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把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用绳子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稳定后松手。画出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经过P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 2、小北家里有一个纯铜做的“美人鱼”工艺品,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是否是实心铜制成的,进行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已知铜的密度为7.9×103kg/m3。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推算:

    (1)、“小美人鱼”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2)、“小美人鱼”的体积是多少?
    (3)、请通过计算判断“小美人鱼”是否为实心铜制成的?若是空心的,请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 3、透镜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就越强;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1f;平常我们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值,凹透镜的度数是负值;问:

    (1)镜片焦距为0.2m的近视眼镜片的度数是多少?

    (2)400度的眼镜片的焦距是多少?

  • 4、炎热的夏天,游泳使人感觉凉爽,但溺水事件时有发生,请解释泳池中的水看起来变浅的原因。
  • 5、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水稻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水稻种子的总质量m1 , 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m1=g。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mL。种子的密度ρ=g/cm3
    (3)、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 , 则种子密度ρ=(用ρ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6、小华利用“F”光源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小华应调整“F”光源、光屏和透镜三者的中心在
    (2)、小华将“F”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按照图甲所示位置放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立的,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小华继续进行研究,当出现图乙所示场景时,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像未画出),依此成像原理可制成(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 7、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装m=kg;用它装植物油,最多装m=kg。取植物油的密度为0.9×103kg/m3。(1L=1dm3
  • 8、用铜、铁、铝三种金属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球,则体积最大的为球;若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实心球,则质量最大的为球。ρ<ρ<ρ
  • 9、小明身高1.7m,距离平面镜3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m。当他向平面镜缓慢走近时,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 10、1962年,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6s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已知光在真空和空气里的传播速度约为m/s,由此可计算出月球与地球相距约m。
  • 1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的形成是现象,需要
  • 12、冬天,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可以驱散寒冷,火锅上的“白气”是水蒸气发生现象而产生的;这一过程需要
  • 1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 分度值是。下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

  • 14、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 人耳无法听到;现代技术中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15、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机械停钟的读数为s。

  • 1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kg/m3
  • 17、炎炎夏日,气温上升,温度计中的汞柱升高,则汞柱的哪个物理量不发生变化(  )
    A、密度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 18、小云想测出杯子中水的质量,她先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m , 然后把水倒出,又测出杯子的质量m,得出杯子中水的质量为mm , 此结果与原来杯子中水的实际质量相比(  )
    A、偏小 B、偏大 C、一样 D、无法判断
  • 19、关于近视眼、老花眼及其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的人,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 B、近视眼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C、老花眼的人,晶状体的焦距变大 D、老花眼的人应戴凹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 20、把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正对太阳放置,则温度最高的点是(  )
    A、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10cm B、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10cm C、和太阳同侧,距凸透镜光心5cm D、和太阳异侧,距凸透镜光心5cm
上一页 573 574 575 576 5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