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斜面长为1m、高为0.5m,现将重为20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F为15N,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B、有用功为10J C、拉力所做的功为15J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6.7%
-
2、杆秤是我国古代对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小华用硬杆自制了一个杆秤,杆的粗细不均匀,将提纽固定在O点,提起提纽,托盘中不放重物,将秤砣移至O点左侧的B点,秤杆可以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已知提纽与托盘间距离OA=10cm,OB=2cm,秤砣质量m=0.5kg。关于该杆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秤的零刻线在O点 B、因杆粗细不均匀,所以秤的刻线分布也不均匀 C、秤的2kg刻度线在O点右侧C处,OC=38cm D、称量物体质量时,若杆秤右端上扬,可将秤砣向左侧适当移动
-
3、在“神舟”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的过程中,返回舱(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
4、送水员的日常工作中处处涉及着物理知识,送水员驾驶机动三轮车送水,行驶至上坡路段时,送水员会将车由高速挡调至低速挡,其原因是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一定时,可以( )A、增大车的牵引力 B、减少上坡时间 C、增加车的重力做功 D、提高车的机械效率
-
5、下列能直观说明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是( )A、石块落在水中会下沉 B、风将树叶从树枝上吹落 C、桥墩在水中“稳如泰山” D、在水中加盐后,原本沉底的鸡蛋上浮
-
6、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带吸管的无盖水杯,杯中装入适量的水( )A、从吸管吸一口水,放下杯子,静置后,杯中水面更高 B、从吸管吸一口水,放下杯子,静置后,吸管中水面更高 C、往杯中加入水,静置后,杯中水面更高 D、往杯中加入水,静置后,杯和吸管中水面一样高
-
7、取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长方体1块、2块、3块分别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块的长度约为砖块厚度的4倍,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 , 则( )A、pa=pc>pb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
8、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用真空采血管抽血,血液流入管中时,管内气压高于人体血压 B、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C、丙图中用吸管吸饮料时需要用力吸,说明人的吸力改变了大气压强 D、丁图中锅炉和外面的水位计组成了连通器
-
9、 “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四个情境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减速运动 C、足球与门框撞击变扁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
10、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m,作用在钢丝绳上的拉力为400N。问:(1)、拉力F的功率;(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3)、滑轮组对货物所做的有用功。
-
1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实验前把杠杆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位置,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达到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调节;(2)、实验时,小明在杠杆左侧A位置(左边位置第四格)先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则在右侧B位置(右边位置第三格)应挂 个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的位置和个数,重复实验,得到三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3)、如图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现将弹簧测力计从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某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制了测量液体密度的杠杆密度计,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液体密度的数值,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结构如图丁所示。所用器材:轻质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两种规格的空桶(100mL和200mL)、质量为m的物体A、细线。设计过程如下:
①将杠杆在O点悬挂起来,空桶悬挂在B点,质量为m的物体A悬挂在C点时,杠杆水平平衡。测出B点到O点的距离为L,C点到O点的距离为L0;
②在B点的空桶内注满待测液体,空桶容积为V,移动物体A至C1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C1点到O点的距离为L1 , C1点表示的液体密度值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③自制的杠杆密度计的刻度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④要使制作的杠杆密度计测量精度更高一些,应选择 规格的空桶(选填“100mL”或“200mL”)。
-
12、如图,小红设计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填字母);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在实验时,若图乙中溢水杯中的水面在放入小球前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则 (选填“会”或“不会”)对实验结论造成影响;(4)、若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则小球在酒精中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更(ρ水=1.0×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
13、小明发现力学中有很多相似实验,他找了如下器材:①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带斜面);②刻度尺;③弹簧测力计;④小车;⑤木块;⑥毛巾;⑦棉布;⑧钩码。(1)、他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的相同,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实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速度减小得越 , 小车运动距离越远;(2)、在丙图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只需要再选择序号⑤的器材就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的关系;若实验中由于木板较短,木块碰后滑出木板,如何保证碰后木块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下列方法一定不可行的是(选填序号);
A.降低小车开始在斜面上的高度
B.在斜面上辅上一块毛巾
C.增大小车的质量
D.在木块上放两个钩码
(3)、若他选择了序号①、③、⑤、⑧的器材是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大小的关系”。 -
14、小东利用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塑料水桶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1)、实验前小东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他用手指轻轻按压探头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中相平的液面出现 , 说明该装置不漏气;(2)、小东想探究液体内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他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某一深度,改变 , 观察到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不变;(3)、小东将探头先后放入圆柱形塑料水桶中的A、B两位置,A、B到水面的距离不同,实验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得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4)、小东继续进行探究,丙、丁两完全相同的容器,丙容器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丁容器中装入密度为ρB的液体,两容器内液体的体积相同。现有两个调节好的完全相同的微小压强计,并将两探头分别放入液体中,实验现象如图丙、丁所示。通过观察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
-
1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如图甲,小华使系于小车两对边的线分别挂在左右支架的滑轮上,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2)、当小车平衡时,小华将小车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部分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方案。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案中方案更合理。原因是:该设计较好地减小了对实验的影响。(4)、小刚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这三种实验方案中(选填“甲”“乙”或“丙”)的方案最好。(5)、若小刚用剪刀从处于平衡状态的小卡片中间剪开时,发现小卡片分开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选填“同一”或“不同”)物体上才能平衡。
-
16、 2024年国际举联举重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选手刘焕华挺举第三把成功举起232公斤,斩获挺举及总成绩金牌,并打破该级别世界纪录。他上场前给手上涂镁粉是通过来增大摩擦力。若他将杠铃举起的高度为2米,则此过程中他对杠铃做的功为 J。(g取10N/kg)
-
17、2024年3月20日,“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从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中继星随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中继星的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火箭为参照物,中继星是 的。
-
18、如图所示,两瓶完全相同饮料瓶,分别正立和倒立在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 p乙 , 饮料对底和盖的压强p'甲 p'乙。
-
19、校园里拐角处常常刮起小旋风,旋风旋涡中心气流的速度 (选填“大”或“小”),旋涡内部气体压强 , 容易把地面上的纸屑“吸”向空中。
-
20、如图所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它是利用所受浮力重力的原理漂浮在海面上,由此可知福建舰的重力可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