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标有“6V;3W”的小灯泡与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多少A?此时定值电阻的功率是多少W?
  • 2、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图乙是小明未完成连接的实验电路。

    (1)、完成图乙中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使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灯泡变暗
    (2)、小明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灯泡不亮,则电路故障是。小明将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A,小灯泡的阻值是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当电压值改变的时候,小灯泡的阻值(选填“变化”或“不变”);原因:
  • 3、按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图2的实物。

  • 4、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请你判断图中表示的是其中的冲程;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叫。热机工作时用水而不用其他液体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 5、白炽电灯上标有“220V;44W”字样,若灯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A,灯丝的电阻为Ω , 额定功率是W。
  • 6、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V,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是1A,若通过导体的电流是250mA,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若两端电压为0,该导体的电阻
  • 7、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是能够提供电压的装置;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V;一节干电池的两端的正常电压应为V。
  • 8、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使L1、L2并联,则(  )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只闭合S1、S2 D、只闭合S1、S3
  • 9、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汽油、盐水 B、黄铜、石墨 C、人体、大地 D、塑料、陶瓷
  • 10、以下情景中,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动机在通电转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和次声波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1)、童话《大象招聘》中有这样的描述,大象办的农场饱受老鼠的困扰,大象想招聘一些猫来灭鼠。如图甲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单位为Hz)。

    ①大象与猫之间(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招聘中语言沟通;

    ②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③如果有地震发生,(选填“大象”或“猫”)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波;

    (2)、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
    (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40s、0.26s、0.40s、0.24s、0.4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是图乙中的(选填字母);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
  • 12、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实验时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其目的是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选填“虚”或“实”);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现保持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另一位置,发现光屏上也成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所在位置的刻度是cm;
    (4)、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遮挡住了透镜的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5)、在如图情景中,换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向左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B、向左移动透镜,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清晰的实像 C、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 13、如图所示,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并且这个玻璃板最好选择厚度为(选填“2mm”或“5mm”)的;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蜡烛B直到与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的
    (3)、如图乙,为了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眼睛应在②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结果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___;(填序号)
    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5)、绝大多数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出现在车的(选填“正前方”“前上方”或“前下方”)。汽车的后视镜能够扩大视野(如图丁),是镜,对光线有(“会聚”或“发散”)作用。
  • 14、在学习声现象时,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两个相同的音叉,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靠近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被弹起,这说明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播放器的声音会越来越 , 进一步推理得出:不能传声;
    (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可以传声。(5)如图⑤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5、
    (1)、如图甲,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乙,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4)、根据图丁中给出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 16、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示意图,它的镜头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之一是(选填“适当降低”或“适当升高”)凸透镜;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投影仪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反射。

  • 17、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射到镜面上,此时反射角是度,若入射角增大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度;若太阳光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为度。
  • 18、自由的小鸟在距离湖面20m高的空中水平飞行,水深1m,小鸟映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距离小鸟m;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湖面与像之间距离 , 像的大小(后两空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 19、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其成像原理是;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的实像”、“倒立的虚像”、“正立的实像”或“正立的虚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无关”)。

  • 2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cm,木块的长度为cm;停表的读数s。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