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玉阶生白露”“人迹板桥霜”,关于水蒸气遇冷形成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露的形成是汽化 B、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熔化 D、露的形成需要放热
  • 2、下列估测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我们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80d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39 C、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一个中学生跑完500m的时间约10s
  • 3、在“探究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实验中,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1)、除了图中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计时器和
    (2)、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电加热器更容易控制食用油和水
    (3)、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加热,这种方法叫法;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来比较的,这种方法叫法;
    (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的吸热能力强;

    (5)、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的性质。
  • 4、作图题:
    (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路元件用笔画线连起来;(要求:连线不能交叉)

    (2)、根据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 5、游乐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小朋友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 6、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图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已知ρ:ρ=4:3 , 加热的效率都是9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0min,两加热器释放热量之比Q:Q=4:3 B、0~10min,两加热器释放热量之比Q:Q=3:4 C、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c:c=3:2 D、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比热容之比c:c=1:2
  • 7、如图1所示,电流表A1A2指针指示的位置都如图2所示,则通过灯L1电流是

    A、1.4A B、0.28A C、0.24A D、1.76A
  • 8、如下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时连接的电路,其中能正确测出通过L2灯电流的是
    A、 B、 C、 D、
  • 9、下列电路中,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假如D小球带负电,则A、B、C三个小球的分析情况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 B、A带正电或者不带电,B带负电,C带负电 C、A带正电或者不带电,B带正电,C带负电 D、A带负电,B或者C其中有一个不带电
  • 11、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内能降低,温度一定降低 C、温度高的物体,所含热量一定多 D、两个物体内能相同,质量也相同,不一定发生热传递
  •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热运动可以用先进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橡胶棒得到电子 C、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被创造 D、-56℃的冰没有内能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及88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钢琴靠手指按压键盘,从而带动小槌敲击琴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来延长乐音,左踏板因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

    20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数码钢琴(电钢琴)被发明出来。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其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相当于驱动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

    (1)、琴弦发声时,松开琴键,会使制音装置紧压在琴弦上,琴弦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钢琴声是以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
    (2)、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与弦的振动有关。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易被锈蚀,弦的振动(后两空均选填“频率”或“幅度”)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
    (3)、88个琴键的全音域是指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指钢琴发出声音的与其他乐器不同。数码钢琴可以调节音量的大小,实际是可以改变声音的。(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 14、小明同学买了一张从北京到上海的动车票,他注意到该车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已知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为1462km,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到、发站时间

    北京

    天津西

    济南

    上海

    到站时间

    16:11

    20:11

    23:40

    发车时间

    13:40

    16:16

    20:23

    (1)、该车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2)、该车次列车由北京驶往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3)、该车次列车行驶途中以108 km/h的速度,匀速完全穿过一个长为5k m的隧道,用时0.05 h,列车的长度是多少千米?
  • 15、我国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道路限速监控。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在某点的车速;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即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则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如图,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100km/h和110km/h,通过这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1)、采用“定点测速”,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并说明理由;
    (2)、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该路段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
  • 16、小阳同学所在班级开展课外活动,想要估测某金属轨道的长度,但由于没有合适的长度测量工具,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测量。但在学习了声学知识后,他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首先,小阳同学在这段金属轨道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同组的小军同学在轨道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并用秒表记录得到数据。从敲击至第一次听到声响所用的时间为0.17s,从敲击至第二次听到声响所用的时间为2.6s。查阅到的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

    物质

    空气

    声速   /(m·s-¹)

    340

    3750

    5000

    5200

    (1)、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本题所给信息解释为什么小军会听到两次声响;
    (2)、轨道的长度是多少;
    (3)、请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该轨道的材质。
  • 17、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选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 , 发现钢尺伸出桌面越 , 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选填“高”或“低”)。
    (3)、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上,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一端,听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其他条件不变,加大力度拨动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4)、换用塑料尺做实验,拨动塑料尺的力度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开一个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如图丙所示。可见物体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改变。
  • 18、如图所示,这是小明做的“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

    (1)、如图甲所示,通过抽气口往外抽出罩内空气,随着罩内空气不断减少,发现听到铃声的响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在抽气过程中,我们还能观察到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仍旧跳动,且跳动的幅度没有受到罩内空气减少的影响,这说明发声体仍在 , 且(选填“振幅”或“频率”)不变;
    (3)、经过推理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4)、如图乙所示,在底部安装特殊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这样改进的好处是:避免声音通过传播,排除影响实验的干扰因素。同样不断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还能听到微弱的铃声,原因可能是
  • 19、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m/s;
    (4)、由实验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选填“大”或“小”),这说明小车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 20、
    (1)、如图甲所示,小红学习了长度测量后,她用刻度尺对一本书的厚度进行测量,图中的读数方法(选填“A”或“B”)是正确的;所选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所测书的厚度是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mins;
    (3)、如图丙所示,这是汽车的速度表,此时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km/h。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