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海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连入如图所示电路的M、N之间,实验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
A
镍铬合金
0.8
0.5
B
锰铜
0.8
1
C
锰铜
0.8
0.5
D
锰铜
1.2
0.5
(1)、小海所做的两组实验是要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是否有关;(2)、小海所做的B、C两组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可分析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 -
2、水果含有果酸,在水果中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电压表测量自制的柠檬水果电池两端电压的实验装置,其中他用电压表的“”接线柱通过导线接铜片,“”接线柱通过导线接铁片,完成连接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相当于该水果电池的(选填“正”或“负”)极;(2)、铜片与电压表之间的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选填“电压表到铜片”“铜片到电压表”);(3)、小明用锌片替换铁片做水果电池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之间的距离、极板与水果的接触面积不变,再次测量水果电池两端的电压,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更大。请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写出他所探究的问题:。 -
3、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并在图中对应的灯泡附近标出和 , 标出对应的电流表、。若电源两端电压为3V,电流表示数为0.5A,电流表示数为0.3A,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

-
4、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头发上多次梳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一些碎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的性质,经检验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带负电,说明在摩擦过程中,塑料梳子(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
5、图甲所示为某电子台秤的简化电路图,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秤盘中放有物体时,秤盘向下移动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电源两端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经过多次实验测量,绘出电阻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与台秤盘中物体质量m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Ⅰ与电阻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的阻值为100Ω B、当盘中不放物体时,电阻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为100Ω C、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04A时,盘中物体的质量是400g D、当盘中物体的质量为1kg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06A -
6、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3倍,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 B、电阻不变,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 C、电流不变,电阻增大到原来的3倍 D、电阻和电流都增大到原来的3倍
-
7、甲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乙图所示,则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1.7 V 6.8 V B、6.8 V 1.7 V C、1.7 V 5 V D、8.5 V 1.7 V -
8、在图甲、乙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闭合,各灯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电流在通过灯和灯的过程中,电流逐渐减小 B、甲图中,若灯和灯的亮度不同,则通过二者的电流也不相同 C、乙图中,灯和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乙图中,通过灯和灯的电流不可能相同 -
9、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电压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
10、沸腾过程中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球.
-
11、小军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600N的货物匀速提高10m,所用的拉力为400N,则此时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2、两个平面镜垂直放置如图所示,试证明:以任意角度斜射到某平面镜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最后的反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提示:先作图后证明。)

-
13、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21s,该运动员的实际成绩是多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提示:计算时间时,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
-
14、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入射角
折射角
-
15、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选填(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
16、小霞同学听老师讲了“伽利略观察教堂吊灯”的故事后,她猜想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摆的质量m,摆的长度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于是她在一根长绳的一端系一个小螺帽做成了一个摆,如图所示.

(1)为了探究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的长度是否有关,她应该控制摆的幅度s和摆的不变,只改变摆的 .
(2)上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推理法
(3)小霞同学发现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比较短, 难以测准.为了减小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
-
17、把一条粗细均匀的长金属管截成长度不等的四段,然后把这四段金属管由长到短依次排列悬挂起来,如图所示,若用锤子分别敲击四段金属管时,它们都会发出声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听见的声音不是由空气传播的 B、声音的音调不同 C、最短的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超声 D、声音的音色不同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机动车驶近急弯、坡道顶端等影响安全视距的路段时,应当减速慢行,并鸣喇叭示意。“鸣喇叭示意”应用了同学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中的( )A、声音是沿直线传播的 B、声音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C、声音是可以沿各个方向传播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19、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有关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
20、作图:
(1)、如图甲所示,AB、CD是平面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光源S和像点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如图乙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