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g的钩码固定在 1m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斜坡上滚下来,请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
3、如图所示,是小雨同学在做“探究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后绘制的 p-F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这个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m2.
-
4、小明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
5、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 , 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kg.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g.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cm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g.(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Pa.(2)、大象的质量约为kg.
-
6、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
7、如图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 B 对地面的压强为p1 , 若取走金属块 A,金属块 B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已知 , 金属块 A、B的边长之比 , 则金属块 A 与金属块 B 的密度之比 。
-
8、如图所示为滑冰用冰鞋,小华穿着冰鞋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s内滑行80m,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15cm2.问:(1)、小华受到的重力是多大?(2)、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
9、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迎风面积和风速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挡)、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低
中
高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0.8
2.2
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写出一个). -
10、小科在观看冰壶比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 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各组在 A 点时初速度均相同):
质量m/ 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s/m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质量m/ kg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滑行距离s/m
0.42
0.41
0.43
0.42
0.43
0.42
0.42
0.42
0.40
0.38
0.36
0.32
0.30
0.28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
11、如图所示,重3N的甲物体和重12N 的乙物体通过细线绕过定滑轮与丙物体连在一起,丙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斜面变成粗糙的斜面,乙物体重量变为20N,其余不变,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此时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不计绳重和滑轮处摩擦).
-
12、小明经常与同学进行爬杆比赛,如图甲所示,在某次比赛中,小明向上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但他将所受“摩擦力一时间”图象漏画了一部分,如图丙所示,若将之补充完整,应是图中的( ).A、
B、
C、
D、
-
13、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上表面粗糙的平板小车上,物块随平板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时,物块在平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仍然停止在平板上,对上述物理过程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块随平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物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
-
14、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水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15、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 F1 的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 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2 推A 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 F2的情况下,应该在B 的右端施加大小为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
-
16、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与滑轮的摩擦不计)(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选填“A”或“B”).A、滑块的质量m1 B、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m2(2)、根据可知,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3)、小桶落地后,滑块继续向前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2f1.(选填“<”“=”或“>”)(4)、实验中难以判断滑块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你对上述实验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
17、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图a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b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1)、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写出一条即可): 。(2)、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根据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3)、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
1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为了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运动,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相等.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比较两图;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比较两图.
-
1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过程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甲
5
2
2
乙
5
2
2
丙
7
2.8
2.8
①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②比较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
20、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的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N;拉力增大至 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