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2017-2018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 贵州都匀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统考试卷
-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福建泉州惠安县城北教研联盟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广西来宾市中考物理试卷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树人学校中考物理三模试卷
-
1、海洋有着丰富的资源,某科考队员驾驶探测船,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2400m后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用超声测距仪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进行探测,1s后接收到返回的波,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1)、探测船行驶时的速度;(2)、此处海水的深度。
-
2、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1)、设计实验时,小明选择用加热烧杯中的水的方法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水浴法,采用这种方法加热比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好处是;(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烛蜡熔化的图像是图(选填“①”或“②”);(4)、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3、近几年,一些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驶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下表是小明在网上查到的同一辆汽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产生噪声的测试数据。
实验次数
车速km/h
水泥路面噪声
沥青路面噪声
1
72
85.4
78.5
2
108
92.6
80.6
(1)、表格中有一个不足之处:。(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①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与路面的材料(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同一辆汽车在同一路面上行驶时,车速越(选填“快”或“慢”),噪声越大。
(3)、请你猜想:汽车行驶在路面上产生噪声的大小还可能跟(写出一个因素)有关。 -
4、为了更好开展春耕和缓解干旱,某市进行了人工降雨以增大降水量,如图所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将干冰播撒在大气中,干冰会迅速并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凝华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成小水滴,形成降水。(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5、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6、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右行驶,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其中(选填“甲”或“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前10s时间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选填“左”或“右”)行驶。
-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测量物体长度的情境,读数时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
8、乌龟和兔子在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比赛,看谁先到处的终点,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比赛过程中,乌龟和兔子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比赛过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在比赛过程中,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始终向前运动 D、在比赛过程中,乌龟比兔子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
9、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D、警报声可以传递能量
-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指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 B、“不敢高声语”——“高”指声音的响度大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震耳欲聋”——声可以传递能量
-
11、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升华 B、“雪后寒”是由于雪汽化要吸热 C、“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液化 D、“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要吸热
-
12、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音调变低 B、
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能改变响度的大小 C、
抽去罩内空气时,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此现象可以直接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D、
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调相同
-
13、如图所示,定值电阻“20Ω,0.5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电源电压 , 电源电压未知。只闭合开关、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a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流表示数;滑片P由a位置移动到b位置时,只闭合开关、 ,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 此时电流表示数 , 。求:(1)、的阻值;(2)、只闭合开关、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3)、电源电压。
-
14、如图甲,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只闭合开关S和 , 滑片从最右端滑动到a点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和 , 滑片从a点向某一方向移动,直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与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压相同,两次调节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6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 C、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Ω D、b点在a点的右侧
-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a、b、c为电压表或电流表,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灯泡L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当电路只闭合开关时,灯泡亮度能够随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而发生变化,(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可根据电流方向进行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开关后,a表与b表示数相同 B、只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的滑片,c表的变化量与a表的变化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C、开关均闭合后,向右移动的滑片,c表与b表的比值变小 D、只闭合开关后,向右移动的滑片,a、b、c三个电表中有两个表的示数会变小
-
16、关于摩擦起电和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金属棒连接的瞬间,瞬间电流的方向是A到B B、图乙中,玻璃棒在丝绸上摩擦后,得到电子带正电荷 C、图丙中,可以将导线长时间直接接在电源正负极 D、丁电路是小聪设计的楼道声光控灯电路,天黑时且有声时楼道灯才亮
-
17、现有下列器材:学生电源9V,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R(10Ω、15Ω、20Ω、25Ω、30Ω、50Ω各一个)、开关、滑动变阻器“20Ω;1A”和导线若干。小强利用这些器材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如甲图在接通最后一根导线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立刻有了示数,原因是:。(2)、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划片应该滑到端(选填“最左或最右”)。(3)、实验中,为了控制电压表示数为6V保持不变,小强用10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着用15Ω的电阻替换之前的电阻接入电路,则为了实现探究目的,需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4)、当做到最后一个50Ω时,发现无法完成该实验探究,于是他想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来解决问题,应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才能使六个定值电阻分别单独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小组同学认为还可以改变电源电压来完成以上全部实验,那么电源电压应控制在6V至V。
-
18、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1)、小明按照甲图连接好电路后发现灯泡都不亮,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经同学们分析该电路故障为:。(2)、排除故障后,小明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1.4
3.6
5.0
2
2.5
2.5
5.0
3
2.0
3.0
5.0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
①串联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②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3)、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小雨互相交流,小雨指出结论②是错误的,造成结论错误的原因是。(4)、细心的小雨发现小明记录数据的表格中还存在缺陷,请你帮他指出来。 -
1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潜水爱好者。为了保障安全,潜水员潜水时会佩戴如图甲所示的水压表和深度表。图乙是某深度表的工作原理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U=6V且恒定不变,定值电阻 , 电压表量程为0~3V,是阻值随水的深度变化的电阻,其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24A。求:(1)、电压表示数为2V时,潜水员下潜的深度;(2)、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该深度表能浸入水中的最大深度。
-
20、两盏灯、 , 一只电流表、一滑动变阻器、电源及开关各一个,要求:和并联;电流表测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只控制灯的电流(滑片左移,变亮),开关能控制灯、。在图所示的元件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图示的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