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堂上,小珠回答问题时所发出的声音通过传播到大家耳中;老师说听不清楚小珠回答的内容,小珠应该增大声音的(填写声音的特性);同时老师要求其他同学暂时停止讨论,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 2、如下图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物体A的长度是cm,停表的读数是s。

  • 3、小达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15:01 B、10:21 C、21:10 D、12:01
  • 4、小强用刻度尺测量四次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15cm,48.93cm,则小强所测量结果为(  )
    A、48.156cm B、48.16dm C、48.35cm D、48.16cm
  • 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超声波能击碎入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 6、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一次脉搏时间为10s B、成年男子身高约为170mm 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 7、小明在玩耍时把一个小铁球抛入水中,发现小铁球浮在水面而不沉入水底,他思考后作出猜想:此小铁球可能是空心的,于是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第一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铁球的质量m:

    第二步:用量筒测出适量水的体积V1

    第三步:用量筒测出小铁球浸没在水中时的总体积V2

    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质量m/g

    水的体积V1/mL

    铁球和水的总体积V2/mL

    158

    60

    90

    已知ρ=7.9×103kg/m3 ,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完成如下问题

    (1)、通过计算判定该小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求算空心部分的体积;
    (3)、若将小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170g,求所注入的液体的密度。
  • 8、小亮爸爸开车送小亮和妈妈去吉安西站乘坐高铁前往上海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妈妈所坐列车的部分运行信息如下表。求:

    车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程

    G1918

    西安北(9︰38)

    上海虹桥(16︰43)

    1509km

    (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安北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min
    (2)、G1918次列车从西安北到上海虹桥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
    (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完全通过长为1320m的隧道,用时36s , 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
  • 9、徐州是全国汉画像石集中出土地,由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珍贵的历史价值,与南京的六朝石刻、苏州的明清园林并称为“江苏三宝”。其中有一块汉画像石的质量为50kg,体积为0.02m3。(g取10N/kg)求:
    (1)、此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2)、汉画像石的密度。
  • 10、小陈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1)、如图甲,该透镜的焦距是cm;
    (2)、如图乙,实验前把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烛焰的中心调到
    (3)、小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65.0cm处,此时烛焰刚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时成像的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小陈将蜡烛从20.0cm刻度线处移动到35.0cm刻度线处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此时烛焰在光屏上可成清晰、(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这时小陈将他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仅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即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 1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他将平面镜如图甲所示,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些。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是(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要在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束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 12、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利用长木板、毛巾、木块、砝码及弹簧测力计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乙中木块与木板表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2)、比较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比较甲、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结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
    (3)、实验现象说明,如果要取得拔河比赛的胜利,组队时应选体重(选填“大”或“小”)的同学参加比赛,同时在比赛中选用图2中(选填“(a)”、“(b)”或“(c)”)类型的鞋。
  • 13、作图题:
    (1)、画出图中入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光线。

    (2)、试作出静止在水面上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14、一个瓶身为圆柱形的塑料瓶(厚度与质量不计)内装300mL的水,盖好瓶盖后正放和倒置时如图,放入12个玻璃球(每个玻璃球质量为16g)后,水面刚好与瓶口相平,瓶的容积是cm3 , 玻璃球的密度是kg/m3

  • 15、在公路旁一般会栽种一排排的树木,以来减弱汽车疾驰而过的声音,这是在(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小噪音;小唐觉得楼上邻居装修声音很吵,于是将一对耳塞塞在耳朵里(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小噪声。
  •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可能静止 B、只有跟地面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C、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D、一小孩用力推地面上的箱子却没有推动,是由于小孩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 17、如图是小明“探究重力势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中物体质量的关系:mA=mB<mC , 物体被举的高度关系hA=hC<hB , 木桩开始时高度相同。

    (1)、本实验用到两种实验探究方法,分别是转换法和。实验过程小明将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选填“物体下降速度”或“木柱陷入沙中深度”);
    (2)、分析图中(选填“甲”“乙”或“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物体B下落过程中,增大,减小(选填“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或“动能”)。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3时3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自主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1)、我国用长征二号F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火箭携带载人飞船加速升空阶段,载人飞船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与大气间剧烈摩擦使得火箭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这是通过(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增大火箭的内能;
    (2)、液态氢燃烧后喷出的高温燃气,通过(选填“热传递”或“做功”)使发射台的温度急剧升高,会对发射台造成破坏。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在发射塔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利用水的较大的特性和水发生物态变化时,会(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来降低发射台的温度;
    (3)、若完全燃烧05kg的燃料可放出热量;若这些热量有84%被质量为1×103kg的水吸收,则水的温度能够上升°C。【氢燃料的热值q=1.4×108J/kgc=4.2×103J/(kgC)
  • 19、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明制作了一架小风车,风车转起来时,回形针能被提到一定高度,他想粗略测量风车在一定风速下做功的功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观察实验装置可知,小明是通过测量细线对做功的功率来测量风车做功的功率的;
    (2)、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
    (3)、实验时,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此时风车对细线的拉力(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回形针的重力。若测得回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h、所用的时间t、回形针重力G,则风车做工的功率为P=
    (4)、实验过程中,风车转动转轴处会有摩擦,这会使测得的风车功率与实际相比偏(选填“大”或“小”)。
  • 20、如图所示是全球在研的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它主要用于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可以从地面起飞和降落,也可以从水面起飞和降落。它蓄满水后的总质量为50t,某次测试中,蓄满水的飞机在水面上以54km/h的速度匀速滑行了30s,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总重的0.4倍,(取g=10N/kg)求:

    (1)若起落架与地面接触总面积为2m2 , 蓄满水静止在地面时,飞机对地面的压强;

    (2)飞机在水面滑行时,发动机的牵引力做的功;

    (3)飞机在水面滑行时,发动机牵引力的功率。

上一页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