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列火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求:(1)、该大桥的长?(2)、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3)、坐在车上的一名乘客通过大桥的时间?
-
2、同学们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和;(2)、在小车能下滑的情况下,使斜面的坡度为好,(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从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m/s。 -
3、
(1)、如图甲,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其中尺摆放错误,该物体的长度为cm;(2)、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s;(3)、如图丙所示,这是汽车的速度表,此时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km/h。 -
4、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七个形状相同的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水瓶琴,在矿泉水瓶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依次用嘴贴着瓶口用相同力度从左向右吹气时瓶子发出的哨声音调最高;用相同的力度敲击不同的瓶口也能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瓶子。

-
5、男低音高声唱歌,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的 大,女高音的 高.他们的歌声是通过 传入我们的耳中的.
-
6、某同学在骑自行车去上学的路上,用3m/s的速度骑完前一半路程,又用2m/s的速度骑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2.8m/s B、2.5m/s C、2.4m/s D、1m/s
-
7、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在第末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B、时,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车在前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D、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更快 -
8、如图所示,中国传统乐器古琴的琴身通常由梧桐木制成,琴弦常采用丝弦。演奏时,通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弹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
A、琴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改变 B、琴弦振动的幅度发生了变化 C、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D、琴身和琴弦的材质比较特殊 -
9、地震预警系统可以监测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并向广大民众发出了预警信息,如图。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到的地震波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引力波 -
1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若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白帝城 B、江岸 C、轻舟 D、青山 -
1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流星划过夜空 B、冰熔化成水 C、菜价上涨了 D、颜色变化了
-
13、将两只灯泡分别接在甲、乙两个电路中,以下实验现象不可能的是( )
A、在甲电路中,当L1和L2都发光时,取下L1后,L2会熄灭 B、在甲电路中用导线连接L1的两个接线柱,接通电路后,L1不发光L2发光 C、在乙电路中,当L1和L2都发光时,取下L1后,L2不会熄灭 D、在乙电路中用导线连接L1的两个接线柱,接通电路后,L1不发光L2发光 -
14、小明学习了简单机械的知识后,知道了使用斜面抬高物体时能帮我们省力,还了解到斜面的倾斜程度会影响到省力的情况。小明猜想: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小,抬高物体时越省力。请你帮小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
实验次数
①
木块重力G/N
②
1
2
3
(1)、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以外,还必须用到的测量工具是;(2)、请写出实验的操作步骤;(3)、实验中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写①、②;(4)、出现什么数据时能证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
15、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F-x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常量(设为k),则这根弹簧的k值为N/cm。(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F=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x=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
弹簧的伸长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F-x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
16、如图所示,一箱饮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包装箱上标识的相关名词含义如下:“毛重”指包装箱及其内部饮料的总质量;“净重”指包装箱内饮料的总质量;“体积”指包装箱的“长度×宽度×高度”。包装箱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 g取。
(1)、包装箱摆放时要求内部饮料瓶的瓶口向上,这是因为饮料瓶倒放时对包装箱底部的较大,搬运时容易导致包装箱破损;(2)、求这箱饮料对地面的压力;(3)、求这箱饮料对地面的压强;(4)、①求包装箱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力;②这种包装箱叠放时,最多能叠放箱。
-
17、某小球被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M、N两点(图中未标出)时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位置
重力势能/J
动能/J
M点
240
80
N点
300
200
(1)、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小球在M点时的机械能为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2)、已知M、N可能是①、②、③中的某点,其中位置①和③离地高度相等,则M点的位置最有可能在位置 , N点的位置最有可能在位置。(均选填“①”“②”或“③”) -
18、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拉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内的图线未画出)。
(1)、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方向是 , 与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内拉力的大小为。(3)、若拉力在内和内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 则(选填“”“”或“”)。 -
19、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点挂一物体 , 在点施加一斜向上的拉力 ,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为支点。已知 , , , 忽略杠杆和绳子的重力及转轴间的摩擦。
(1)、请在图甲中画出拉力的力臂。(2)、此时(选填“”“”或“”),你的依据是。(3)、撤去拉力 , 请在图乙中画出能使杠杆保持水平静止的最小力。 -
20、小明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起来,并用球拍来做实验。
(1)、分别轻击和重击乒乓球,乒乓球弹开的幅度如图甲、乙所示,这说明: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2)、请在图乙中画出乒乓球到达最高点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将乒乓球击向墙壁,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丙所示。乒乓球撞击墙壁的瞬间,墙壁对乒乓球(选填“有”或“没有”)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