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 f1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 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 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已知 f1<f2).

    表一(凸透镜的焦距为f1)

    实验序号

    u(m)

    v(m)

    uv(m2)

    v/u

    1/u(m-¹)

    1/v(m-¹)

    1

    0.200

    0.200

    0.0400

    1.00

    5.00

    5.00

    2

    0.300

    0.150

    0.0450

    0.50

    3.33

    6.67

    3

    0.500

    0.125

    0.0625

    0.25

    2.00

    8.00

    表二(凸透镜的焦距为f2)

    实验序号

    u(m)

    v(m)

    uv(m2)

    v/u

    1/u(m-¹)

    1/v(m-¹)

    4

    0.200

    0.300

    0.0600

    1.50

    5.00

    3.33

    5

    0.300

    0.200

    0.0600

    0.67

    3.33

    5.00

    6

    0.500

    0.158

    0.0790

    0.32

    2.00

    6.33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u 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的物距u 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 。

    ②分析比较 。

  • 2、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 3、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2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逆时针的圆周运动,直径为D,且f<D<2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形状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4、根据人眼视物的原理.某同学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厚度的关系”,他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与凸透镜的材料和口径有关.他自制了一个口径不变的“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水或向外抽水,改变“水凸透镜”的厚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将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平行光源、“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
    (2)、实验中,“水凸透镜”的厚度变化不宜过大,且厚度无法测量,可以通过注射器内水的体积间接反映“水凸透镜”的厚度.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要有必要的信息.
    (3)、实验中,调整好“水凸透镜”的厚度,使平行光源发出平行光,移动光屏找到焦点,测量出“水凸透镜”的焦距.请具体说明移动光屏找到焦点的实验操作: .
  • 5、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 6、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为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约为8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 为13cm;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 d 为5cm.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 7、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 8、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中,他把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做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 9、为了判定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并在下方各放一张纸,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 (d1<d<d2).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是凸透镜(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 10、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 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 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 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

  • 11、人在水中看物体会成像在视网膜后,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变(选填“厚”或“薄”).潜水员戴上潜水镜实质是在眼前加上一个空气层,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已有的光路,完成光路图,画出物体A 的大致位置.

  • 12、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些(选填“强”或“弱”).
  • 13、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机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象的光信号转化成为电的数字信号保存起来.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请你根据这个表格,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的条件:;要成像,物体离开镜头的距离要满足的条件:                .

    型号

    镜头焦距

    光圈快门

    CCD解析度

    Sony-S70

    34mm

    8s-1/1000s

    1024×768

  • 14、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 15、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取景范围,取得更好地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 16、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此镜片对光有作用,用这镜片磨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视眼.

  • 17、如图所示是某摄影师抓拍的一滴水珠下落到水面瞬间的照片.水珠后方的人通过水珠成、缩小的实像,此时水珠相当于镜;水珠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此时水面相当于镜.

  • 18、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 19、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 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cm.

  • 2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 F 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a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调整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上一页 430 431 432 433 4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