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结合深圳地铁 18 号线建设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深圳地铁采用再生制动技术,列车刹车时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回馈电网,再生制动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与下列哪种设备相同?____。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热水器 D、太阳能电池
    (2)、 乘客用手机 NFC 功能刷卡进站时,手机与闸机通过____传递信息。
    A、超声波 B、电磁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3)、 地铁列车进站时,站台乘客需站在黄色安全线外候车。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快,压强 , 容易引发危险,该原理与的原理相同。
    (4)、 深圳某小区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其蓄电池夜晚放电时____。
    A、化学能→电能 B、电能→光能 C、光能→化学能 D、化学能→光能
  • 2、    
    (1)、 深圳大疆无人机技术全球领先。某型号无人机可通过遥控器调节飞行高度与速度,无人机悬停时,螺旋桨高速旋转向下推动空气。此现象说明
    (2)、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液体蚊香电热器。电热器工作时,加热片的温度升高,其内能改变的方式是(选填 “热传递” 或 “做功”)。此蚊香电热器使用两孔插口,主要是由于它的(选填 “发热功率低”“外壳的材料是塑料”)。
  • 3、《墨经·经下》里记载的一种斜面引重车,如图所示。系紧在后轮轴上的绳索,绕过斜面顶的滑轮与斜面上的重物连接。若用该引重车将重为 2000N 木箱从斜板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斜板长 2m,高 0.8m。后轮轴施加在绳子上的力为 1000N (不计绳重、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此木箱与斜板之间的摩擦力是N;经实际测量,发现人施加在车上的推力比绳子上的拉力小很多,说明车子后轮是一种(选填“省力”“费力”) 机械。

  • 4、晴朗的夜晚,小刚在泳池边散步,看到池中有一轮明月,如图所示,空中的月亮用点 A 表示,请画出小刚看到池水中月亮的光路图 (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5、如图所示,带支架的平板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小球 A 用细线悬挂于支架右端,放在小车左端的物块 B 相对于小车始终静止。某时刻观察到细线偏离竖直方向,请画出此时物块 B 受到的力 G 和摩擦力 f 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 6、下列关于电和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地磁场的磁感线方向从地理北极指向地理南极 B、乙图:甲、乙、丙装有等质量等初温的液体,通电相同时间,温度计示数的大小关系为T <T <T  C、丙图,当空气开关自动断开时,一定是电路发生短路现象 D、丁图:小磁针A 端为S 极,电源的右侧为负极
  •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矫正近视的光路示意图 B、图乙: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C、图丙: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 D、图丁:把纸板 NOF 向后折,在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
  • 8、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敲击右侧音叉使其发声,再使其停止发声,发现左侧音叉也在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乙图是摩托车的消声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丙图,手按在小提琴上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D、丁图,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小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9、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
    A、家用电冰箱工作时的电流为 5A B、常用的医用口罩正面受到的大气压力 C、常用的医用口罩的质量是 30g D、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 8848.867km
  • 1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尼龙

    尼龙

    长度(cm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mm2

    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0.89

    (1)选用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最好填上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①

    (4)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11、在“测量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原理是
    (2)、该实验除了如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3)、为了减小计时误差,在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4)、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AB段的长度:sAB=cm,小车经过AB段的时间是1.5s,vAB=m/s;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计时工具,如果让小车启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时间tAC , 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大”或“小”)
    (6)、为了测量小车通过全程AC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该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测出通过AB段的路程和时间分别为s1t1 , 再次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出发,测出通过AC段的路程和时间分别为s2t2

    方案二:直接测出BC段的路程为s3 , 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出发,测出通过BC段的时间为t3

    根据你认为正确的方案,写出小车通过全程AB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表达式:(用测量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由实验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 1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白色硬纸板表面要选用(填“光滑”或“粗糙”)些的,利用光在其表面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实验中纸板沿ON对折,发现描绘的反射光线OF与入射光线EO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初步得出反射角入射角的结论。

       

  • 13、图甲量筒读数错误之处是;图乙天平两处错误操作是

       

  • 14、在“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前,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处;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向右偏,这时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横梁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是55g,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得体积是60cm3 , 则盐水的密度是g/cm3。采用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将(填“偏大”或“偏小”)。

  •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元件摆放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中心呈现出清晰的烛焰的像。

    (1)请画出图中一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2)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把蜡烛放在刻度尺的25cm处,可在蜡烛和透镜间合适位置添加一个焦距恰当的(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仍能在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添加眼镜,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也可承接到一个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中应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镜后蜡烛B与镜前点燃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镜后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眼睛(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填“实”或“虚”)像。

  • 17、完成透镜折射光路图。

  • 18、按要求完成光路图:完成反射光路图,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19、一块冰的质量是2.7kg,体积是3×10-3m3 , 求:

    (1)冰块的密度是多少?

    (2)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 20、用体温计测体温,当玻璃泡内的水银受热膨胀上升时,玻璃泡内水银的密度将;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体温计某一截面如图所示,沿箭头方向能看到正立、放大的液柱,这一现象可以用(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原理来解释。

上一页 713 714 715 716 71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