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一年的气温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线是沿海城市的温度变化曲线; B、B线是内陆城市的温度变化曲线; C、A城市温度变化大是因为吸收的热量多; D、B城市温度变化小是因为海水比热容大; -
2、近年来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液体蚊香,瓶中的碳纤维将瓶内的杀虫剂吸到棒的顶端,发热装置会使棒体上端的温度达到50℃左右,从而提高驱蚊效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里面有空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常温下,碳纤维里的杀虫剂分子不会运动; C、杀虫剂由液体变成气体,它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D、杀虫剂对整个房间都有驱蚊效果,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
3、小杨同学在实验室做“探究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实验时,将固体物质放在内有温度计的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观察现象。
(1)、实验时的组装顺序是(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固体的好处是既可以使固体 , 又能减缓升温过程便于记录时间;(3)、小杨在固体温度达到40℃后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试管中物质的温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2
(4)、请根据表格和图像回答:该固体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5min中时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持续了min。 -
4、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的跨学科实践中,小宇用鞋盒作为房间模型进行了以下探究:(1)、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小宇应选择(选填“音叉”或“手机”)充当房间中发声的声源,并保证每次实验时声源发出声音的相同。(2)、小宇在家里找到了以下材料:报纸、棉花、泡沫板、海绵、棉布,他分别用报纸和棉花放在鞋盒内侧做了如图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3)、他纠正错误后,选择了一个安静的房间,在模型外1m处摆放分贝仪材料
报纸
泡沫板
棉花
海绵
棉布
分贝仪显示声音的大小/dB
83
72
78
70
75
由实验数据可知,这些材料中消音性能最好的是。
(4)、由此可见,好的吸音材料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A、疏松多孔 B、硬度较大 C、柔韧性好(5)、在实际工程中,隔音房间除了考虑材料的消音和隔音效果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写一个即可)。 -
5、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为避免实验时间过短,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选填“较小”或“较大”);(2)、在实验中可读出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是;(3)、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 , 通过AC段时测得时间 , 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4)、测量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时,若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与实际值相比会(填“偏大”或“偏小”),写出你的分析过程。(5)、下图中能够大致反映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A、
B、
C、
D、
-
6、(1)、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用细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观察到: , 说明;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法是法;
(2)、如图所示,将一只启动的电铃放在连通着抽气机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什么现象:;抽气机工作一定时间后,玻璃罩内(选填“成为”或“接近”)真空,仔细听电铃的声音也听不见;在上述实事基础上推理,可以得出的结论。(3)、小华找来了一个纸盒、六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两根木条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如图所示。(六根橡皮筋长度均相同)制作完成后,小华拨动橡皮筋时,听到了声音,用相同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发出声音的不同。 -
7、如图1所示是我国发现于公元前6000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贾湖骨笛,它是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上有七个音孔,笛声是靠空气柱产生的。图2中B是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减弱噪声的。吴老师用“小蜜蜂”上课,“小蜜蜂”将吴老师较“小”的声音变得更“大”,这里的“大”、“小”表示的是声音的。

-
8、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甲、乙具有相同的;甲、丙具有相同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9、小理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杯冰奶茶,如图所示,等到下课的时候,冰奶茶的表面还浮着几块冰块,此时它的温度约为( )
A、-20℃ B、0℃ C、20℃ D、100℃ -
10、2023年11月30日,深圳市“无噪新潮舞”静音广场舞推广活动第八场在南山区开展。现场舞者一人一副耳机,所有耳机都能同步接收到同一首歌,他们像往常一样翩翩起舞,现场却没有大分贝的音乐声,受到舞团成员和围观群众一致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牙耳机中的发声部件没有振动 B、蓝牙耳机发出超声波,故围观群众听不到歌曲声 C、舞者佩戴的蓝牙耳机发出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120dB D、此活动的优点是在声源处减弱扰民噪声 -
11、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使用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可以确定地震、火山爆发的方位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依次敲击,最右边的瓶子发声的音调最低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
1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dm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80cm C、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cm D、一块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时间约为10s
