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甲图是床头柜上的用电面板,请将乙图对应电路图连接完整,S1为旋钮开关,控制床头灯的通断和亮度。

  • 2、如图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铁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磁感线的方向。

  • 3、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元件正确连接。

  •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磁铁不动,闭合开关,导体棒沿(选填“上下”或“左右”)方向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2)导体棒不动,闭合开关,磁铁上下运动,电流表指针(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3) 断开开关,无论磁铁如何放置、导体棒怎样运动,电流表指针都不发生偏转.由此小明得出结论:闭合电路得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运动时,电路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 5、核能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核电站是通过核反应堆可控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核能来获取电能的。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被称为“人造太阳”,它主要是让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
  • 6、如图所示,下列与电现象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验电器是用于辨别火线和零线的设备 B、乙图的实验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丙图的实验说明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丁图的测电笔主要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 7、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描述的牛拉磨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磨在磨盘上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B、磨转动得越快,磨的惯性越大 C、磨匀速转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谷物被磨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8、小洋自制一个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需要调整烛焰、水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水透镜注水后,适当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这种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3)、继续注水,小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这是因为注水后水透镜变得更凸,会聚能力更 , 相当于人眼患上了眼。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可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或者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放上一副透镜;
    (4)、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光线,完成光路图

  • 9、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不透明的平面镜来实验的目的是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观察(选填“前面”或“后面”),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3)、小王同学将一张黑纸放在玻璃板后面挡住玻璃板上半部分,他将观察到______(选填字母);
    A、蜡烛A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A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A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4)、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A的像是光的形成的,看到的蜡烛B是光的形成的像(选填“反射”或“折射”);
    (5)、如图乙所示,小华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她在玻璃门中看到了自己的像。当她靠近自动门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选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 10、如图所示是小依和小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的实验。

    (1)、在平面镜上放置纸板时,应使纸板与平面镜
    (2)、小钟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其目的是;通过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入射角;
    (3)、实验过程中,进行下列哪项操作后,在纸板上仍可以看到反射光______;
    A、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翻折 B、如图丙所示,将纸板与入射光束一起以ON为轴旋转
    (4)、如图丁是小依设计的液面微变监视器,光束发射器保持不动,若光电转换接收器上的光斑从S1移向S2 , 则表明液面(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反射角(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小明利用家里的养生壶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加热过程中,小明使用的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性质制作的,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2)、继续加热直至沸腾,小明发现沸腾前后产生的气泡不一样,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境;
    (3)、加热时养生壶能够显示实时温度。小明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及温度并绘制出了水沸腾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如果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水沸腾时图象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 12、如图是小王观察老李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情况并绘制了某一时间段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2~5s老李保持(选填“变速”“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2~7s的平均速度为m/s。

  • 13、小丽在大平面镜前排练舞蹈节目,当她平行于镜面走动时,以镜中人的像为参照物,她是的;身高1.6m的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她的像距离小丽m,小丽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小明,那么小明(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看到小丽。
  • 1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 15、在北方的冬天里,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外包了一层草,目的是防止水管冻裂,关于水结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温度升高
  • 16、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  )
    A、手机镜头 B、投影仪 C、潜望镜 D、望远镜
  • 17、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数据中,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中性笔的长度约5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5m/s 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0.15kg
  • 1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均为定值电阻,R1=20Ω,R2=10Ω,R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V1的量程为0~15V,V2的量程为0~3V。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置于某一位置A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14V,V2的示数为2V。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移动R的滑片,使两电表均能先后达到满偏。

    (1)、求滑片置于A时,电路中的电流;
    (2)、求电源电压;
    (3)、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
    (4)、用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0替换电阻R1 , 不改变其他元件的连接。闭合开关,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调节R和R0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路总功率达到最大,其中R仅可以在替换前的安全范围内变化,求R0接入电路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19、小雨同学家装修新房,看到工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一种自制的简易起重装置向楼上吊装笨重的装修材料,感觉该装置简单易制、方便快捷,大大减少了工人搬运材料的劳动强度。小雨观察到电动机的输出功率800W,将两袋(每袋质量45kg)水泥匀速提升到10m高的4楼需要用时15s。假设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不变。请帮小雨完成下列问题:(g=10N/kg)

    (1)、求此过程水泥上升的速度?(保留两位小数)
    (2)、电动机对绳子的拉力多大?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 20、小天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除了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不清楚之外其他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均忽略不计,以下是他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天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请指出电路连接的错误之处:(写一种即可);

    (2)更正电路之前,小天发现可以利用甲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他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0V,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可计算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

    (3)小天按照图乙所示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选用了合适的量程进行了多次测量,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第一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第二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8A,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丁所示,第三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1A,则Rx的平均阻值为Ω(精确到0.1Ω)。

上一页 590 591 592 593 5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