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瀑布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绿树阴浓夏日长——“阴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掬水月在手——月在手中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 2、如图甲是我市云洲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作战艇,其动力系统采用柴油机及电动机双模推进。由于采用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和涂有特殊材料,使它在战区航行时敌方军舰的雷达几乎探测不到它,从而达到“隐身”效果。通过北斗卫星可遥控指挥该艇发射导弹及鱼雷进行作战。

    (1)、该艇采用的柴油机如乙图中的(选填“A”或“B”)。
    (2)、该艇船头的尖锐设计,是为了减小航行时的;它由内河航行到海洋,其吃水深度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该艇受到敌方雷达照射时能够(选填“吸收”、“反射”或“发射”)更多的电磁波,达到“隐身”效果。
    (4)、若该无人艇在某次直线航行动力测试中.采用柴油模式总消耗2t柴油,航行的总路程为85km。设发动机当前消耗柴油质量占总消耗柴油质量的百分比为D , 图丙为D对应发动机输出功率P , 图丁为D对应该艇的航行速度v , 表格中数据为D相应阶段内行驶距离s.在s3s5两段距离内该艇的发动机输出功率P相同,航行速度v也相同(图像中未画出),柴油发动机效率为35%。则在此次动力测试中,完全燃烧2t柴油放出的热量为J,s3=km(已知:q =4.5×107J/kgg=10N/kg)。

    D

    0-10%

    10%-60%

    60%-65%

    65%-95%

    95%-100%

    s

    4.65km

    s2

    s3

    s4

    s5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形机器人的“眼睛”

    人形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控制微型电动机从而控制它的运动。

    某机器人(如图甲)利用红外传感器作为它的“眼睛”。红外传感器简要结构(虚线框内部分)及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机器人装有红外发射器、红外检测器和接受透镜,红外发射器的中心线与接受透镜主光轴之间的距离为d , 红外检测器与接受透镜之间的距离为f;工作时,红外发射器向前方发射一束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红外线通过透镜光心,照射到红外检测器上的位置P,P与透镜主光轴的距离称为偏移值L。红外传感器根据偏移值L来探知红外发射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D。为了避免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当L增大到某一设定值L0时,机器人将停止靠近障碍物,同一款机器人L0保持不变。

    (1)、红外线属于(选填“可见”或“不可见”)光,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km/s
    (2)、以下与微型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3)、机器人的红外发射器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2.5m , 现以0.2m/s的速度沿垂直墙壁方向匀速向墙壁靠近,当机器人的运动时间为12s时立即停止靠近,此时红外传感器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为m。
    (4)、当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偏移量L逐渐变小,说明机器人在(选填“远离”或“靠近”)障碍物,已知f=4cmd=20cm , 若某次探测时L=2cm , 则此时红外传发射器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cm。
    (5)、若只将f增大,当机器人停止靠近障碍物时与障碍物的距离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小金想提高中考的跳远成绩,他猜想:跳远成绩可能与起跳速度和起跳角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让喷壶嘴的位置不变,但可以调节喷水枪的倾角,并可通过装置来控制水喷出的速度大小。

    (1)、如图甲所示,水柱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将不断(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控制喷水嘴的方向不变,增大喷水速度,三次实验记录的水喷出后的落点分别为A、B、C。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喷水的方向不变时,喷水速度越小,喷水的距离越。因此跳远时,当起跳角度不变时,为提高成绩,应
    (2)、如图乙所示,控制水喷出的速度不变,改变喷水的角度重复实验。小金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从图丙可知,当水平射程为0.7m时,喷水的角度为。结合日常跳远训练,当起跳的速度一定时,起跳角度为时,跳远成绩最好;
    (3)、除以上因素外,请你再帮小金提出一个提高跳远成绩方法
  • 5、如图甲是某款家用电饼铛,它有上、下两个烤盘,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1为下烤盘加热电阻,R2为上烤盘加热电阻且R2=2R1。当下烤盘单独正常工作时电流为4A。求:

    (1)、R1的阻值;
    (2)、上、下烤盘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功率;
    (3)、在一次烤制烧饼的过程中,需先使用下烤盘单独工作15min,再使用上、下烤盘共同工作10min,在这次烤制过程中消耗的总电能。
  • 6、如图中的山地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表,小金用此车在平直路段进行骑行比赛(g=10N/kg)。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4

    (1)、求碳纤维车架的密度;
    (2)、若小金的质量为50kg , 求他在骑行过程中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小金在该路段匀速骑行6km , 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02倍,求他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 7、小金与小湾同学利用图甲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1A”,电源为四节新干电池;他们依次将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AB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阻R/Ω

