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固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a可能是冰 B、固体a、b都是晶体 C、固体b的熔点比a低 D、固体a熔化持续了6min
  • 2、“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沸点应该是100℃,所以水始终没有沸腾 B、0~10min内水没有汽化,10min后水开始汽化 C、10~15min内水的温度不变,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 3、寒冷的冬天,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们总能看到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雾蒙蒙的“水汽”,关于这层水汽的形成以及所处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液化现象,位于玻璃内侧 B、属于凝华现象,位于玻璃外侧 C、属于汽化现象,位于玻璃内侧 D、属于液化现象,位于玻璃外侧
  • 4、如图所示,工艺师把熔融的玻璃吹拉成漂亮的工艺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是晶体 B、玻璃发生了熔化和凝华现象 C、玻璃熔化时需要吸热 D、玻璃熔化时温度不变
  • 5、用实验室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顺序为(  )

    ①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视线与液柱顶端液面相平

    ②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且不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

    ③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

    ④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00K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70℃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K
  • 7、在“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L1、L2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L1 , L2仍然都不亮,再按一下灯泡L2 , 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  )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L1短路 D、L2与灯座接触不良
    (3)、小莉又想研究“在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是否会影响它的控制作用”,于是她找来了器材并按如图2所示电路连接实物进行实验。

    ①把开关只连在a处时,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选填“L1”“L2”或L1和L2”)。

    ②把开关只连在b处时,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L1 , 把开关再只连接在c处,闭合、断开开关,发现它可以控制(选填“L1”“L2”或L1和L2”)。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 8、如图所示,在试管里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1)、实验时燃料燃烧放出热量,通过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水沸腾后由于汽化形成大量的水蒸气,此过程的实质是能量的
    (2)、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塞子被冲出去,试管口出现白雾,这是因为管内的水蒸气对外做功,将它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3)、通过此实验可知:利用内能可以
  • 9、某天然气热水炉烧0.05m3天然气,使常温下5kg的水温度升高了40 ,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该热水炉的效率为。[已知天然气的热值4×107J/m3 ,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10、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闭合S1 , 两灯串联

    ②只闭合S2 , 两灯串联

    ③同时闭合S2、S3 , 两灯并联

    ④同时闭合S1、S3 , 两灯并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1、关于电源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是由大量电荷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 B、电路中有电源,就一定会有电流 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 12、如图所示,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金属球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箔张开说明带上了同种电荷 B、金属箔上带的电荷不一定与带电体相同 C、验电器不能检验出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D、验电器能粗略反映带电体电荷量的多少
  • 13、将一个导体与原来带正电的验电器的小球接触,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先变小再变大,这说明(  )
    A、导体一定带负电 B、导体一定带正电 C、导体一定不带电 D、导体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 14、轻质泡沫小球A、B与橡胶棒C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C带负电。可以判定(  )

    A、A带正电 B、B可能不带电 C、B带正电 D、A可能不带电
  • 15、如图所示是智能纸巾盒,闭合开关S1 , 电源指示灯L亮,然后手进入感应区时开关S2闭合,电动机M转动送纸;断开开关S1 , 手进入感应区时电动机M不能转动送纸。如图所示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 16、如图甲所示,小车A和小车B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A向右运动,小车B向左运动。如图乙是小车A和小车B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坐标图,从开始计时到第15s两车正好相遇。求:

    (1)、小车B在前10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小车A和小车B在开始计时的时候相距多远;
    (3)、如果丙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每条车道宽3.5m。一辆长5m、宽2.1m的小车C(小车可看成一个长方体)以5m/s的速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在右侧车道的正中间。此时,一行人突然从图中E点横穿马路,人与小车在东西方向的距离为s3=25m。为了能够安全通过,行人速度的范围是多少。(不考虑小车车速和方向变化,以及制动情况)
  • 17、小华从烟台出发去杭州旅游,所乘坐的高铁时刻表(时间为一天内的时间)如表所示,求: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1

    烟台

    始发站

    8:30

    0

    2

    济南东

    10:21

    10:26

    456

    3

    徐州

    11:30

    11:35

    648

    4

    杭州

    14:09

    终点站

    998

    (1)、烟台到徐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当高铁以此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为1500m的隧道时,他测出高铁完全在隧道的时间为20s。 则该高铁的长度是多长?
  • 1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

    (1)、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太短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写出一种合理方法即可);
    (2)、若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终点C时未及时停止计时,则所测AC段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3)、小华改用如图乙所示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用计算机绘制出如图丙所示小车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小车在斜面上做(选填“匀速”或“加速”)运动,小车在斜面上运动3s的平均速度为m/s。
  • 19、如图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依据照片所示的情景回答下面问题:

    (1)、甲船的运动方向是(选填“向左”或“向右”)的,其运动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风速。
    (2)、若以甲船为参照物,则乙船是(选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的。
  • 20、小毛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器材调整完好后,小毛用抽气筒有效地逐渐向外抽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小毛会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毛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毛将(选填“完全不能听到”或“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接下来他应该进行合理的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