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乐理中,音名、唱名、频率的关系如表所示,则(       )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频率/Hz

    262

    294

    330

    349

    392

    440

    494

    A、音名为B的音,响度最大 B、相比D音,发G音时,音调更低 C、唱名为Mi的音,每分钟振动330次 D、相比C音,发A音时,声源每秒振动次数更多
  • 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的小水珠(图中圆模拟小水珠)形成彩虹光路示意图,a、b为两种单色光。图中彩虹形成过程中涉及到的光现象有(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都有
  • 3、小明的科创小组利用学校社团的3D打印机制作一台歼-35A模型。

    【目标任务】用3D打印机制作一架歼-35A模型

    【工作原理】3D打印机先利用热融喷头将材料加热到对应温度,再按照3D数据,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将料丝喷出,使其凝固成立体实物。打印机常用丝材的部分技术参数如表1:

    丝材类型

    推荐打印温度/℃

    熔融特点

    材料特点

    PLA

    195~230

    存在固液共存态

    无毒、可降解、强度低

    ABS

    220~250

    从固态变软逐渐成液态

    韧性强、打印时有刺激性气味

    【材料选取】

    (1)、图甲是某两种材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可能是ABS材料;
    (2)、小明希望可以在封闭室内环境打印歼-35A模型,并且后期能够对模型进行环保处理,因此选择表1中丝材制作更合适;

    【项目评估】老师介绍:3D打印模型内部常采用类似蜂巢的空心填充方式,以优化材料使用和减轻重量。填充密度是指3D打印模型内部的固体填充程度,通常为0%到100%之间的百分比,如图乙所示。

    我们也可以通过模型实际质量与假设其完全实心时的质量之比来计算填充密度。一般来说,填充密度过高会导致材料浪费和打印时间延长,过低则可能无法满足模型的强度要求。根据经验,老师列出模型的填充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关系,如表2:

    填充密度

    强度等级

    0~15%

    较低

    15~50%

    中等

    >50%

    较高

    小明选择密度为1.25g/cm3的PLA打印一架歼35-A模型,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模型的填充密度。需要的仪器有电子秤、记号笔等,实验过程如图丙所示(ρ=1g/cm3)。

    a。水槽中装入适量的水,记录电子秤示数m1 , 标记液面位置A;

    b。把模型放入水槽,记录电子秤示数m2

    c。用细针将模型压入水中,使其完全浸没,标记液面位置B;

    d。取出模型后,往水槽加水,直至液面升高至位置B,记录电子秤示数m3

    (3)、模型的质量为g;
    (4)、模型的填充密度为%,强度等级为
    (5)、若小明换用密度为1.05g/cm3的ABS丝材打印内、外结构相同的同一模型,则模型的填充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气灶常配备有熄火保护装置,当燃气灶意外熄火时,自动关闭燃气阀,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某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原理示意图。工作时,热电偶热端受热,当冷、热两端有一定温度差时,电磁铁将衔铁吸引过来,衔铁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向左移动,压缩弹簧,同时进气口被打开,燃气输送至出气口。若炉火意外熄灭,热电偶没有温度差,电磁铁失去磁性释放衔铁,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关闭进气口,防止燃气外泄。

    (1)、熄火保护装置工作时,热电偶在电路中相当于(选填“电源”“开关”或“用电器”),热电偶将能转化为电能;
    (2)、若电流方向如图乙的箭头方向,则电磁铁D端为(选填“N”或“S”)极。热电偶内部电子移动方向为(选填“A到B”或“B到A”);
    (3)、在测试熄火保护装置时,发现电磁铁无法将衔铁完全吸过来,燃气无法到达出气口,为了解决此问题,可采取的方法是
  • 5、小丽同学家里有一款暖脚器(如图甲),内置一个电热垫,其简化电路如图乙,铭牌上的部分信息如表。[c=2.2×103J/kg]求:

    额定电压

    220V

    电热丝R1

    880Ω

    电热丝R2

    880Ω

    热垫质量

    0.5kg

    (1)、暖脚器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暖脚器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是多少?
    (3)、某次用高温挡正常工作使电热垫从15℃加热到65℃需要多长时间?(加热效率是80%)
  • 6、厚膜电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电子设备中的定值电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为测定某厚膜电阻的阻值大小,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4.9

    0.1

    49

    2

    9.6

    0.2

    48

    3

    12

    0.24

     

    (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正在连接的实物图,此时的一处错误是 , 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已调至最大阻值处,请画出最后一根导线
    (2)、正确连接并操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综合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厚膜电阻的阻值是Ω;
    (3)、查阅资料发现:该厚膜电阻材料为导电金属陶瓷,滑动变阻器金属丝材料为镍铬合金丝,两种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并绘制图像如图丙,其中面积S1表示电压表示数为U1时厚膜电阻的电功率大小,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表示为面积。(选填“S1”、“S2”或“S3”)
  • 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2)、如图甲所示,当小明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选填“I”、“II”或“III”)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小明继续模拟探究“眼睛的缺陷”,它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用光屏模拟人眼的视网膜。如图乙,小明先固定蜡烛,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撤掉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使像重新清晰,应将光屏透镜(选填“靠近”、“远离”或“保持不动”)。得到清晰的像后发现,该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8、小明发现冬天海水结冰时的温度比河水的低,这一现象激发了他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兴趣。他将一杯盐水放入温度为-20℃的恒温冷冻室内,利用传感器收集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

