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四个节气中涉及的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立春——冰化成的水 B、白露——草上的露珠 C、霜降——枝头上的霜 D、冬至——玻璃上的雾
  • 2、校运会百米冲刺阶段,拉拉队的加油声“响彻云霄”,主要是指声音的(       )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声速快
  • 3、如图所示的天鲲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绞吸式挖泥船,广泛应用于航道疏通、填海造陆等工程,在这些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工作原理涉及压强和能量等物理知识,通过一系列环节完成海底泥沙的吸入和排放。具体过程包括:

    I.挖掘环节:船头的铰刀高速旋转,将海底的泥沙和岩石搅碎,与水混合形成泥浆。

    II.吸入环节:泥泵的叶轮高速旋转,泥浆通过吸泥管被吸入船内。

    III.输送环节:泥浆在吸泥管中不断上升,进入排泥管,并最终在管道末端喷出,输送至指定区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铰刀刀齿制作得非常锋利,这是通过的方式来增大压强;
    (2)、请利用流体压强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泥泵的叶轮高速旋转,就可以将泥浆通过吸泥管被吸入船内
    (3)、挖泥船的最大挖深为35m,在最大挖深处,海水对挖泥船吸入口的压强为多少Pa?(取g=10N/kg,ρ海水=1×103kg/m3
    (4)、泥泵功率一定,泥泵过于粘稠(阻力过大)时就很难被吸入船内,请从功能关系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4、乒乓球发球时,要先将乒乓球几乎竖直地向上抛出,等球回落到一定高度时挥动球拍,使之与乒乓球摩擦,便可以发出旋转球(如图甲所示)。乒乓球的旋转强度可以用它旋转的圈数与旋转这些圈数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表示。作为乒乓球爱好者的小明思考如何才能将乒乓球发得更转,对此他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乒乓球的旋转强度与球被抛出的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H有关;

    猜想2:乒乓球的旋转强度与乒乓球的大小有关。

    小明在铺有地胶的水平地进行实验(乒乓球落在地胶上不弹起),准备的材料有乒乓球拍1支、直径为40mm和38mm的乒乓球各一个。

    (1)、球拍摩擦乒乓球之后,乒乓球随即旋转起来,并竖直落到水平面的O点(如图乙所示),由于球的旋转,它将滚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则的长短可以反映乒乓球的旋转强度。根据乒乓球的旋转方向可以判断,图乙中将向(选填“左”或“右”)滚动一段距离;
    (2)、为了探究猜想1,他将直径为40mm的乒乓球抛起,球在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为H1 , 随后球在水平面上的滚动的距离为s1;将同一个球抛起更高的高度,使得球在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为H2(H1<H2),球在水平面上的滚动的距离为s2.测量后发现s1<s2。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乒乓球,球被抛出的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越大,球的旋转越。这是由于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越大,乒乓球与球拍接触时的越大,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3)、为了探究猜想2,他将直径为38mm的乒乓球抛起,控制球在最高点到球拍之间的距离为H1 , 随后球在水平面上滚动的距离为s3;测量后发现s1=s3由此得出结论:乒乓球的旋转强度与乒乓球的大小无关。你认为他通过上述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可信吗?。理由是:。(两次实验中球从落地到停止滚动的时间相同)
  • 5、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I、II、III为三块可绕轴OO'转动的玻璃板,它们大小相同,其中I、III为无色透明玻璃板,II为茶色透明玻璃板。图乙为装置简化后的主视图。

    (1)、将一张红色纸条AB贴在玻璃板I的表面,当眼睛位于II的(选填“左”或“右”)侧时,能看到AB通过II所成的像。实验中玻璃板II相当于的作用;
    (2)、固定I和II,用一张白纸贴满玻璃板III后并转动,直至透过II观察到AB的像呈现在III的白纸上。不透过II直接观察白纸,当观察到白纸上 , 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
    (3)、用小刀沿AB像的边缘将III上的白纸切开,去掉多余部分后得到A'B'。将三块玻璃绕OO'转动后叠在一起,发现ABA'B'重合。这说明A'B'AB大小
    (4)、通过以上实验,小明分析后得到OB'=OBOA'=OA , 从而A'B'AB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通过这一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 理由是
  • 6、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器材如下:小灯泡、电压恒定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他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明按电路图连接实物,他至少需要根导线;
    (2)、电路连接完成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指针无偏转,小明猜想可能是灯泡开路。为了验证他的猜想,他应该观察的元件是
    (3)、解决上述问题后,小明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可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Ω;
    (4)、小明测量出多组数据后,将几次电压取平均值后得到U¯ , 将几次电流取平均值后得到I¯ , 通过R¯=U¯I¯求出灯泡电阻。你认为他处理数据的方式合理吗?。理由是:
  • 7、地球的水含量丰富,但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左右。将海水转化为淡水,就成为了一种有效解决淡水短缺的有效方法。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装置,将此装置放置在太阳光下,就可以实现海水淡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装置利用了哪些物态变化过程来实现海水淡化的?
    (2)、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快这个装置淡化海水的速度呢?请列举一条措施。
  • 8、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密封矿泉水瓶中加入一些茶叶,部分茶叶上由于粘有气泡而处于漂浮状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后,原本漂浮的茶叶逐渐下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茶叶漂浮时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如何?
    (2)、请利用浮力知识解释用力挤压矿泉水瓶后,原本漂浮的茶叶逐渐下沉的原因。
  • 9、如图所示是压缩空气除尘罐。使用时,罐内空气快速从喷嘴喷出,从而达到除尘的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判断罐体内外气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2)、请判断使用时罐体温度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 10、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弹力球从距离地面h1的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地之后弹力球回弹的最大高度为h2 , 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忽略弹力球与地面作用时间。请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弹力球从释放到回弹至高度为h2的过程中,其动能E的大小随运动路程s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

  • 1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测量实心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时的情景,请画出此时铁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其中细线拉力F已经画出)

  • 1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未连接完成的电路按要求连接完整。要求: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导线不能交叉。

  •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得R1=10Ω时,R1电功率为P1;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得R1=90Ω时,其电功率仍然为P1 , 则R0=Ω。

  • 14、如图所示是磁控胶囊内镜,它只需患者随水吞下,通过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机器人在胃内的运动。由此说明磁控胶囊内镜在磁场中将会受到的作用。

  • 15、我国防空警报可以通过改变鸣笛时长和停止时长,来提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等内容。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 16、如图所示是一个安装在竖直墙面的置物架,AO两处安装有螺钉,若A处螺钉受力过大而松脱,则整个置物架将绕O点倾翻。关于这个置物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置物架可看做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 B、A处螺钉受到墙面对它向左的拉力 C、缩短AO的长度,则置物架更不易倾翻 D、重物越靠近A点放置,置物架更不易倾翻
  • 17、关于家庭电路的安全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测电笔时切勿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B、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快速用手将人拉开 C、冰箱的金属外壳必须要接地 D、只有短路才会导致空气开关跳闸
  • 18、如图所示,博物馆在陈列一些小型文物时,会增加一个凸透镜来辅助游客看清文物。这是利用凸透镜成下列哪种像(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 19、推理法是物理研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比如在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小车所受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越慢,进一步推理出小车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下面探究中也用到这个方法的是(  )
    A、阿基米德原理 B、欧姆定律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 D、真空不能传声
  • 20、下列用电器的工作原理能够用焦耳定律解释的是(  )
    A、电动机 B、电烤炉 C、发电机 D、麦克风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