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 B、小球的质量不小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 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1N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常见的车辆能源类型有汽油、柴油、油电混动、纯电动等。目前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约为26亿辆,传统燃油车仍然占据大部分市场,但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显著提升。
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通过燃料在汽缸内燃烧,向车轮输出能量。
油电混动汽车全力加速时,内燃机、蓄电池可以同时向车轮输出能量;当车辆快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只有内燃机工作,既向车轮输出能量,又给蓄电池充电,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利用率指有效利用能量占全部能量的百分比)。某次测试人员驾驶一辆传统燃油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h,消耗燃油10kg,行驶时汽车所受阻力为1400N。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蓄电池提供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车辆。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一般分为慢充、快充和换电,利用快速充电桩可以在1小时左右将一部家用小轿车的电从零充到满。
(1)、一传统燃油车的内燃机是一台四冲程汽油机,如题图所示是汽油机的冲程;若飞轮转速是3000r/min,则每秒对外做功次;(2)、新能源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可将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减速时又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给电池充电,该过程(选填“符合”或“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新能源车不断的技术升级后(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成为永动车。(3)、快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让车轮停止转动是通过来增大刹车片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4)、该传统燃油车测试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为;(燃油热值) -
3、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灭火机“鲲龙”号在进行低空投水表演,若航行1200s , 飞机消耗航空燃油900kg , 发动机的平均功率为 , 航空燃油的热值为。求:
(1)、消耗的航空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发动机所做的功;(3)、发动机的效率。 -
4、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分别给质量都为1kg的水和某种液体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如右表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求:
加热时间(分)
0
1
2
水的温度(℃)
20
26
32
某液体的温度(℃)
20
32
44
(1)、水加热两分钟吸收的热量,(2)、某液体的比热容。 -
5、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甲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选填“蓬松”或“紧密”);塑料细丝间带(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首先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带电棒相互靠近,如图所示,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 , 相互吸引的是图(以上两空分别从“乙”、“丙”、“丁”图中选择);
(3)、三个悬挂的轻质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戊所示,若C带正电,则A带 , B带(以上两空选填“正电”“负电”“可能不带电”)。 -
6、在学习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时,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观察撤去玻璃板后的现象,发现在太阳光下实验时,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变得均匀了,而在阴凉处实验时颜色变化就慢得多,说明:温度越高,;接着将两瓶气体互换位置重新实验,发现两瓶气体的颜色也能变均匀,该现象(选填“能”或“不能”)表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如图乙向下压缩气体时,气体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小”),这是通过改变内能。(3)、如图丙所示,打气后瓶塞跳出,此过程发生的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 -
7、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本实验需要用到(测量工具),目的是取(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相同的水和煤油。(2)、如图乙,如果要使水和煤油都升高到98℃,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3)、根据实验数据,(填“水”或“煤油”)更适合作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 -
8、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根据以下的事实或推论,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由①事实,可以得到③推论 B、由②事实,可以得到④推论
C、由③事实,可以得到①推论 D、由④事实,可以得到②推论 -
9、毛皮与硅胶管均不带电,小叶戴着绝缘手套用毛皮摩擦硅胶管后,小叶对硅胶管的带电情况十分好奇。下列操作以及现象中,既证明硅胶管带电,也证明摩擦过程中硅胶管带电性质的是( )A、
B、
C、
D、
-
10、如图所示,小朋友玩滑梯时,头发一根根竖了起来,出现了“怒发冲冠”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怒发冲冠”现象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B、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导致小朋友头发竖了起来
C、小朋友从滑梯上下滑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人的身体与滑梯摩擦时创造了电荷,导致身体带电 -
11、1kg、20℃的水吸收的热量后[],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①80℃,②100℃,③120℃,④130℃A、1 B、2 C、3 D、4
-
12、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 )
①
钻木取火 ②
水蒸气顶开活塞③
热机压缩冲程 ④
煤气炉灶烧水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3、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他们互相转化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能一定守恒 B、能量转化过程中,效率可能为100%
C、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总和一定守恒 D、由于能量守恒,所以不会有能源危机 -
14、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说明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
C、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带异种电荷的物体能够相互吸引,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15、小梅从比热容表中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
冰
酒精
沙石
煤油
铝
水银
铜
A、100g水用去一半后,其比热容变为 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其比热容不变
C、夏天阳光照在海上,因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海边气温变化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比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
16、下列机械不能省力的是(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轮轴
D、
斜面
-
17、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纸飞机离手后,如果一切外力消失,纸飞机将保持静止
B、如图乙所示,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消失,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如图丙所示,跳水运动员起跳时,使跳板弯曲的力是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
D、如图丁所示,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
18、2025年的中国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以下关于春节活动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火煮饺子,饺子煮熟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饺子的重力小于浮力
B、用浆糊贴春联,是利用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C、清洁扫尘时,灰尘飞舞说明分子在运动
D、舞龙舞狮表演时,表演者在腾空表演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
19、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如图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请你从图中所给信息来回答下列问题。
(1)、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2)、宇航员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A、
B、
C、
D、
(4)、大象与猫之间是否能完成语言沟通吗?(选填“能”或“不能”);(5)、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6)、如果有地震发生,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是大象,还是猫?(选填“大象”或“猫”)。 -
20、如图甲所示是公园里两个绳长不同的秋千,小圳荡秋千时发现这两个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不同。小圳猜想:秋千往返一次的时间是否与绳长有关?
(1)、【证据】小圳用细线系上一个小球模拟秋千,图乙,悬点O到小球重心距离简称摆长,每次让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改变摆长进行探究,记录结果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摆长L/cm
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t总/s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t/s
1
60.0
15.8
1.58
2
80.0
18.1
1.81
3
100.0
20.0
2.00
【解释】同一小球由静止释放,且保持释放时悬线和竖直方向的不变,摆长越长,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选填“长”或“短”),由此可知,秋千未坐人时(如图甲所示)往返一次的时间与绳长有关。
(2)、【交流】该探究所需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秒表和;
(3)、小圳发现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不易测准,于是他测出小球往返摆动十次的总时间,再算出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①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
②如丙图所示一条纸带厚薄均匀,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4)、小圳联想到杂技演员荡秋千,有时站着,有时坐着,由此猜想,演员改变重心的位置相当于改变了摆长,该演员在秋千上从同一起点由静止往下荡时,坐着比站着往返一次的时间更(选填“长”或“短”)。温馨提示:杂技动作,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