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汤姆 索亚历险记》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西门豹》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端午节的由来》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孔子学琴》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狮子爱尔莎》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麋鹿》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鲸》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鸟的天堂》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同步练习
- 语文S版2017-2018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寓言两则》同步练习
-
1、阅读下面的介绍词,完成练习。
随着大家的欢呼声,人们 qī pàn____已久的钱塘江 dà cháo____终于来了。透过薄(báo bó)雾向东望去,只见一条白线在kuān kuò____的江面上快速移动,zhú jiàn____拉长变粗,接着白浪fān gǔn____,yóu rú____万马奔腾,那声音 zhèn ěr yù lóng____,霎(chà shà)时潮头奔腾西去。看到这一奇观,人群沸(fó fèi)腾起来。
(1)、根据语境和拼音,写词语。(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下面词语中的“观”与“奇观”的“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观看 B、景观 C、道观 D、乐观(4)、同学们还选取了一些词语帮我优化介绍词,请你补充词语,完成练习。A.崩裂 B.人山 C.鼎沸
D.隐现 E.齐头 F.荡荡
①词语A 表示声音 , 词语B表示人。(各填写一个字)
②你曾在什么场景中看到过词语F所呈现的画面?写一写。
-
2、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月夜之话(节选)
初升的月,如水银似的白,把她的光笼罩在一切的东西上;柱影与人影,粗黑地向西边的地上倒映着。山呀,田地呀,树林呀,对面的许多所的屋呀,都朦朦胧胧的不大看得清楚,正如我们初从倦眠中醒了来,睁开了眼去看四周的东西,还如在渺茫梦境中似的;又如把这些东西都幕上了一层轻巧细密的冰纱,在纱外望着它们,只能隐约地看见它们的轮廓;又如春雨连朝,天色昏暗,极细极细的雨丝,随风飘拂着,我们立在红楼上,由这些蒙雨织成的帘中向外望着。
(本文作者:郑振铎)
(1)、给选文描写的画面拟一个小标题,最合适的是( )。A、月色如梦图 B、春雨绵绵图 C、月影朦胧图 D、月影倒映图(2)、关注文中加点的词语,作者从眼前景物的朦朦胧胧联想到、隔了冰纱望着、三种状态下看东西的感受,写出了月下景物的特点。(3)、仿照选文的写法,写一写你的联想。山呀,田地呀,树林呀,对面的许多所的屋呀,都朦朦胧胧的不大看得清楚,正如。
-
3、选出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夜晚是美丽的,(柔软 柔和)的月光为大地镀上一层银白;夜晚是朦胧的,白天清晰可见的高山、大树变得(迷糊 模糊)了,只能看到它们的轮廓。
-
4、结合词语的意思,选择“昧”字的正确解释。
愚昧 半明半昧 拾金不昧 冒昧
A.昏暗 B.隐藏 C.糊涂 D.冒犯
-
5、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拾金不昧(wèi mèi) 坠落(zuì zhuì) 怀抱(huái huán)
-
6、关于C919客机,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C919”大飞机总长度38.9米 B、“C919”的翼展为35.8米 C、“C919”最多可以载192人 D、“C919”名称中两个“9”的寓意都是“天长地久,经久不衰” -
7、课外阅读。
“高铁时代”已到来(节选)
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一、四、五、八节车厢内,这些车厢既能载客又有牵引动力,故称动车组,而无动力的车厢则称为拖车。“武汉—广州”动车组就是由四组四拖组成,每节动车上装有四台550千瓦的牵引电动机,整个列车的牵引功率为8800千瓦。车头则须设计为类似飞机一样的流线型(俗称“子弹头”),以减少行进中空气的阻力。
问题清单
①“和谐号”是怎样提高车速的?
②高铁速度快,怎样保证行车安全呢?
③高铁中的哪些车厢被称为拖车?
(1)、片段主要围绕着高铁的哪个方面来讲述?( )A、车速 B、动力 C、组合 D、结构(2)、上面的“问题清单”中,不影响理解短文内容的问题是 , 可以帮助理解短文内容的问题是 , 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是。(3)、“问题清单”中的问题①的答案包括( )。(多选)A、分散安装电动机 B、设置拖车车厢 C、车头设计为流线型(4)、读了片段,我也能提出一个有助于理解短文内容的问题。 -
8、下面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是哪一项?( )A、“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B、什么是“程控电话”?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D、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
9、照样子,写自问自答的句子。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
10、选出合适的词语。(1)、科学家(发明 发现)蝙蝠能发出超声波,于是(发明 发现)了雷达。(2)、研究人员及时发现并(改正 改进)了错误,同时(改正 改进)了技术,终于研制出“智能家居系统”,大大(改善 改观)了人们的生活。
-
1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再完成练习。
书中有大自然的 ào mì , 有奇妙的 huàn xiǎng , 有最新的 jì shù , 还有许多令人深思的 zhé lǐ……让我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吧!读书能 gǎi biàn一个人的思想,使人变得shàn liáng、高尚;读书有益于我们写作。让我们在读书中快乐成长吧!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有益于”的“益”意思是。
益 yì ① 增加:进~|延年~寿。②利,有好处的:~处|~虫|良师~友。③更(gèng):日~壮大|精~求精|多多~善。 -
1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潜伏(qián) 百忆 B、索取(suǒ) 程度 C、船舶(bó) 腾云架雾 D、依赖(lài) 世记
-
13、非连续性文本
中国高铁
材料一:近年,中国高铁的发展突飞猛进,高铁已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究竟为何如此受旅客们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程,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高铁的速度差不多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在细节方面也是追求尽善尽美。高铁上提供无线网络、充电插座等。商务座还有更优质的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有的可以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成功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票价为80.5元,调整后为 93.5元,上涨16.1%;一等座票价由97.5元调整至144.5元,上涨48.2%。
材料四:下面是5月1 日 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
出发/到达时间
出发/到达车站
历时
参考票价
一等座
二等座
G1611
13:35/14:25
(过)莆田/厦门北(终)
50分钟当日到达
¥128
¥80
(1)、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高铁成为旅客首选出行交通工具的原因的是( )。A、速度快 B、舒适度高 C、价格低 D、班次多(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高铁的服务质量远不如航空的服务质量 B、高铁的价格低于同里程的航空价格 C、高铁的核心部件,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D、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行速度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3)、下列对材料三票价调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前,二等座票价为80.5元 B、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为144.5元 C、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上涨了16.1% D、福州至厦门的高铁票价调整后,一等座票价比二等座贵51元(4)、奶奶5月1日要从莆田坐火车来厦门北看望东东,请你根据材料四的内容,替东东编辑一则短信,告诉奶奶关于G1611次列车的信息,以免奶奶记错时间,耽误行程。(5)、读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写一写。 -
14、主题阅读
活的书
世界上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印刷的还是手抄的呢?____用纸做成的,____用其他材质做成的呢?如果现在还存在这样一本书,那么在哪一家图书馆里才能找到呢?
