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起(qū) B、(nán) C、罚(chěng) D、(cì)
  • 2、小艺演唱了歌曲《中华好少年》,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将对话补充完整。

    刻苦读书凿壁借光,为父温席甘受寒凉,搬石砸缸遇事不慌,梨分大小懂得谦让。

    我知道歌词中的少年依次是

    如果将《王戎不取道旁李》编入儿歌中,我会这样写:

  • 3、小悦搜集了有关曹冲的历史故事,读一读,完成练习。

    曹冲称象(节选)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 , 咸莫能出其理。冲曰:“____,____,____,____。”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释】①致:送。②太祖:曹操。③群下:手下群臣。④咸:都。⑤理:办法。⑥冲:曹冲。⑦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访之群下    (    )
    A.拜访    
    B.询问    
    C.访问
    ②咸莫能其理(    )
    A.出现    
    B.外出    
    C.想出
    (2)、我能推测称象的步骤,并把下面的句子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则校可知矣    
    ②而刻其水痕所至
    ③置象大船之上    
    ④称物以载之
    (3)、梳理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曹操得到了 , 想知道它有多重,

    (4)、结合故事内容,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曹操用这个办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操 , 群臣

  • 4、小全做了故事卡用来提示讲述的内容。

    王戎的时候,。看到路边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都跑去摘李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大家摘来一尝,

  • 5、按原文填空,再完成练习。

    诸儿竞走取 , 唯戎不动。人问 , 答曰:“____”取 , 信然。

    (1)、按原文填空。
    (2)、句中三个加点字“之”依次指。(填序号)
    A.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B.李子树    
    C.李子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B、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C、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D、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4)、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下面说法不符合的一项是(    )。
    A、善于观察 B、善于思考 C、理智分析 D、勤劳能干
  • 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与诸小儿游。(    )
    A、辨别滋味。 B、试探。 C、曾经。
    (2)、诸儿竞走取之。(    )
    A、一种运动。 B、争着跑过去。 C、争相往外逃。
    (3)、取之,信然。(    )
    A、的确如此。 B、的确相信。 C、这样相信人。
  • 7、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cháng】妈妈经带我去旅行,品各地的美食。

    【jìng】在这次作文赛中,我然得了一等奖。

  • 8、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王róng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与嵇康、阮籍等zhū wèi名士并称“竹林七贤”,七人中wéi有他年龄最小。

  • 9、文体阅读

    雪梅(其二)

    【宋】卢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1)、《雪梅》是南宋诗人卢钺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本诗是其二。本诗中写梅与雪之间关系的诗句是“”,写雪与诗之间关系的诗句是“”。
    (2)、课文《雪梅》中的“三分”形容差得不多,“一段”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本诗中也有这样的词语,请找出来,它在诗中的意思是
    (3)、想象后两句诗描写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10、主题阅读

    茅以升的故事

    ①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研究和工程教育。

    ②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读书人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勤奋,天资聪慧。一年暑假,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让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录一遍,____抄写____讲解,抄完之后再练习背诵讲解。这样,一个暑假小以升就背诵了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

    ③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升惊呆了,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____见到桥,____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

    ④1916年,茅以升20岁。他到美国留学,成为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的研究生,很快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他亲手绘图、切削钢件、打铆(mǎo)钉、漆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美国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书从各地寄来,请他担任工程师。

    ⑤但是,茅以升没有接受聘请,而是决定回国。有美国朋友劝他:“科学是没有祖国的,是超越国界的。科学家的贡献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条件差,你留在美国贡献会更大。”茅以升回答:“虽然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⑥1920年,茅以升带着一身本领回到魂牵梦萦的祖国,开始了为国造桥的事业。浙江省钱塘江上那座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就是茅以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新中国成立以后,他还担任了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⑦茅以升为祖国的桥梁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我国古桥建筑从技术上作了总结,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晚年,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书,为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建设提供了大量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端午节时,小以升看到秦淮河上的文德桥被挤塌了,而且淹死了人。这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一边……一边……    只要……就……
    (3)、填一填。

    A.“修”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修饰。②写;编写。③(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④兴建;建筑。

    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修撰”的“修”字应选第种解释。

    B.“天资聪慧”在文中的意思是

    (4)、先想想短文的主要内容,看看讲了茅以升哪几方面的事情,再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5)、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为了获得实践的机会,他晚上上课 , 攻读博士学位,白天到一家桥梁公司实习。他亲手绘图切削钢件、铆钉、油漆,终于成了一个既懂理论又有技术的人才。

    从加点的部分可以看出茅以升

    ②茅以升回答:“虽然科学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

    通过对茅以升语言的描写,你体会到茅以升怎样的决心?