-
13、小刚家购头了一款如图甲所示的户外分体式燃气炉,准备去户外野炊。该燃气炉的铭牌如表1所示,其中功率4500W是指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时燃气炉每秒放出4500J的热量。

表1
【品名】XX牌分体式防风燃气炉
【材料】不锈钢铜铸铝
【规格】展开φ260x116mm
折叠φ127x132mm
【功率】4500W
(1)、气体燃料在常温下是通过的方法液化存储在储气罐内的。使用过程中,罐体温度变低,这是因为燃料发生汽化时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在标准大气压下,用该燃气炉将1L的水从25℃加热到沸腾用时140s,燃气炉烧水时的效率是。[已知水的密度为1.0x103kg/m3 , 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3)、小刚注意到炉头上标有参数“15”字样,他查阅说明书得知,该参数表示燃气炉功率[单位:瓦(W)]与耗气量[单位:克/时(g/h)]之比的数值为15,则该燃气炉所使用燃料的热值是J/kg。(4)、(2分)小刚打算展示在劳动课上学习的烹饪技能,为家人做顿可口的饭菜。表2是他出发前做的规划,则小刚至少应携带个如图乙所示的新储气罐。表2
内容
每次耗时/min
次数/次
炒菜
8
3
煮汤
10
1
烧水
3
2
-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冬天蓄电池为啥“亏电”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80%~90%用的是铅酸电池,而铅酸蓄电池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耐受低温。一般情况下,蓄电池的最佳使用温度为25℃,随着温度每下降1℃,电瓶的可用容量下降约0.8%。电动车普遍采用的是铅酸电池,它的发电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发电。进入冬季,气温下降,铅酸电池中的溶液温度降低,其中的物质活性也会随之下降,转化效率低,电阻增大,引起电池放电电压降低,使得电池的可用容量降低,耗电变快。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产生和释放的电量就会减少很多。一旦温度低于15℃,蓄电池的续航能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差,等气温降在0℃以下,续航里程将会下降左右。
低温下,充电要更慢一些,因为电池充电需要“加热”。冬天气温较低,当电池电芯低于 0℃时,系统会先给电池电芯加热。当其温度达到5℃时,才会开始给电池充电。
(1)、铅酸电池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2)、太原某天气温为16~25℃,则电瓶的可用容量在当天气温最低时与最佳状态时比较下降约%;
(3)、(2分)为缩短电动车充电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冬季电动车使用的合理建议:。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造太阳”创造新世界纪录
2025年十月 20日,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龚安验装置(EAST)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中建“人造太阳”的主要作用是模拟太阻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过程,通过控制和维持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实现聚变反应来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有望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在能源供应中,核聚变能源具有原料丰富、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独特优点。例如,一升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氘与另一种原料氚经过聚变及应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在环境保护中,使用核聚变能源发电可以提供近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环境。
(1)、“人造太阳”作为能源时具有的优点。在模拟核聚变反应过程中将能转化为能;(2)、一升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氘与另一种原料氚经过聚变反应能释放出J能量。(q汽油=4.4x107J/L)
-
16、如图所示是一款远程无人驾驶清扫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10m/s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5min,消耗汽油0.3kg,已知清扫车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为 1350N,汽油的热值为4.5x107J/kg。
求:
(1)、0.3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在此过程中清扫车发动机的效率。 -
17、晚饭后小明和奶奶在客厅看电视,奶奶口渴了,小明就拿出一盒牛奶准备烫热后给奶奶喝,他发现整箱牛奶的参数如表所示,已知c牛奶=2.5x103J/(kg•℃),c冰=4.2x103J/(kg•℃),ρ牛奶=1.02x103kg/m3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辉山纯牛奶
的吸热能力
产品种类:超高温灭菌乳
保质期:常温密闭保存6个月
规格:250mLx24盒
配料:生牛乳
营养成分表
项目每100mLNRV%
能量 262kJ 3%
蛋白质 3.lg 5%
脂肪 3.6g 5%
碳水化合物 4.5g 2%
钠60mg 3%
钙100mg 13%
(1)、这盒牛奶的质量是多少kg?(2)、已知牛奶的初温是20℃,小明想用热水将其烫热,要达到40℃,则这个过程中牛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
18、小梅同学进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2)、除了图中已经呈现的器材,你认为两个实验都还要用到的其它测量工具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实验是通过来反映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是通过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两空均选填序号)①燃料质量 ②吸热物质的质量 ③加热时间 ④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
19、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水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选填序号)。(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6)、若第3组没有改变实验装置,用图甲装置加热水,最后至气泡上升的过程当中,体积越来越大,到水面破裂,发现温度计的示数还在不断的上升,这与他所学过的知识相违背,你觉得他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
20、根据如图的实物连接图,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上标明开关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