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该实验的测量工具除了刻度尺,还需要
    (2)、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还未撞击到B点的金属挡板就停止计时了,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 2、如图是一架遥控直升飞机模型,当它悬停在空中时,旋翼提供的向上的升力与重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等”);当它匀速上升和匀速降落时,两次旋翼提供的升力是(选填“相等”或“不等”)的;在某次竖直加速爬升的过程中,若四个悬翼同时意外停转,则飞机模型将立即(选填“下落”或“上升”)。

  • 3、如图a所示,一杯中已经装有50cm3的某种液体,打开龙头,向杯中继续注入该种液体,杯子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与从龙头中流出的液体体积V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质量为90g B、杯中液体密度1.25g/cm3 C、此杯子的容积为200mL D、V=80cm3时,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54g
  • 4、下列现象中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运动员将弓拉弯 B、运动员用头将飞来的足球顶飞 C、飞来的网球使网球拍的网变形 D、用力将拉力器拉长
  • 5、下列所示的情景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 B、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D、快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 6、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
    A、kg B、N C、m D、kg/m3
  • 7、小明在玩“水枪”玩具时,发现“水枪”水平放置,如果推动活塞的速度越快,水枪离地面的高度越高,水就会射得越远,据此,他提出了如下猜想:在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与抛出的初速度及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为验证猜想,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让小球从斜槽上自由滚下,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槽时具有一定的
    (2)、保持斜槽倾斜程度不变,分别让同一小球从A、B、C位置由静止自由滚下,分别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sA、sB、sC , 发现sA>sB>sC。这表明: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与有关;
    (3)、逐步降低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 , 每次都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处由静止自由滚下,分别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s1、s2、s3 , 发现s1>s2>s3。这表明:空中水平抛出的物体,落地的水平距离与有关;
    (4)、若在水平槽铺上毛巾,使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3 , 让同一小球从斜槽上A处由静止自由滚下,测出小球落地的水平距离为s4 , 根据上述实验的结果,应该有s4s3(选填“>”、“<”或“=”)。
  • 8、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某一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m?
    (2)、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
  • 9、京沪高铁全长1320km,G1次动车组9:00从北京南站出发,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于13:48到达上海虹桥站,动车组行驶途中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38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7.5s。求:

    (1)火车从北京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m?

  • 10、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

     

    (1)、实验中,除了图甲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另一个测量器材是
    (2)、由海波的熔化图像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此时的海波处于态;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海波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第3min后试管内出现液态海波,由图像可知,海波熔化时吸热,温度 , 它的熔点是℃;第6min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若海波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海波(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 1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原理公式:

    (2)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小车下滑由 A 到B 的路程为cm, BC 段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5)实验中测得 AB 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 v1 , BC 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 v2 , AC 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 v3. ,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6)实验时,如果小车过了 C 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大”或“小”)一些。

  • 12、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描绘的两个物体运动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物体前4s内运动的路程是;乙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 13、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慢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俗话说: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填“音调”或“音色”或“响度”)。
  • 14、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的噪声是64.8(填写单位)。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减弱噪声。

  • 15、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蕴含着物理知识。如图-1所示,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冻肉上有一层霜,这是形成的。如图-2所示,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了,这是现象。如图-3所示,游泳者出水后,水分吸热导致身体会感到冷。

  • 16、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259

    3410

    A、-200℃的氢为固态 B、在气温为-50℃的地方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C、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D、铁和钨相比,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 1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D、用超声波美白牙齿
  • 18、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则:

    (1)、流过灯泡L1的电流为多少A?
    (2)、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V?
  • 19、在探究“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实验装置,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合金电阻线,其中a、b、c的长度均是1m,d的长度是0.5m;a、b、d的横截面积相同,c的横截面积比a、b的小;a、c是镍铬合金线,b、d是锰铜合金线。

    (1)、依次把M、N跟b和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示数,分析比较b、d两根合金线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的关系,其结论是:
    (2)、类似步骤(1),依次把M、N跟的两端连接,可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 , 试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再列出一个用这种方法研究的例子:
  • 20、如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

    C.该小灯泡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D.灯泡靠近电源负极

    (3)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实验序号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1

    电流I/A

    0.3

    0.3

    0.3

    2

    电流I/A

    0.4

    0.4

    0.4

    3

    电流I/A

    0.2

    0.2

    0.2

    (4)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甲:;乙: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