据说从前有过一个好事儿的人,他想要到图书馆里去找寻这“第一本书”。他整年整月地翻看书页已经变黄、散发着霉味的旧书。他的衣服和鞋子上堆满了厚厚的一层灰尘。不知道的人,还当他是刚从沙漠里长途旅行回来。临了儿,他从一家图书馆书架子前的一条长梯子上面跌下来死了。但是就算他能再活上一百岁,也休想找到世界上的第一本书。因为这本书,在他出世前几千年,就变成泥土,埋没在地底下了。
这世界上的第一本书,一点儿也不像现在的书。它是有手有脚的。它并不放在书架子上面。它能说话,也能唱歌。总之,这是一本活的书:这就是人。
在那时____没有书,____没有纸,更没有墨和笔。那时候,一切先代的故事、法律和信仰,并____保藏在书架子上面,____从人们的记忆中遗留下来的。
人们死了,故事还存留着,①从父亲传到儿子,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可是②从一张嘴传到另一张嘴 , 故事就会变了些样子。一部分是忘掉了一些情节,一部分是后来加进一些情节。譬如一个勇敢战士的传说,后来就附会成一个巨人的故事:这巨人不怕箭,不怕枪,能够像狼一样在林中跑,像鹰一样在天上飞。
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僻远的地方,还有些老头子、老婆子,爱讲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在一切书本里,都不曾留下影踪。这些故事一般就叫作传说或神话。
(本文作者:【苏联】米·伊林)
(1)、揣摩词句。①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两个不同的成语来表达,分别是①、②。
②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据说”是的意思。我认为句子中(可以 不可以)去掉“据说”这个词语,因为。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横线上。
既……也…… 是……还是…… 不是……而是……(3)、策略运用。边读文章边提问,并进行梳理分类。问题清单
提问角度
书为什么是活的?
针对题目提问
第1自然段一连提出四个问题,有什么作用?
针对提问
好事儿的人的衣服和鞋子上面堆满灰尘,说明什么?
针对提问
针对提问
(4)、短文围绕“活的书”主要讲了和两个方面的内容。
A.好事儿的人没有找到第一本书
B.第一本书是人
C.第一本书通过人的记忆遗留下来
D.故事流传形成了传说或神话 -
15、小全所在班级将在元旦当天13:00举办联欢会,他为本次联欢会制作了一张精美的海报。请你阅读海报,完成练习。

童心筑未来 明日更精彩
元旦联欢会
活动地点:学校大礼堂
主办单位:五年级(3)班
(1)、海报中缺少活动时间,请在海报中补充。(2)、请你为本次元旦联欢会设计一条精彩的宣传语吧! -
16、秀丽画面蕴含独特情趣。先将下面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 , 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词人选取水乡富有特色的景物和细节,用质朴欢快的笔调,将白鹭飞翔、流水潺潺的(动态 静态)画面,与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的(动态 静态)画面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景图。
-
17、下面是小艺出游日记中的片段,请你读一读,完成练习。
天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 , 一整天没有一丝风 , 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 , 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就这样煎熬到了傍晚。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 , 风大起来了 , 树枝不停地摇摆着 , 地上的尘土和纸屑被吹得乱飞。我高兴地跑了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的景象。(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动态 静态)描写,通过写树枝摇摆,尘土、纸屑被吹得乱飞,突出了风的。(3)、请你仿照片段的写法,把下面的画面写具体。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静态描写)
②湖中野鸭成群,白鹭翻飞。(动态描写)
-
18、小全和小艺合作朗读了《观书有感》,请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____,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2)、第一首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3)、第一首诗告诉我们 , 第二首诗告诉我们。A.读书要持之以恒
B.要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
C.要博览群书,注重积累
D.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
19、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下列属于欧阳询书法作品的是( )A、
B、
C、
D、
-
20、下面是小全从课外读物中取得的收获,请你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可怜,哀婉,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爱的象征。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有时又被认为是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zhízhú)。
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了民族的感情。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