    (6)、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勤奋聪慧 B、热爱祖国 C、贡献巨大 D、爱看热闹
    (7)、茅以升小时候刻苦学习古文的经历,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哪一件事?简要写下来。
  • 11、将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

    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1)、补充诗句。
    (2)、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代诗人。诗中既有对友人的不舍,还表达了对友人的

    A.惋惜和伤感    B.劝慰和激励    C.仰慕和尊敬

    (3)、最后一句中“君”指。写出这句诗的意思:
  • 12、四(3)班要举行“家国情怀”演讲比赛,小全正在撰写演讲稿。
    (1)、下面是演讲稿中的一段话,请你把画横线的词语补充完整。

    读到“精忠”这个词语,我眼前浮现出面对侧刀凛然的刘胡兰,面对日寇的包围英勇的杨靖宇,面对敌人的诱惑而如归的王若飞,在敌人法庭上不阿的夏明翰,还有年少时就志存的周恩来。他们是祖国的脊梁,让那个时期的国人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2)、读下面两个句子,并完成练习。

    A.没有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

    B.没有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①演讲时需要表达强烈的情感,要加重语气,你建议演讲稿中用句

    ②想一想,在下面情景中小全要怎么说才能表达出强烈的情感。

    看到电视画面上汗流浃背、在抗洪现场忙碌的人民子弟兵,我由衷地说:“”(强调出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

  • 1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1)、借助文章的题目,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爬天都峰》。
    (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当文章写了多件事时,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这样不利于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 14、文体阅读

    “历史人物故事知多少”调查

    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四(1)班的同学们发起了一项名为“历史人物故事知多少”的调查,以下是对整个四年级500名学生调查的数据统计。

    图表3:阅读历史人物故事原因统计图

    (1)、从图表1和图表2中,可以得知(    )。(多选)
    A、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较多(5个以上)的历史人物故事 B、大多数学生是通过书籍或网络了解的历史人物故事 C、不知道任何历史人物故事的学生家里没有相关书籍或不能上网 D、有一小部分学生是通过看电视剧了解的历史人物故事
    (2)、从图表3 中能看出(    )。
    A、一半以上的同学是由于老师、父母的要求才阅读的 B、被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是同学们阅读的主要原因 C、大多数同学阅读历史人物故事是因为想通过故事学历史知识 D、同学们普遍希望在历史人物故事中学习更多的生字
    (3)、图表3显示有140位同学是在老师、父母的要求下进行阅读的。你觉得读历史人物故事有什么好处?把你的心得分享给这部分同学,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至少写两条)
  • 15、主题阅读

    西门豹罢官

    魏文侯任命西门豹担任邺县的长官。他到任初期,勤政为民,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很得民心。

    然而,西门豹从来不去讨好魏文侯的亲信。所以,这些家伙对他怀恨在心,于是勾结起来,在魏文侯面前说了西门豹许多坏话。

    到了年底,各地官员向魏文侯述职的时候,政绩突出的西门豹本应该受到嘉奖,却被收回了官印,魏文侯罢了他的官。

    西门豹心里非常明白自己被罢官的缘由,他对魏文侯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为官经验,现在我想明白了,请君侯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果治理不好邺县,甘愿领死罪。”

    魏文侯答应了,又将官印给了西门豹。

    西门豹回到邺县后一反常态,他懒于处理政事,而是去极力巴结逢迎魏文侯的左右亲信。

    又一年过去了,西门豹和各地官员们又到国都去述职,虽然他的政绩比上年下降了很多,可魏文侯却对西门豹赞誉有加,奖赏也很丰厚。

    照理,西门豹的官可以继续做下去了。可是,西门豹却严肃地对魏文侯说:“去年,下官为您尽忠,为百姓做事,为官有政绩,您收缴(jiǎo)了我的官印。这一年,下官注重亲近您的左右亲信,所以,君侯对下官印象好,对我大加褒奖,礼遇有加。可是,我心里明白,下官的实际功劳大不如过去。这种奖励不明的官我不再做了。”说完,西门豹把官印还给魏文侯就走。

    批注:①我能找出两处西门豹说的话。

    ②从西门豹说的话中,我体会到西门豹是一个____的人。

    魏文侯顿时醒悟过来,立即向西门豹表示歉意,他说:“过去,寡(guǎ)人对你的人品不了解,有偏见。今天,我对先生真正有了认识,希望先生继续做官,为国出力。”

    (1)、根据文中方框内的要求作批注。
    (2)、抓住主要人物梳理情节,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思维导图中。

    A.幡然醒悟,致歉挽留    
    B.勤于政事,不巴结逢迎

    C.指出错误,辞官还印    
    D.赞誉有加,奖赏丰厚

    (3)、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写了这样的故事:
    (4)、如果你能与当时的魏文侯对话,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 16、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卧薪尝胆

    两千多年前,在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都想征服对方。

    会稽一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chōng)米推磨,受尽了屈辱。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1)、“卧薪尝胆”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2)、复述这个故事时,下面哪个情节应该讲得详细些?(    )
    A、吴国和越国会稽一战 B、勾践夫妇怎样到吴国的 C、勾践夫妇在吴国如何劳动 D、勾践卧薪尝胆
    (3)、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主要内容写下来。
  • 1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你的眼力还不够。
    (2)、蔡桓侯骄傲自负、不听善言,最后病死了。
  • 18、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百    ②聚    ③无能

    他告诉徒弟,射箭时,如果不能地瞄准靶心,是不会的。

  • 19、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uí suǐ)    针(zā zhā)    昌(jǐ jì)

  • 20、根据《西门豹治邺》改编小剧本,把人物对话或相应的动作、表情补充完整。

    人物:西门豹、新娘、巫婆、官绅、百姓若干    地点:漳河岸边

    西门豹: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新娘:拜见大人!

    西门豹(皱着眉头,面向巫婆):

    巫婆:不,不要……大人饶命啊!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