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如图所示,身高1.7 m的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平面镜AB长0.9 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 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通过此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B、该同学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2 m C、该同学离平面镜越近,在镜中成的像越大 D、该同学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高0.9m -
2、2024年10月31日,某中学举行了秋季运动会,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A、操场一圈的长度约为400m B、中学生跑完100米的时间约为9min 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20km/h D、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约为2.1m
-
3、某些老师经常借助于扩音机进行课堂教学,如图所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4、学校歌咏比赛,坐在教室的同学听到操场上同学的歌唱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 C、女高音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 D、男中音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
-
5、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30m,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2m/s B、2.4m/s C、2.5m/s D、3m/s
-
6、下列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 D、当通过的路程相同时,所花的时间越少,物体的速度越大
-
7、2024年10月16日,在2024国际射联射击世界杯总决赛中,中国选手、山东名将李越宏在男子25米手枪速射决赛中,勇夺冠军。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射击比赛“三点一线”的瞄准原理相同的是( )A、
林中树影
B、
水中倒影
C、
镜中汽车
D、
空中彩虹
-
8、小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为18.52cm、18.10cm、18.50cm、18.51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消除测量误差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C、数据“18.50cm”中最后一位“0”无意义,应删去 D、最终的测量结果为18.41cm
-
9、在探究声音的高低与杯中水量多少的关系时,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手指润湿后沿着高脚杯杯口摩擦,并多次改变杯中水的多少,比较声音的高低,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
10、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实验中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选择的蜡烛A、B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2)、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三幅图中,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物理课本放在像与玻璃板之间,则从蜡烛A的一侧透过玻璃板(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像。 -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cm;(2)、实验操作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3)、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应该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方调节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12、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2)、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和。(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LAB=1.6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4)、在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vAB会偏(选填“大”或“小”);(5)、若将斜面的倾角增大,小车仍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的路程,小车的平均速度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13、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钢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钢锯条一端,听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再用力拨钢锯条,这时钢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3)、当钢锯条伸出桌沿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锯条,却听不到声,这是由于钢锯条振动的频率小于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
14、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C、任何色光通过三棱镜后都能发生色散现象 D、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
15、光与影的世界美妙无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手在灯光下成影
B、
后视镜中的像
C、
水中倒影
D、
筷子弯折
-
16、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超声波加湿器,图乙所示为其内部湿度监测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 , 电压表的量程为0~9V,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在电路安全工作的前提下,求:
(1)、湿度为30%时,电压表的示数;(2)、该装置能监测的湿度最大值。 -
17、冬天喝牛奶前人们常常将其放在热水中待一会儿,如图甲所示。陈娜同学想根据这一现象测出牛奶的比热容,她将质量为250g的牛奶放入75g的热水中,同时用两支温度计测出牛奶和水的温度的变化将实验数据描在坐标纸上,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两条图线。忽略热量的损失、盛牛奶和水的器皿吸放热的影响,求:
(1)、水放出的热量;(2)、牛奶的比热容;(3)、若使用天然气对牛奶加热,使牛奶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天然气的体积是多少?(天然气的热值约为) -
18、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器材有:电池(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定值电阻4个(5Ω、10Ω、20Ω、50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小明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选填“左”或“右”)端;(2)、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原因是电阻R(选填“开路”或“短路”);(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定值电阻的图像,由此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时,应向(选填“左”或“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V不变;(4)、根据图丙的图像,可得,当电压一定时,;(5)、小明同学继续探究,再次换接50Ω的定值电阻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达到第(3)问的电压,为了完成这次实验,她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A、调高电源电压 B、再串联一个10Ω的电阻 C、将电压表改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 -
19、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实验过程。
(1)、图甲是他连接的电路,小明发现向左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来他把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画上正确的连线,使滑片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2)、排除故障后,小明移动滑片,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通过计算则未知电阻的测量值为Ω,接下来他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压与电流,多次测量的目的是:;(3)、完成测电阻实验后,电流表发生故障不能使用,小明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电阻的阻值,请你帮助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①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A端,闭合开关,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B端,记录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图甲中的电路图把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2)、实验中,小明选择的两个小灯泡规格应该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3)、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发光,但灯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选填“灯开路”或“灯短路”);(4)、排除故障后,小明测出了支路上的电流 , 然后他把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中分别测量出支路电流、干路电流I,两次测量时电流表指针偏转都如图丙所示,则A,小明由此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5)、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