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 浮力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B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A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质量检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B卷)
-
1、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凸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江、河、湖、海、湿地、树木和植被在调节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降雨和地球水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部分上升的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会液化成小水滴 B、地表水和海水放出热量后,液化成水蒸气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时放热,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中放出热量,熔化成雨水
-
2、小海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被测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题1图所示。电压表量程为0~3V,是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题2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求:
(1)当环境温度为40℃时,通过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当环境温度为80℃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
3、如图是一辆无人接送车,该车的质量为 , 在一次测试中,无人接送车在水平路面上用时匀速行驶了;已知车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g取 , 求测试过程中:
(1)车的平均速度;
(2)车的牵引力大小;
(3)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
4、已知石蜡是非晶体,现有100℃的某种液态石蜡经过一段时间后凝固成20℃的固态石蜡,请你在坐标中画出此过程中石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
5、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饮料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测得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g;向量筒中倒入部分饮料,如图丙所示,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mL;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总质量为40g,则饮料的密度为。
(3)只利用天平、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烧杯和适量的水也能测量出饮料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调整好天平,测出一个烧杯的质量;
②将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③另一个烧杯装同样高度的饮料,测出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
则饮料密度。(结果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已知)
-
6、如图甲是磁悬浮盆栽,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底座内部是电磁铁,盆栽下部有一个磁铁,通电后,盆栽利用同名磁极间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的原理工作,盆栽中磁铁B端为(选填“S”或“N”)极,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盆栽悬浮高度将会(选填“升高”或“降低”)。
-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开S1、S2 , 电流表无示数 B、先闭合S1 , 再闭合S2 , 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C、先闭合S2、再闭合S1 , 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D、只闭合S1时,若灯L1的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V的示数将变小
-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电压表的指针偏转了较大的角度。若电路中只有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L1处发生断路 B、L1被短接 C、L2处发生断路 D、L2被短接
-
9、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除小灯泡外,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 , 1.5A),滑动变阻器( , 1A),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前小红经过分析,电流表选用了(0~0.6A)量程。
(1)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电压表量程应该选 ,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选填“”或“”);
(2)请按照小红设计的电路图,帮助她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乙图中实物连接图补充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端(选填“左”或“右”);若连好电路,闭合开关瞬间,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迅速摆过满刻度线,则故障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0V,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5)经过多次实验,由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
10、我省不少地方建有风力发电站,绿色环保无污染。若同时需在山上建一种简约却不易被吹飞的休息站,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作用。下列哪个休息站的形状符合要求( )A、
B、
C、
D、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4Ω,R3=6Ω。(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求电源电压;(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求电阻R2的阻值。
-
12、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6m
-
13、教师演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教师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又观察到 ,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在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
14、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R和灯泡L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灯泡L的灯丝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将电阻R和灯泡L并联接在电压为的电源上,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A,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若将电阻R和灯泡L串联接在电路中,且已知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 , 则电源电压为V。
-
15、关于如图所示的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的金属箔是绝缘体 B、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C、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用橡胶棒接触金属球,金属箔一定带正电
-
16、已知某种疫苗要求在0℃以下存放,常用保温瓶不能满足需要。为保障药品在0℃以下存放,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保温盒。
(1)其中药品应放置于(选填“A”或“B”)处,另一处空间放置低温物质;
(2)关于保温盒填充材料,你选择(选填“铝合金”“发泡塑料”或“砂石”);
(3)进一步分析其原理:低温物质在运输途中发生(填物态变化)而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冷藏效果。
-
17、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m/s;
(4)若实验中小车前半程AB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半程BC的平均速度v2 , 则v1v2(选填“<”“>”或“=”);
(5)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
-
18、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1)在上述两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和;
(2)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理由是该物质;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
(4)如下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海波的凝固图像是。
-
19、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3)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5)将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现象,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20、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做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选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有关;
(3)如图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同时通过推理可知: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