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形成白色的、像冰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干冰变成气体是升华现象 C、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D、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放出热量
-
2、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的图像和乙车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速度为5m/s B、一段时间后,甲在乙的前方 C、甲车做加速运动,乙车做匀速运动 D、当时,甲、乙两车相距6m
-
3、噪声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减弱噪声,如:①城市园林绿化有减弱“噪声”的作用;②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③房间窗户的玻璃采用双层真空玻璃;④设立禁鸣标志。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③④
-
4、下列关于图示的实验或情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需要放热 B、图乙,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放入热水中变大,是因为酒精受热膨胀 C、图丙,通过压缩体积使可燃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更方便运输 D、图丁,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火的温度太低了
-
5、月球的质量约为 , 体积约为。为实现我国的载人登月计划,科研人员用激光测距仪测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发射的激光束经2.56s返回地球,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求:(1)、月球的密度约是多少kg/m3?(2)、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是多少m?
-
6、一位园艺家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他觉得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只给绿色植物照绿光,结果是绿色植物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1)、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2)、为什么绿色植物会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
7、学习了透镜的知识后,明明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一)明明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实验前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的中心在。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等大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当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时,向移动光屏适当距离,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来在光屏中心的蜡烛的像“跑”到光屏的上方,下列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的操作是(填字母);
A.光屏下调 B.蜡烛上调 C.透镜上调
(二)如图-2所示,明明继续“自制照相机模型”: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10cm的凸透镜。
(1)在取材时,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的材料是(选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膜;
(2)观察时,小明应选择(选填“亮”或“暗”)的物体做观察对象;
(3)照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较(选填“远”或“近”),才能在膜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到了远处物体清晰的像,再拍摄近处物体时,应将两个纸筒间的距离变 , 观察到膜上的像变(选填“小”“大”或“不变”)。
-
8、小林为测量一块碑石的密度,他找来一块与其材料相同的石块,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2)、如图-1所示为小林测量时的一个场景,他操作上的错误是。(3)、小林将50g砝码加入托盘后,发现还需添加砝码,便又将5g的砝码加入托盘,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他发现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只有5g,小林接下来的操作是:先取出5g砝码,然后 , 直到天平平衡,小林最终测得石块质量为54g。(4)、图-3是小林测量石块体积的场景,石块的密度为g/cm3。(5)、以下操作会导致石块密度的测量值偏大的有________(多选,填字母)。A、测量石块质量时使用的砝码上沾有油污 B、先测石块的体积后测石块的质量 C、石块放入量筒时有部分水溅起附在筒壁上
-
9、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
10、如图所示为为宇航员设计的“太空圆珠笔”,墨水靠密封笔管内的压缩氮气推动活塞向外挤出。墨水向外挤出的过程中,密封压缩氮气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氮。
-
11、小明在家用电冰箱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的第幅图相似。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里面的水经历了先凝固后的物态变化过程。
-
12、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使光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黑板(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光源。
-
13、当一架无人机掠过湖面时,水中出现无人机的倒影,无人机的倒影是(选填“实”或“虚”)像,无人机从湖中央飞回岸边,湖中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是通过在它们腹部的“鼓膜”器官发声的。在家学习时,为了减小蝉叫声的干扰关闭门窗,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
15、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如果宇航员将质量为50g的矿石从地球带到月球,其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密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1kg的铁块比1kg的棉花重 B、生活中说“油比水轻”是指油比水的密度小 C、航空器材常采用熔点高、密度大的新型材料 D、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
17、下列过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粉笔写字后变短了 B、一块冰完全化成了水 C、铁球压成铁饼 D、一块金牌从北京带到海南
-
18、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藏朴素的科学知识,例如“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晌”指的是中午),对此谚语解释正确的是( )A、水蒸气变成雾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C、中午气温高,水蒸气更容易凝华成雨 D、中午气温高,大量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雨
-
19、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人在“鱼戏莲叶间”的情景中所选的参照物是( )A、莲叶 B、田野 C、鱼 D、池塘
-
20、如图甲所示为小亮家新购的一款智能养生壶,该壶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其电路简图如图乙所示,和均为养生壶中的发热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已知的阻值为356Ω,养生壶的额定电压为220V。当开关S掷到1时,养生壶处于“加热”挡。“加热”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为1100W。求:(1)、发热电阻的阻值;(2)、养生壶在“加热”挡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3)、“保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