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小金上学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个初中生所受重力约为500N 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220V D、家庭液晶电视机的工作电流约为100A
  • 2、如图所示,一个底部非常薄的圆柱形杯子,装满密度为ρ1的液体,恰好浮在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不相溶液体的分界面间,下方液体密度为ρ2 , 且ρ2>ρ1..已知杯子的外径为2R,内径为2r,杯子浸入下方液体的深度为h.若杯底出现一个小洞,密度为ρ2的液体将经小洞流入杯里,求当液体不再经小洞流入杯里时,圆柱形杯子浸入密度为ρ2的液体的深度.

  • 3、甲、乙是两个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完全相同,甲球恰好能在水中悬浮,ρ=3.0×103kg/m3,ρ=2.0×103kg/m3,ρ=1.0×103kg/m3 , 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当把乙球放入水中时,乙球露出水面的体积占乙球体积的
  • 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若甲为固体,乙为液体,当物块甲放入乙中时,甲浮在液面上;当物块甲上放置一物体A时,物块甲恰好被液体全部浸没.设物块甲、A的质量分别为 m1和 m2,试写出符合以上情况的m1、m2的三组可能值.第一组,m1=15g,m2=g;第二组,m1=g,m2=12.5g;第三组,m1= , m2=g.

  • 5、将一个体积为V的实心长方体放入水里,静止时长方体能浮在水面.现将它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把它剩余部分放入水里.若要求长方体剩余部分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V'与长方体的体积V的比值为最大,则长方体的密度为多少?
  • 6、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蜡烛长L1 , 它底部粘有一质量为 m的小铁块.现将它直立于水中,它的上端距水面h.如果将蜡烛点燃,假定蜡烛燃烧时油不流下来,且每分钟烧去蜡烛的长为△L,则从点燃蜡烛时开始计时,经时间蜡烛熄灭(设蜡烛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1 , 铁的密度为ρ2).

  • 7、容器水平底面上有一个大小为( a×b的长方形洞.用半径为a、长度为b的圆柱体盖住此洞(如图所示为其侧视图).现向容器里慢慢注入密度为ρ的液体,试分析说明圆柱体的质量m应该多大,才能使它在任何液位下不会浮起.

  • 8、如图所示,大水槽里有不相溶的A、B两种液体,A液体的密度为ρ,B液体的密度为2ρ.一个边长为a的小立方体物块,一半浸没在A 液体中,另一半浸没在 B液体中,物块的上表面与A 液体上表面齐平,则物块的密度为ρ.

    若在物块上端加一个大小为物块重力的 110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则物块下沉的距离为a.(已知物块始终未与水槽底部接触.)

  • 9、一种液体的密度随深度而增大,它的变化规律是 ρ=ρ0+kh,式中ρ0、k是常数,h表示深度.设深度足够,有一个密度为ρ'的实心小球投入此液体中,且 ρ'>ρ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将一沉到底,不再运动 B、小球将漂浮在液面,不能下沉 C、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 h=ρ'ρ02k D、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 h=ρ'ρ0k
  • 10、把两个直径相等,密度分别为ρ1 和ρ2的半球黏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实心球.当把它放入水中时,恰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则ρ1和ρ2的关系应满足(   )
    A、ρ1=ρ2 B、ρ1+ρ2=1×103kg/m3 C、ρ1ρ2=1×103kg/m3 D、ρ1+ρ2=2×103kg/m3
  • 11、如图所示,在一个一端开口的U形管内装有水,管的左端封闭着一些空气,左管水中有一只小试管浮在水面,小试管中也封闭着一些空气.向右管内注入水,则小试管相对左管内的水面变化情况是(    )

    A、小试管将上浮 B、小试管将向下沉一些 C、小试管将先向下沉一些,再上浮 D、无法判断
  • 1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甲的密度大于乙.现将甲物体放入水中,乙物体放入密度为 0.9×103kg/m3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是4:5,则(    )
    A、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21:25 B、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8:25 C、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4:5 D、甲、乙两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1
  • 13、有一圆柱体用弹簧测力计吊起来,置于空气中,弹簧伸长10mm;如果把该圆柱体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弹簧伸长4mm.那么,这个圆柱体的密度是.
  • 14、浮在水面上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为ρ,水的密度为ρ0 , 将木块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木块又会上浮,待稳定后再次切去水面以上的部分,剩余木块的体积正好是最初体积的 12 , 则可判断ρ:ρ0为(   )
    A、1:4 B、1:3 C、1:2 D、1:2
  • 15、甲、乙两实心球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中平衡后,所受的浮力之比 F:F=2:5.若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 ρ:ρ=1:2,体积之比 V:V=2:3,则(    )
    A、甲、乙都沉底 B、甲漂浮,乙沉底 C、甲悬浮,乙沉底 D、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 16、把一高为h、密度为ρ、半径为R的圆柱形木块放到半径为2R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向容器内灌水,使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则容器的最小高度应为(   )
    A、h4 B、hρρ C、hρρ+ρ D、Rρ4ρ
  • 17、从侧面拍摄一辆以36km/h运动着的汽车,如果底片上汽车的像移动的尺寸不大于0.1mm,底片上的像才不至于模糊,已知汽车车身长3m,在底片上汽车长1.5cm,那么曝光时间最多为(    )
    A、11000s B、1500s C、1250s D、1125s
  • 18、某人决定自己给自己照一张手拿相机拍照的像,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对着穿衣镜照相.当他距镜面2m时正准备按下快门,突然为调焦犯起愁来.你应该告诉他把相机的距离标志调到(    )
    A、2m B、略大于2m C、4m D、略小于4m
  • 19、某人通过焦距为12cm、直径为4cm的放大镜(薄凸透镜)看报纸,报纸与放大镜间的距离为3cm,且与放大镜的主光轴垂直.保持放大镜的位置不变,眼睛始终位于主轴上且距离放大镜24cm位置处进行观测(不考虑眼睛的大小),报纸上有部分区域是“盲区”(即眼睛观测不到),该区域的面积为(   )
    A、9πcm2 B、5πcm2 C、3πcm2 D、2πcm2
  • 20、如图所示,某同学从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中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这两个像为像(填“实”或“虚”),是面镜(填“平”“凹”“凸”)所成的像.

上一页 247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