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多地防疫站用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喷洒消毒液,消毒车匀速前进喷洒过程中,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消毒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开消毒车的司机为参照物,消毒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消毒车在2分钟内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600m,则消毒车的速度是

  • 2、亲爱的同学,经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你对物理的学习方法一定有了认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一支新签字笔的长度大约为1.66。(以上两空均填合适的物理量单位符号)每次只让一个因素改变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叫做
  • 3、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可靠的比较;测量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测量工具的决定的,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有关。
  • 4、2025年1月,中国开始建造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阿秒(符号as),等于10-18s,是人类目前能够掌握的最短时间尺度。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选填单位km/h或m/s),1as内光行进的路程为m、合nm。阿秒激光设施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
  •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从第4s到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 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的运动是以帆船为参照物 B、“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流水 C、“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没有发生变化 D、“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诗人骑马观景,诗人相对于景物静止
  • 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4.34cm、14.35cm、14.35cm、14.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4.35cm B、14.34cm C、14.45cm D、14.36cm
  • 8、小强在阳朔的遇龙河漂流时,发现自己静止而河岸向后退,则小强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和小强并排坐的小天 B、山上的树木 C、河岸 D、岸边的路标
  • 9、如图所示是对测量物体长度时使用刻度尺的几种情况分析,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B、乙图:刻度尺没有放正 C、丙图: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面垂直 D、丁图:物体边缘没有对齐零刻度
  • 10、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600mm B、黑板长2.5庹(tuǒ),约900cm C、教室长15步,约30m D、文具盒宽4指,约5mm
  • 11、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长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加适当的配重,并将这一端密封起来,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水中,如图甲所示。设吸管的横截面积为S,测出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 , 则此时吸管受的浮力F=(用水的密度ρgSH表示);

    (2)将吸管漂浮在其它液体中,则由于液体密度的不同导致浸入的深度不同,因此,根据浸入深度可测液体密度;

    (3)将(1)的吸管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吸管浸入液体的深度为h , 则h=(用ρρH表示);

    (4)根据上述分析,简易密度计上的刻度分布是(选填“均匀”“不均匀”)的;

    (5)小华利用不同吸管成功自制了几支密度计,其中精确度最高的密度计是

    A.长度最长的       B.浸入水中的深度最深的       C.质量最小的

  • 12、小明看中甲、乙两款球鞋,他各取其中一只测量重力。

    (1)、两次测量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如图丙所示),则每只鞋的重力为N;
    (2)、小明用重新调零的测力计在水平地面上拉甲款鞋,以0.2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当他用相同的方法再把甲款鞋以0.4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3)、在相同的地面上,他再用测力计拉乙款鞋以0.2m/s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比较上述系列实验,小明想选鞋底粗糙程度更大的球鞋,则应选款球鞋。
  • 13、在物理兴趣活动中,小组的同学们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讨论后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选取一金属块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同一液体中,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分析比较图中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同一液体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分析比较图中A、C、E三次实验可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有关;
    (4)、分析实验中的信息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 盐水的密度为kg/m3。(g10N/kgρ=1.0×103kg/m3
  • 14、
    (1)、图甲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后拍摄的影像。火星上也有重力,请在图乙中画出“祝融号”(用小方块表示)还在斜面轨道上匀速下行时斜面对物体施加的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一个烧杯里,漂浮着一只小黄鸭,请画出小黄鸭受到的浮力F 和烧杯对桌面的压力F

    (3)、如图甲所示是一种下开式窗户,图乙是简化后的示意图,其中B为转动轴,O为窗扇的重心。画出窗扇向外推开时其重力G的力臂L和作用在A点所用最小力F的示意图。

  • 15、用如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N , 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选填“A”或“B”),动滑轮重为N , 机械效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 16、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成功对接空间站,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飞船在火箭的推动下,加速飞离地球的过程中(忽略燃料的消耗),飞船的质量 , 动能 , 机械能。(三个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捣米用的住舂,它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用脚将住舂较短的一端踩下,即可使住舂较长的、带有锤头的另一端高高抬起,松开脚后,锤头落下打击谷米等物。下列工具所属杠杆类型与图中住舂相同的是(  )

       

    A、瓶盖起子 B、筷子 C、核桃夹 D、钢丝钳
  • 1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进入百姓家庭,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汽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请你解答:
    (1)、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将(填“升高”、“不变”、“降低”);
    (2)、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通常在发动机外装有水套,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的主要原因是
    (3)、汽车在爬坡时,驾驶员的操作总是加大油门同时将变速器换为低档。加大油门是使发动机发挥最大的功率,换为低档是为了减慢车速。那么,在爬坡时减慢车速的目的是为了增大
  • 19、中国航天历经数十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0年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再到2022年天宫空间站的全面建成。

    【1】航天员失重

    航天员在空间站所处的环境通常被称为微重力环境,其感受到的等效重力约为地球表面重力的百万分之一,几乎等同于失重状态。

    【2】水下模拟失重训练

    为了使航天员掌握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复杂操作的技能,尤其针对舱外活动和空间站维护任务。中国航天员中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中性浮力实验室以高度模拟太空失重环境,天宫空间站出舱任务均在此模拟。为什么中性浮力水槽可以模拟太空失重?你知道它工作的原理吗?

    航天员穿上特制训练服(内部充气,气压为2×105Pa),训练服外部挂有一些小铅块(配重)。让航天员在水里悬浮着如图甲所示。这种状态就非常像在太空里那种“轻飘飘”的失重感觉!航天员在中性浮力水槽训练时,通过调节配重、调节气囊体积等方法调节浮力从而实现动态悬浮。往训练服充气,就是在地球上“复刻”太空航天服的僵硬感和操作难度,让航天员练出“隔着手套也能绣花”的超级本领!

    (1)、穿着训练服总质量为200kg的航天员,在水中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为m3
    (2)、训练服内充入的气体对宇航服的压力为N。(宇航服与气体接触面积为4m2
    (3)、训练服外部挂的小铅块所受浮力其所受重力。
    (4)、航天员训练时从水底的工具箱中拿起一个工具,托在手中,他受到工具向下的压力为5N,为了保持悬浮状态,应取下N的配重铅块。(g取10N/kg,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 铅的密度取11×103kg/m3

    【3】水下机械臂

    在这个大水槽里,还有个厉害的家伙一一水下机械臂!它能像人的手臂一样弯曲、旋转。机械臂能带着航天员在水池里“飞来飞去”,或者稳稳地停在某个位置,让航天员专心修理“空间站”模型上的零件。我们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外面就有真实的机械臂!航天员在太空出舱工作时,经常需要和它配合。

    (5)、机械臂在工作时的简化原理图如图乙,F1为动力,F2为阻力,它相当于一个杠杆,为了省力,可以将动力F1绕其作用点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4】意义

    水槽虽无法完全复制太空环境(例如:存在水的阻力),但仍是目前最逼近真实舱外作业的综合训练手段,直接关乎航天员生命安全与任务成败。

  • 2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A的像,当看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B重合时,就认为找到了像的位置,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三个选项相同的是

    A、我们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看不到但实际存在的磁场

    B、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通过U形压强计中两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反映

    C、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可以用这个力替换那两个力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