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是体育课上坐位体前屈测量仪,图乙是同学们设计的模拟电路,闭合开关,当推动绝缘柄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块向左移动,可以利用示数增大的电表反映测量成绩。在此测试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电路设计中,是用电流表示数来反映测量成绩的 B、绝缘柄向左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 C、绝缘柄向左推的距离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 D、绝缘柄向左推时,R2两端的电压变小
  • 2、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ab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a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C、吸热能力较强的是a,a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 D、利用图乙中图像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8×103J/(kg·℃)
  • 3、如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B、甲图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飞轮转速3000r/min,则该汽油机1s能对外做功25次 D、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工作过程依次是丁、丙、甲、乙
  •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在第7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C、甲在第4min和第6min温度相同,内能也相同 D、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 5、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中,天气预报预警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天气预警信号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冰是凝固形成的,要吸热 B、霜是凝华形成的,要吸热 C、雾是液化形成的,要放热 D、雪是凝固形成的,要吸热
  • 6、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表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安全电压为36V B、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C、人体是导体,电阻为0 D、家用冰箱保鲜室内的温度约为3℃
  • 7、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灯L2断路,则L1两端(选填“有”或“无”)电压;
    (2)、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压UABUBCUAC。其中测UAD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V。接着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并多次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实验次序

    电压UAB/V

    电压UBC/V

    电压UAC/V

    1

     

    1.7

    2.9

    2

    1.3

    1.6

    2.9

    3

    1.1

    1.8

    2.9

    ①分析表中数据,得到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

    ②为使结论更具普遍性,小明将灯泡换成其他类型用电器并多次实验。此外,还可以

  • 8、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小组利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所示,他们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

    (1)、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花花认为,在烧杯中加入两种液体时,一定控制它们的相同,两杯水的初温(选题“一定”“不一定”)要相同;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J/(kgoC)c=4.2×103J/kg·C
    (4)、若在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冷却效果更好。
  • 9、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中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图。

  • 10、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变亮的是图(  )
    A、 B、 C、 D、
  • 11、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长沙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0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3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长沙需要多长时间?

  • 12、“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不同物品的隔音性能”实验中,实验步骤:①搜集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闹铃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闹铃声时离盒子的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同学们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声音的响度与有关;

    (2)由表格数据可知,物品的隔音性能最好。

  • 13、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对着玻璃泡扇风,温度计的读数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是因为
  • 1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cm。

  • 15、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C.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D.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E.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正确的步骤应该为(填序号)

  • 16、小明同学受穿戴式“智能体温计”(如图甲所示的启发,设计了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体温计电路图,用电表示数大小反映温度高低,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定值电阻R2起保护电路的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电路中的电表是电流表 B、温度升高时R2两端电压变大 C、温度升高时电路中总电流变小 D、温度降低时R1两端电压变大
  • 17、中国铸币发展史源远流长,如图所示,“钱范”是古代铸造钱币所用的模具,由正、背两块组成,内部均刻有图文。铸币时,合上正、背两块,将液态金属灌入其内,待液态金属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金属钱币。如表所示为两种材料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回答:

    材料

    熔点t/

    660

    1525

    (1)、已知铜的熔点为1083℃,若想复刻铸造纯铜钱币,应选择表中的材料制作“钱范”,原因是
    (2)、根据所选“钱范”的材料,写出所灌注铜液的温度不能超过摄氏度,原因是
  • 18、假期里,小明在家想给自己煮面作为午饭,看见食谱上介绍“煮面是指把面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先用武(大)火煮沸,再用文(小)火煮熟的这一过程。”小明思考为什么沸腾前后火的大小不一样呢?于是他组织假期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实验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除温度计外,还有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和水中气泡的情况,实验记录如表所示。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选填“已经”或“尚未”)沸腾,第2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为℃;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t/

    88

    92


    97

    98

    98

    98

    98

    98

    水中气泡情况

    少量气泡上升变小

    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根据图像和信息得出结论:水沸腾前,;水沸腾后,;由此,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分析,因为沸腾前能量损失逐渐增大,武(大)火可以提供更多热量,使水升温,而沸腾后,只要能保持沸腾,不会影响加热效果,文(小)火可以节省能源;
    (5)、小明打算用鸡汤作为面条的汤底,他将置于冷藏室的鸡汤取出后,按照如图戊所示的方式进行加热(鸡汤盛于碗中,碗放在锅内的水中),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水的温度(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沸点,(选填“会”或“不会”)沸腾。揭开锅盖后会看到周围有“白气”,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如图所示,在常温环境下的甲、乙两烧杯内分别放入一些冰块和适量沸水,均用玻璃片盖住烧杯。一会儿,两烧杯上的玻璃片在不同表面附着了大量小水珠。用“”表示小水珠,分别在两玻璃片上画出其表面附着的小水珠。(画在每片玻璃上的水珠不少于5个

  • 20、请在图中做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大致图像。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