    电流I/A

    1

    5

    0.4

    2

    10

    0.2

    3

    20

    0.1

    (1)、根据表格所测数据可知,R两端电压控制在V不变。请根据表格所测数据及图甲电路图,将图乙实物电路剩余部分正确连接
    (2)、以下是他俩的部分实验过程。

    (a)正确连接电路后,小金闭合开关,发明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没有示数,经检查故障只出现在R或滑动变阻器上,则故障是

    (b)完成第一组实验,小金同学没有断开开关,就准备直接拆下5Ω的电阻,改接10Ω的电阻,小湾同学马上进行了制止,因为小金这样操作可能会损坏

    A.电源  B.电压表

    C.电流表  D.电阻

    (c)完成第一组实验,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他们进行了以下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闭合开关;②断开开关;③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

    ④记录电流表示数;⑤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

    (3)、依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
  • 8、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准备了压强计、水和盐水等实验器材。U形管中装有染色的水。

    (1)、对于图甲所示压强计出现的问题,应将压强计金属盒拿出液体,然后(  )(填字母)
    A、将U形管中液体倒出一部分 B、更换U形管中液体 C、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2)、正确处理存在问题之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图乙、丙、丁所示,需要观察和记录U形管中
    (3)、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该比较两图所示的实验;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该比较两图所示的实验。
    (4)、本实验用到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法。
    (5)、如图戊所示,橡皮管和下方玻璃管侧壁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风时,U形管内液面较低的是(选填“a”或“b”)侧。
  • 9、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中物体长度是cm,图乙中秒表示数为s,图丙中电流表的读数为A,图丁中体温计的读数为℃。

    (2)、如图所示,小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有以下操作:

    ①如图甲,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并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的位置;

    ②如图乙,此时蜡烛2与蜡烛1的像已完全重合,接下来使蜡烛1向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到某一位置,蜡烛2应向玻璃板方向移动,才能与蜡烛1的像再次重合;

    ③三次实验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如图丙所示,他在探究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时,用直线连接图丙中物点A与对应的像点 , 完成三次连线后找到了规律。

  • 10、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已经给出了反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及大致的折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开关和电灯的符号,使电路符合安全用电要求。

    (3)、如图甲为不锈钢折叠指甲剪,它使用时相当于两个杠杆(B为支点),在图乙中画出杠杆ABC的最小动力F1和阻力F2的力臂l2

  • 11、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木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F , 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p ,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p' , 则F F ppp'p'(以上均选填“>”、“<”或“=”)。

  • 12、如图甲所示是我区公共场所装在高处宣传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的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地面上的图案是因为发生了反射;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选填“实”或“虚”)像;为了使地面上的像变大,应(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图片的距离。

  • 13、中国古代有灿烂的科技文化,其中大多数与物理有关。如图所示,《天工开物》记载:①如图甲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给密闭锅内的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②图乙“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③图丙为“省油灯”。点燃的油灯的灯盏夹层内有100g水,当水温升高10℃时吸收J热量,达到减慢油的蒸发而省油的目的c=4.2×103J/kg

  • 14、中国古代有灿烂的科技文化,其中大多数与物理有关。 考古人员用两千多年前楚国的编钟,如图所示。演奏《茉莉花》时,编钟由于而产生声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编钟的相同位置,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 15、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任务中使用的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元素,如图是该元素的原子模型,若B为质子,则A为。氦-3与氘核进行核聚变时,其原理与(选填“核电站”或“太阳”)相似,核能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16、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任务中使用的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当月面着陆器在月面上空减速竖直下降时,发动机必须向下喷气,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此时以着陆器为参照物,月面向(选填“上”或“下”)运动;月面昼夜温差高达310℃,月面的砂石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 17、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任务中使用的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计划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在发射“梦舟”载人飞船时,使用液氢做燃料因它具有较大的;飞船关闭发动机在环绕月球飞行的过程中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的合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零。
  • 18、在图甲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两只电压表指针均为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1:5 B、加在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1 C、R1R2功率之比为4:1 D、R1R2阻值之比为1:4
  • 19、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先安装A B、除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天平 C、加热过程中若出现图乙情形,此时水吸热但温度不变 D、加热过程中若出现图丙情形,表明此时水已沸腾
  • 20、在如图所示的四个通电螺线管中,能正确地表示通电螺线管磁极极性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246 247 248 249 2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