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口语交际。

    李芳所在的三年级1班,班干部是由同学轮流担任的。有人认为这样很好,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太好。该不该班干部轮流制呢?请你也来说说,并说明理由。

  • 2、我是积累小能手。
    (1)、文房四宝:;雅人四好:
    (2)、 , 沙暖睡鸳鸯。《绝句》
    (3)、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
    (4)、遥望洞庭山水翠,。《望洞庭》
    (5)、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有的 , 露出。有的 , 看起来饱胀得
  •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改为陈述句)
    (2)、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3)、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 告诉我。(仿写句子)
  • 4、照样子,写词语。
    (1)、争奇斗艳(含近义词)  
    (2)、邯郸学步(来自寓言故事)  
  • 5、我会辨字组词。

  • 6、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ào

    mǎn  zú

    shuì  lián

    xiāng  tí  bìng  lùn

  • 7、请把下面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看谁写得最漂亮。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 8、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它们或让你会心一笑;或让你伤怀;或引发你的感悟;或激起你的思考;或振奋你的精气神;或提高你的甄别能力……它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你的生活,增长了你的智慧,帮助了你的成长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写一篇习作        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450字。
  • 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联读老舍

    【材料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都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节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材料二】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

    各种各样的水果上市了。葡萄、梨、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闻着就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一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玩兔儿爷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带来快乐。当然,孩子们还会拉扯着父母吃月饼,赏月亮。

    同时,北平人会给亲友们送节礼。大家都会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节选自老舍《北平的中秋》,有改动

    【材料三】

    北京的端午节是要多么美丽呢?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或是红色的判官。路旁果摊上摆着半红的杏儿,染红了嘴的小桃,虽然不好吃,可是看着多么美。

    ————节选自老舍《端午》

    (1)、结合材料一,下列有关“除夕”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都在欢庆除夕,除夕是那么红火热闹。 B、人们非常重视除夕夜,除夕夜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C、除夕并没有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描写得很简单。 D、除夕“守岁”既有珍惜光阴,又有祈求父母延寿的意思。
    (2)、材料一围绕“ ”,写出了做年菜、等习俗,呈现出一幅的画面。
    (3)、请细读材料二,把北平中秋的习俗补充完整并体会。

    中秋:——————送节礼

    其中,详写的习俗是 , 详写的好处是

    (4)、三则材料都描写了北京传统佳节的一些习俗,除了这一点,你还发现了其他相同之处吗?请对以下说法进行判断。

    ①都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北京传统佳节的一些风俗。

    ②都表达了作者对北京风土人情独特的情感体验。

    ③都反映出普通老百姓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5)、三则材料,我们都感受到老舍的语言特色,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尖锐犀利,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B、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 C、语言通俗易懂,且耐人寻味。 D、语言精准简练,让人倍感亲切与自然。
  • 10、 阅读课文句段,回答问题。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1)、以上文段选自课文《》,作者是
    (2)、句子采用描写,表面写天色 , 实际上是写“我”的心情越来越。由此可见这里是通过(从下面选项选择正确的答案)来表达情感的?A.具体的事例 B.直接抒发感情 C.把心情融入景色中
    (3)、选文的最后,“我”这时到底明白了什么?
  • 1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父亲依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句话选自(作者)写的《》,运用了描写,“”一词充分体现了父亲对亲人的爱。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
    (2)、半学期来,我的学习收获很大:知道笔下的《腊八粥》详写了部分,明白了“建筑上雕刻蝙蝠”的寓意是守句“’写出寒食节传赐新火的习俗;认识了的李大钊,的张思德,的董存瑞,我们可以用“人固有一死,或 , 或。”来诠释他们生命的价值。
    (3)、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我认识了积极乐观的的尼尔斯、的汤姆·我还知道阅读名著时,当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
  • 12、 我的积累,我会填。
    (1)、一步一诗,灯火阑珊。有一种诗词气度叫“文人风骨”。于谦通过“要留清白在人间”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用“千万击还坚劲,”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李贺则用诗句“”来抒发自己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才华的雄心。
    (2)、一品经典,人生智慧。“ , 更有早行人”劝诫我们要及时行动,追求理想;“听君一席话,”提醒我们要善于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启示;“”告诉我们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
    (3)、一寸光阴,悄然流逝。正如朱自清感慨:“过去的日子如 ,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
  • 13、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用说唱来描述。

    改为双重否定句: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注意加点部分,仿写句子。)

    我太渴了,

    (3)、“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猫低声对尼尔斯说。

    改为转述句: 

    (4)、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语句都很通顺。(在原句修改病句)
  • 14、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被困在“网中央”。我们要科学文明使用网络,要认识到网络之外的世界更值得我们去亲近和探索。

  • 15、在横线里填上表达“盛开”的意思的四字词。(不能重复)

    屋前的花园里,清丽的桃花欣然怒放,热情的杜鹃花 , 娇艳的海棠美丽的迎春花……到处是醉人的花香。

  • 16、按要求填写词语。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答。(选填词语只填序号)
    (1)、

    灯结 

    ③两

    ④死得

    知非 

    ⑦行 

    ⑧开山

    (2)、以上成语中经常与“寒翁失马”连用的是;用于形容人物性格的是;形容喜庆的成语是 , 我还能写出两个这类成语:
    (3)、他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一辈子都在。(选择以上词语填空)
    (4)、用成语⑥造句:
  • 17、选择正确的读音、字、字义。


    (jìn jìng)

    (叨   叼)

    于事(救,救济;补益,帮助)

     
    (jiù  jù)

    (侯  候)

    兵简政(完美,最好;经过提炼或挑选的)

  • 18、“盈”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盈”字的解释有:①丰满;②比原有的多出来;③满,充满。“充盈”的“盈”应取第种解释;用第②种解释可组词为。【答案】
  • 19、填写合适的同音字,给“千”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语。

    mèi:

    千:

  • 20、读拼音写词语,用写出整体认读音节,再按要求做题。
    (1)、

    áo zhōu

    dǐ yù

    duǒ cáng

    jīng huáng

    qīng fù

    zhēng róng

    qiān chuí

    wàn záo

    (2)、整体认读音节:
    (3)、以上填写的词语中,“duó cáng”的“cáng”字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 ,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 , 用这个音可以组词;表示“经历过许多的磨难”这一意思的词语是 , 它的近义词是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