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辆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脚隧道口360m的A处鸣笛,经过2s后在B处听到回声。若汽车长度忽略不计,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2)、汽车行驶的速度。(3)、听到回声后,汽车行驶到隧道口还需要多长时间。 -
2、深中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主线长24km,其中海底隧道部分长6800m,主线限速为100km/h,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深中通道全程需要多少时间?(2)、若一辆汽车通过海底隧道耗时4min,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3)、一车队以82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通道主线,所用时间为0.3h,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m? -
3、在学习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如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①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小明选择编号A、C是为了验证猜想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数据;(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时,为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4)、实验中,上半程sAB的平均速度为vAB , 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为vBC , 则vBC (填“>”或“<”、“=”)vAB。(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
5、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1)、本实验中听到的声音是____ (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填“A”或“B”)。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钢尺振动得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3)、实验时,如保持钢尺伸出桌面长度不变,改变钢尺振动幅度,是为了探究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
6、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成功闯入决赛,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位闯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他这次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为m/s(计算结果保留整数)。日常生活中,他经常以5min的配速(每公里所需时间)匀速跑动2小时,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km路程。

-
7、如图所示,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闪亮一次,照出的甲、乙两个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则乙物体 (选填“一定不”“不一定”“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v甲:v乙=。

-
8、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那么发声体是 , 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逐渐(选填“变高”或“变低”).

-
9、如图所示的风铃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此声音是由风铃产生的,人耳听到的风铃声是通过传播的.

-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鸟声”靠音调区分 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怕得鱼惊”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C、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 D、诗句“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笛声”是靠空气传播进入人耳的
-
11、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雨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雨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
12、小明利用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57cm、2.36cm,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5cm B、2.357cm C、2.36cm D、2.4cm
-
13、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将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C、响度是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D、音调是否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中外对电现象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现代科学发现: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就是摩擦起电的原因。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以下物质按照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进行了由弱到强的排序:兔毛-玻璃-羊毛-丝绸-铝-木-硬橡胶-硫磺-人造丝……。顺序表中任意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排在前面的物质带正电,排在后面的物质带负电;两物质次序相隔越多,起电的效果就越好。
接触起电:将一带电体与一不带电体接触时,就会有一部分电子或从带电体跑到非带电体上,或从非带电体跑到带电体上,使原来不带电体上带上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
(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的“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就是摩擦起电:若用兔毛与铝条相互摩擦而带电,将带正电:(2)、图(a)中,此时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碰触B 的右端,电子将从大地通过人体跑到物体B上,这说明人体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此过程中通过人体的电流方向是(选填“从大地到物体B”或“从物体B到大地”);
(3)、如图(b)是在科技馆看到的静电游戏“怒发冲冠”,这是因为通过摩擦起电,电荷通过人体传到头发上,由于而使头发竖起来。(4)、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短文中:“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解释其中一条即可) -
15、(1)、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内能,完全燃烧0.5kg的汽油能够获得 J的能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如图甲中表示的是 冲程。
(2)、汽车发动机的汽缸体和汽缸盖的内外壳间有个“水套”,冷却液在其间循环,以防止汽车发动机过热。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这是因为水的;
②在汽车开始行驶的一段时间内,冷却液温度逐渐升高,它的内能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冷却液的内能。
(3)、小明同学阅读了某牌号汽车发动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图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表,根据给出的信息,该内燃机的效率为。 -
16、2024年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火箭发射成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物理跨学科实践课上,一学习小组开展了“设计火箭发射系统”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组同学实践的大致过程。
【项目分解】
①制作简易火箭;②改进并优化火箭发射系统
【项目设计与实施】
(1)、结构及原理:为探究火箭发射原理,同学们先进行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在试管内装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后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橡胶塞喷出,该过程与内燃机的冲程原理相似。由此,学习小组用可乐瓶制作了水火箭,安装好的水火箭如图乙所示。方案评估:升空距离比较短,不能实现自动定时发射。
(2)、设计改进:用燃料燃烧获得能量,查阅资料获知一些燃料的热值,如表格所示,则优先选择做火箭的燃料,因为当质量相同时完全燃烧该燃料放出的热量更多。重新制作了火箭,饮料瓶剪掉底,用纸壳做支架制成箭体,如图丙所示。
燃料
酒精
煤油
柴油
热值
3×107J/ kg
4.6×107J/ kg
4.3×107J/ kg
(3)、优化火箭发射系统: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考虑到直接用打火器点燃料有些危险,于是设计了如图丁的电路,当起爆器有电流通过时能实现自动点火。在起爆器点火前,电路中的开关S应(选填“闭合“或“断开”),目的是使起爆器处于(选填“短”或“断”)路的状态。
(4)、【项目拓展】经查阅资料,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若完全燃烧0.5kg液态氢燃料,可放出热量J,若这些热量有84%被质量为I1×103kg的水吸收后水未沸腾, 水的温度能够上升℃。(q氢=1.4×108J/ kg,
-
17、初秋天时节,乐乐与家人在新城公园围炉煮茶。如图是烧水用的卡式炉,卡式炉的气罐内装有可燃性气体丁烷,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0.5kg、温度为 的水烧开,共消耗了质量为 的丁烷。(已知水的比热容( 丁烷热值 求:
(1)、水吸收的热量:(2)、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卡式炉的热效率。 -
18、如图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 100℃消耗了100g木炭,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当地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完全用来加热煤油,可以使多少千克煤油温度升高30℃?(3)、如果提供: 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可以使初温40℃的1kg水升温到多少摄氏度? -
19、在练习使用电流表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联,此时灯L1与灯L2为联;(2)、小邓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则电流表测的是灯的电流。合上开关后,如果电流表的示数图乙所示,则读数是A:(3)、同桌小刘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丙所示,原因是; -
2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某学习小组同学做的几个探究性小实验,请回答:
(1)、甲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后的现象如图甲所示,该现象表明:(2)、乙图:用手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到硝化棉燃烧,简内空气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丙图: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时,稍稍用力向上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说明:(4)、丁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原因是 , 此时瞬间电流的方向是(选填“橡胶棒到金属球”或“金属球到橡胶棒”)。(5)、戊图: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鉴别导体与绝缘体,在金属夹A、B之间分别接入①硬币、②铅笔芯、③橡皮、④塑料尺等物体,闭合开关后,在A、B间接入(选填序号)时小灯泡能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