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1)、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中填入电池和电流表的符号,使电路成为并联电路,且电流方向符合图中箭头所示:
    (2)、请按照图乙所示的电路图把图甲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3)、根据下列实物电路在虚线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 2、坐进新汽车里,我们常常会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于各种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这是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大的特性,若汽车的水箱中的水温度由20℃升高到 70C,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6J,则水箱中水的质量是 kg。[已知 c4=4.2×103)/kgC]
  • 3、2023年10月24日4时0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如右图所示,随后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某些火箭助推器 采用液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它的大;完全燃烧 10t液氢放出的热量是J(q氢=1.4×109J/ kg), 在液氢燃烧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左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图。把推杆迅速推入套筒,推杆前端的艾绒立刻燃烧起来,这是通过的方式使简内空气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艾绒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第1空和第3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 5、小明用充电宝给手机电池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选填“用电器”或“电源”),充电宝上有三个接口(如图所示),可同时给三部手机充电,这三个接口之间是(选填“串联”或“并联”):小明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悬在另一只气球的上空(如图所示),这是因为摩擦后的两个气球带上(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 6、《天工开物》记载“凡河滨有制简车者,堰陂蹄流,绕于车下,涨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如图甲,图乙为简车简化图。其工作原理可理解为把流水的能转化为能。简车“昼夜不息”,(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它就是永动机。

  • 7、如图所示是氦的原子模型示意图,原子核是 , 带负电的是(前两空选填“A°或“B”);8结构中不带电的粒子叫

  • 8、利用如图甲所示,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和烧杯分别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水的比热容 ck=4.2×103J/kg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探究,应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体积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利用图乙中图像的数据,可计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2.8×103J/kgC C、比较第2min和第3min的吸热情况,在第2min时a吸收的热量比b多 D、吸热能力较强的是a,a是水,它更适合作冷却剂
  • 9、已知一小灯泡单独接在两节干电池的电路中时,通过的电流约为1A,若小明要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流,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接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如图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上远离橡胶棒。手持玻璃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向玻璃棒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橡胶棒因为失去电子带负电 B、橡胶棒与毛皮带等量的电荷 C、摩擦过橡胶棒的毛皮带负电 D、玻璃棒一定带正电
  • 1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如图所示,刚把艾草挂在门口,不一会儿整个屋子都能闻到艾草的清香,这一现象说明阝(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同学们玩捉迷藏听声音时(如图甲),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也就是“音色差”。

    (1)、说话时发出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并通过将声音传播出去,图甲中蒙住双眼的同学能辨别周围其他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响度/音调/音色);
    (2)、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
    (3)、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①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②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③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4)、如图丙,若某人两耳间的距离是0.204m,声速为340m/s,人沿虚线箭头方向向后转动,使声源到O点连线和两耳连线夹角α从0°增大到180°则人双耳听到声音的时间差△t最大值是s。
  • 13、以下是关于声现象的各种情景和研究,请完成填空:

    (1)、甲图,钢尺振动频率越高,越高;乙图,鼓面的越大,纸屑跳动越高,发出声音的越大,这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丙图,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的音调(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选填“逐渐变大”“不变”或“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可知;丁图为相同时间内的波形,这两次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不同。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戊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 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保持纸筒A和纸筒B 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较强

    几乎听不到

    ①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择表中的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 14、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如图所示,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处海水的深度为m;
    (2)、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Hz;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的深度,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3)、利用超声波测量海底深度时,机器发出的超声波(选填“会或“不会”)对船上的工作人员带来噪声危害,理由是 
    (4)、利用超声波的反射(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太空测距,理由是
  • 15、学生如何买一辆大小合适的自行车呢?自行车有24英寸的,也有26英寸的,还有28英寸的。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如果自己身体又瘦又矮的话,买个大的车腿都够不到脚蹬子,就买一辆24英寸的就可以。自行车的型号是按车轮直径的尺寸命名的,如“24”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24英寸, 1英寸=2.45cm。
    (1)、“24”型号车轮的直径是  cm。
    (2)、给你一把量程为2m的卷尺和一辆“24”型自行车,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案测量学校跑道的长度,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并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你测得的物理量:

    ①用卷尺测出直径D,算出车轮的周长为

    ②用红布条在自行车车轮上做一个记号(或用气门芯做记号),让记号与跑道的起点重合,推着自行车沿跑道移动一圈,记下

    ③跑道长度的表达式为:(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6、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1.02

    C

    100

    0.76

    D

    尼龙

     

    0.76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填字母)的琴弦进行实验。
    (2)、用编号为A、C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3)、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表中应该填上所缺的数据是
    (4)、此实验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 17、小明荡秋千时,发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他用小球代替秋千探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装置如图所示。在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他先测量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再据此计算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你解答:

    实验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的距离(摆长)/m

    小球的质量/g

    小球往返摆

    动20次的时间/s

    小球往返摆

    动1次的时间/s

    1

    0.7

    20

    33.2

    1.7

    2

    1.0

    20

    39.7

    2.0

    3

    1.0

    30

    39.8

    2.0

    4

    1.3

    20

    45.3

    2.3

    (1)、为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卷尺、
    (2)、比较(填序号)两次实验,可以探究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与小球质量的关系;比较1、2、4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小球的相同时,摆长越小球往返摆动1次的时间越长。
    (3)、根据实验结论,若某秋千往返摆动得过慢,可以通过的办法来改善。
    (4)、小明先测出小球往返摆20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其目的是
  • 18、
    (1)、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a测量的结果是cm,a尺的分度值是 cm;b测量的结果是 cm,尺测量较准确。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

    (3)、小明用秒表测量同学跑1000米所用时间如图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4)、小明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测出四次读数分别是26.03cm、26.01cm、26.00cm、26.02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c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19、如图甲所示,手机防窥膜采用了超细百叶窗光学技术。手机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的效果如图乙所示,只允许一定角度的光透过,而两侧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内容,是由于光的;该防窥膜贴在手机屏幕上时,(选填“能”或“不能”)防止正上方的窥视。为了让防窥效果更好(缩小可视范围),可以适当地(选填“增大”或“减小”)超细百叶窗的间距。

  • 20、如图甲是某街道上的噪声监测装置的显示屏,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填声音的特性),图乙中(选填“A”或“B”)可以大致反映这种声音的波形;图丙是马路上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该措施是从(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