪线句子中“有用的人”指的是的人,如。我明白了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

    我也要做一个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努力奉献的人。但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如果一直默默无闻,我们的优点很难被发现,到底该怎么办?

    我认为

  • 12、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 13、谈论花生的时候,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1)、借助语境区分词语,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A.分辨   B.分辩

    小艺:对于花生的果实是长在地下还是长在枝头,我不想与他了,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我们自然就能出来。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体面①面子;身份;体统。②光荣;光彩;面子上好看。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小全:文中父亲说的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 ,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小艺:好吃懒做是不体面的,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有收获。

    (3)、小全:我能用恰当的关联词把花生的特点串联起来。

    ①花生外表不好看。②花生很有用。③花生很便宜。④花生味美,大家都喜欢吃。

  • 14、小全将对落花生的了解记录在了抄写本上,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花生,又称落花生、地果等,经过bō____种、jiāo____水等环节后,不出几个月便可成熟。花生ǎi ǎi____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下,它没有鲜艳的花朵和漂亮的果实让人爱____,但花生用途很大,它价格便宜,可以zhà yóu____,还可以加工成副食品。民间tán lùn____起花生时,总称之为“长生果”。它就像默默无闻的____后工作者,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字词。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便”,和“价格便宜”中的“便”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悉听尊便 B、家常便饭 C、便利 D、大腹便便
    (3)、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慕        墓        幕        暮

  • 15、小全来到“海力布”景点参观,请简要介绍海力布的故事,补全景点名片。

    “海力布”景点名片

    景点类型:人文景观        
    魅力指数:★★★★★

    景点传说:

  • 16、阅读《猎人海力布》的故事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简要概括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过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到的俗语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C、穷家难舍,热土难离 D、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3)、阅读片段,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4)、请你根据提示,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故事,填一填。

    听到消息以后,我赶快跑回村子,对乡亲们说:“”可无论我怎么说,他们都不愿意搬家。我想:。于是,我只好道出了实情:“。”

  • 17、怎样才能把故事复述得更好呢?我们一起来总结方法吧!
    (1)、抓住主要情节。根据课文《猎人海力布》的内容,补充思维导图。(填序号)

    ①劝乡亲   ②知险情   ③得宝石   ④救白蛇   ⑤变石头

    故事发展顺序                                        

    (2)、感悟人物形象。海力布是一个(   )的英雄。(多选)
    A、刚正不阿 B、热心助人 C、舍己救人 D、勇于追求幸福
    (3)、变换角色创造性复述。请你用海力布的口吻转述下面的句子。

    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 18、下面是故事中出现的词语,读一读,完成练习。
    (1)、把词语补充完整,其中词语“”的意思是泛指鸟类和兽类。

    乌云

    倾盆

    (2)、小全要写一篇关于夏天暴雨的习作,他可能会用到上面词语中的等。
  • 19、下面是对海力布故事的介绍,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猎人海力布意外救下小白蛇,小白蛇的父亲为____(cóu chóu)谢他,送了他一颗能使人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海力布曾答应不会将动物的话告诉任何人,但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躲过灾难,他违背shì yán____,“忘却”小白蛇的dīng zhǔ____,以实情成功说服乡亲搬迁,没有丝毫chí yán____。虽然海力布最后____(xī qī)牲自己化作了石头,但他的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

    (1)、看拼音,写词语,并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酬”和“酬谢”的“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B、同工同 C、 D、
    (3)、结合释义,下列句子中的“牺牲”和语段中的“牺牲”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
    牺牲:①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②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③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A、刘工程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修理机器。 B、陈伟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牺牲了个人利益。 C、他领兵出征,最后为国牺牲在战场上。 D、古代,人们常常用牺牲来祭祀神明,祈求风调雨顺。
  • 20、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麻雀战

    麻雀,这个几乎遍布全世界的鸟类,虽然身形很小,但觅起食来灵活机动,不仅警惕性极强,而且飞行能力也特别高超,既能短时间停留,也能上下左右地飞行自如,甚至可以急转弯,对于想趁机捕获它的动物而言可谓“不堪其扰、无可奈何”。而抗战时期,游击队和民兵则拜麻雀为“师傅”,让大家领教了“像麻雀觅食一样地去作战”的游击战法——麻雀战。

    那么,抗日军民是怎么学习这种麻雀天生的本能的呢?

    1937年11月26日,日军步兵500人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市附近的范村进犯。八路军第129师第771团以一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10多里长的山地、道路附近,三人一组、五人一群地组成战斗单位,就像麻雀啄食那样,忽来忽去、忽聚忽散,机动灵活、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最终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消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1辆。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风趣地称“发明了打麻雀仗”。“麻雀战”的名称也由此产生。

    后来,各地游击队和民兵经常利用这一战法,出没于敌人行军纵队的四周,把兵力零星散布得很开,利用良好的隐蔽地形(山野密林、峡谷隘口、街头巷尾、地道暗洞等),声东击西,灵活歼敌。当敌人反击时,就撤离得无影无踪;当敌人搜寻得疲惫时,又突然冒出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防不胜防,最终陷入“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掉”的狼狈不堪之境。由此,不仅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还涌现了麻雀战“能手”高贵堂、“神枪手”李殿冰、武工队队长王树平等抗日英雄。

    麻雀,长相朴实、身形弱小,但生命力顽强,富有战斗力。这个“鸟类世界百折不挠的草根力量”,是不是正如我们千千万万的抗日军民?

    (本文作者:张冬梅)

    (1)、第一关:带着“麻雀战是什么”这一问题阅读,想一想短文主要围绕麻雀战写了哪两件事。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2)、第二关:读完文章后,我知道下列不属于麻雀战特点的一项是(   )。
    A、化零为整 B、机动灵活 C、利用隐蔽地形 D、忽聚忽散
    (3)、第三关:梳理第4自然段,将游击队和民兵利用“麻雀战”对敌的方法补充完整。

    敌人行军前进时

     

    敌人反击时

     

    敌人搜寻疲惫时

    (4)、第四关:面对敌人的进攻和侵犯,大家想出绝妙的解决方法,这叫作“(   )”。
    A、车到山前必有路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 D、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5)、第五关: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向同学讲讲为什么麻雀战能取得胜利。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