    (1)、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凝固过程持续了min。
    (2)、杯内盐水第25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5min时的内能。
    (3)、从图像中发现,当盐水凝固后,温度降低明显变快,这是因为凝固后它的变小。
  • 9、在空间站失重环境下,书写也并非易事。如果用铅笔书写,飞溅的铅笔芯颗粒石墨材料导电性能极佳,进入电器会导致电路发生 故障。如果用钢笔书写,墨水不会自动往下流,导致书写断断续续。为此,我国设计出如图甲所示的“太空圆珠笔”,书写过程中,笔尖与纸张的摩擦类型属于滚动摩擦,笔芯内氮气的密度 (变大、变小或不变)。2021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航天员刘伯明在空间站用毛笔写下了“理想”二字,如图乙所示,书写过程中墨汁附着在毛笔上并没有四处飞溅,从分子角度而言,这是因为

       

  • 10、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眼睛通过水洼看到水中月亮上M点的反射光路。(用M'点代表月亮上M点的像)

  • 11、下列选项中对相应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液态玻璃倒入模具后将会凝固,凝固过程玻璃温度不变 B、如图乙,瓶中装入液氮,瓶口上方的“白气”是液氮汽化形成的氮气 C、如图丙,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D、如图丁,雾凇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 12、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7℃ B、一根粉笔的质量约为25g C、一枚一元钱硬币的直径约为25mm D、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为3s
  • 13、2024年4月19日,我国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海基二号”总体结构完成安装,它刷新了高度、质量、作业水深和建造速度等多项亚洲纪录,“海基二号”由上部组块和水下的导管架组成。如图是质量为6×104t的“海洋石油229”驳船将质量为3.7×104t的导管架运载至安装海域的情景。(ρ海水=1.0×103kg/m3

    (1)、如图所示,导管架的底部固定着4块面积非常大的钢板,这4块钢板的作用是。“海基二号”在指定海域成功安装后,这4块钢板处于水深324m的海底处,它们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
    (2)、当驳船上的导管架全部滑入海水中后,驳船将一些。
    (3)、这次海上安装采用了滑移下水方式:工程人员将驳船船头水舱的水排出一部分,又向船尾水舱注入一部分水,使驳船小角度倾斜,最后将驳船和导管架之间的连接点切割分离,导管架就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顶端朝前沿着轨道滑入海中。若驳船船头水舱排出的水和船尾水舱注入的水的体积分别为2.2×103m3和6×103m3时,导管架顶端浸入海水中的体积为200m3 , 则驳船和固定在驳船上的导管柴总共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及最后的结果)
  • 14、图甲是小刚设计的测定物体质量的装置。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与报警器连接(报警器未画出),R是压力传感器,位置固定不变,其电阻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O点为杠杆AB的支点,杠杆B端始终压在传感器R上,AO长30cm,OB长15cm(托盘和杠杆重力忽略不计),杠杆始终静止在水平位置。

    (1)、在杠杆AOB中,把A点受力看做是动力,该杠杆属于杠杆;图甲中定值电阻R0和压力传感器R组成电路。
    (2)、小刚设定随着托盘内物体质量的增加,用于显示质量的电表示数会增大,他应该选用图甲电路中的表显示物体质量。
    (3)、闭合开关,托盘空载时,电压表示数为7V;当托盘中放入1kg重物时,电压表示数为4.5V,则电源电压是V;继续向托盘中放入重物,当电路中电流达到0.4A时报警器报警,此时托盘中重物的质量为kg。
    (4)、要增大该装置的量程可以适当R0的阻值。
  • 1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实验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表。
    (3)、小明多次实验后,得到如图乙的实验图象。由图象可知,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应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根据实验图像判断,小明要完成该实验,他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Ω。
    (5)、小军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多进行了一次实验,所用定值电阻为32Ω,测得电流为0.1A,由此推断,小军用32Ω电阻替换掉的是阻值为Ω的电阻。
  • 16、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根据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
    (2)、比较图中甲和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当压力相同时 , 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3)、在图乙和图丙中,拉着木块按(1)的要求运动,先后两次运动的速度相同,则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P1P2
  • 17、探究液体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由图乙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水的沸点是℃。
    (2)、由图乙可知:选用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
    (3)、由图乙可知,的比热容较大,A和B两点水的内能大小关系是(选填“A点大”“B点大”或“相等”)。
  • 18、某实验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

    (1)、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利用冰透镜进行火种采集,把冰磨制成凸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线有作用。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小明同学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可以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4)、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同学把凸透镜换成一块薄玻璃板,玻璃板能使蜡烛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把光屏移到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烛焰的像。
  • 19、如图是家用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

    (1)、打开冰箱冷藏室门时,开关S2会自动(选填“断开”或“闭合”);
    (2)、冰箱用三脚插头及三孔插座使其外壳与相连,以防触电;
    (3)、将一瓶600mL的矿泉水放入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后,水温从25℃降低到5℃,在这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是J。
  • 20、吉林市冬季的雾凇闻名全国。
    (1)、吉林市段松花江冬季不封冻,源于丰满发电站。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电能属于能源(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
    (2)、当地有“夜看雾,晨看挂(雾凇),待到近午赏落花”的形容。“雾”和“挂”分别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和形成的,“落花”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3)、小明用手机拍摄雾凇景观发给家人,这是通过来传递信息的。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