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1.《小蝌蚪找妈妈》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2.《我是什么》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3.《植物妈妈有办法》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1.《场景歌》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8.《黄山奇石》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潭》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10.《葡萄沟》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11.《坐井观天》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 汉语拼音2.《i u ü》同步练习
- 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册语文 汉语拼音3.《b p m f》同步练习
-
1、读下列句子,对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②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A、句子①主要从会场布置方面衬托了现场庄严、隆重的气氛。 B、句子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阅兵式进行时现场的热烈气氛。 C、两个句子都写了动态的红旗,渲染了现场热烈的场面。 -
2、结合语境,根据后面括号内的提示写词语。(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的掌声。(形容力量强,声势大。)(2)、每当国歌响起时,每个人都会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3)、这一天,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来的群众队伍。(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
3、根据拼音写字词。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huì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各国bīn客也都来到这里,参加开国大典。广场上旗帜飘扬,城楼檐下,八zhǎn大红宫灯分挂两边。典礼开始了,毛主席xuān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zhèng fǔ今天成立了!”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接着,升国旗,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然后, yuè兵式开始,马蹄声, tǎn克声,飞机的 lóng lóng声⋯⋯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都无比欢喜和激动。
-
4、《开国大典》本文记叙了年月日在举行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的领袖风采。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宣告的宣告的掌声 的欢呼
-
6、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政
宾
府
栏
汇
宣
盏
阅
制
坦
距
隆
-
7、诗歌鉴赏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从表达方式来看,属于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诗。全诗的中心句是:。(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总领下文,令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颔联用“腾细浪”“走泥丸”两个生动的比喻,把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打败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 C、颈联紧扣“万水”来写,写红军渡江涉水。“暖”“寒”二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上概括了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采用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中先以“ , ”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势,接着通过描写越五岭、、、、翻岷山,表现出红军长征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
-
9、聪聪观看了有关红军长征的影像资料,请你帮他补全下面的内容。
当影像资料播放到红军战士越过五岭山脉的画面时,他想到了“”这句诗;当影像资料播放到红军战士翻越乌蒙山的画面时,诗句“”体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令他敬佩不已;画面中金沙江水流湍急,大渡河险桥横架,真实地反映了诗句“ , ”中的险要环境。
-
10、学完《七律·长征》,小语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但她只想出了上联,请你依据上联,用待选词语组成下联。
待选词语:等闲 泸定 夺 金沙 万水 巧渡
上联: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
11、根据拼音写字词。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艰险:翻越五岭和乌蒙山,跨越大dù河上只剩下十几根tiě suǒ的泸定桥,翻过白雪皑皑的岷山⋯⋯红军长征何其艰辛,但他们却把这一切一lǜ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
12、填空题
《七律·长征》的作者是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 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我还读过他写的等。
-
13、正确、美观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笔顺哦。
律
崖
渡
索
-
14、给下面的字注音并组词。
律
崖
渡
索
-
15、阅读理解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感动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互相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根据语境,在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2)、请给选文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 )A、接受任务 B、诱敌上山 C、痛击敌人 D、引上绝路 E、英勇跳崖(3)、“眺望”和“望望”都有看的意思,能否交换一下位置?为什么?(4)、面对包围过来的敌人,五位壮士脸上却露出胜利的喜悦,这是因为( )A、五位壮士为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而高兴,虽面对死亡,却视死如归。 B、五位壮士有把握打退敌人的进攻,顺利摆脱困境,这是充满信心的笑容。(5)、选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五位壮士跳崖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16、按要求写句子。(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句)(2)、五位壮士的英勇壮举令人激动。(改为反问句)
-
1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1)、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2)、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3)、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
18、选词填空。(1)、五位壮士(屹立/矗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瞭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2)、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保护/掩护)任务。(3)、马宝玉嗖的一声(扔/拔/拧/甩)出手榴弹,(扔/拔/拧/甩)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拔/拧/甩)向敌人。
-
19、根据拼音写汉字。(1)、他把胳膊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手liú弹扔下xuán崖。(2)、石头像báo子一样,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五位壮士yì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kòu , 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 yuè。
-
20、《狼牙山五壮士》本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时期。课文是按照“接受任务→→→→英勇跳崖”的顺序记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