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60°

    反射角

    20°

    30°

    50°

    60°

    (1)实验时,光屏应放在平面镜,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重复几次以上步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从图甲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两侧;

    (3)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有一组数据是错误的,请指出并分析这组数据错误的可能原因:

  • 2、某兴趣小组,分别做了四次有关声音的实验: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当放在真空玻璃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到声音;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划得快些,一次划得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上述四个实验中: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是;表明音调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是;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均选填实验序号)

  •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但他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光屏上会出现怎样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勇说,光屏上会有指尖的像 B、小强说,光屏上会出现指尖的影子 C、小华说,光屏上没有指尖的像,只是发光体的像不完整了 D、小红说,光屏上没有指尖的像和影子,有发光体完整的像
  • 4、某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物距大于20cm 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物距小于20cm D、当物距等于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5、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有虚也有实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B、人走近穿衣镜过程中自己的像变大 C、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此处黑板发生了漫反射 D、阳光透过树丛在地面形成亮斑,是光的反射现象
  •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坐井观天 B、海市蜃楼 C、波光粼粼 D、一叶障目
  • 8、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始终在做匀速运动 B、该物体整个运动中的路程是16m C、物体在整个10s内的平均速度是6.8m/s D、物体在整个10s内的平均速度是8m/s
  • 9、学校建筑工地上在施工时,会影响学校学生的学习,为了减小噪声对他们学习的干扰,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尽量关紧门窗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在教室和工地之间竖起隔音板墙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 10、下列有关物体运动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就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少,它运动的速度就越大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各段速度的平均数就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 11、如图所示,是关于声现象的实验和实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小女孩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图乙: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弹得越高,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C、图丙:牙咬住振动的音叉能听到声音,而移开后就听不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D、图丁:真空罩里的闹钟只见表针转动却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 12、如图是两束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和乙两透镜的光路图。由图可知(甲/乙)透镜是凹透镜。

  • 13、在午后的阳光下,两位同学水平抬着一张透明的塑料纸,纸中央盛了水。这时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光斑,他们慢慢调节此装置,使光斑缩小,亮度增加,在亮点处放上几根火柴,火柴一会儿被点燃了。纸中央的水相当于一个
  •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的度数为 , 若镜面顺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度数是

  • 15、如图,由于光的 , 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前进,以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 16、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17、超声波加湿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中,剧烈的振动使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种超声波加湿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的特性。
  • 18、如图所示,用话筒M接收音叉发出的声音,送到示波器S去显示。保持示波器的工作状态不变,乙图中音叉B的频率高于甲图中的音叉A。音叉B发出的声音听起来(选填声音的特性)较高,从示波器上看到的波形较密。

  • 19、在初中阶段由于电源内阻很小常忽略不计,实际电源是有内阻的,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部分等效于乙图电源电压U和内阻r串联,当考虑电源内阻时,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如图丙中的AC,BC两直线所示,不考虑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求:

    (1)、定值电阻R0的阻值Ω。
    (2)、电源的电压是V。
  •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位于最右端,S1S2断开,S3闭合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2V。求:

    (1)、当只闭合S2时,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位于最右端,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R3的最大阻值;
    (2)、当S1S2S3都闭合时,移动滑动变阻器,通过R1的电流为0.1A,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滑动变阻器R3接入的阻值是多少?
上一页 204 205 206 207 2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