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6V B、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当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C、用电器着火时,应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源 D、有人触电时,应当立即用手把他拉开
  • 2、如图所示是园艺工人用剪刀修剪枝条时的情境,O点是剪刀的转动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剪刀正常使用时是费力杠杆 B、枝条靠近O点时,能够更省力 C、手靠近O点时,能够更省力 D、手靠近O点时,能够增大动力臂
  •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了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了 C、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D、晷针在晷面上产生影子
  • 4、如图所示是一辆共享单车,关于共享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车的轴承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B、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 D、车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为了增大摩擦
  • 5、二胡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如图4所示是演奏者正在拉二胡的情境,演奏者右手持弓,左手的手指按弦,弓与弦摩擦时弦便振动发出声音。当左手手指按在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时,改变了弦振动的长度,若手指按在弦上滑动使弦振动的长度连续变短,则可听到弦发出的声音从低音到高音连续变化。这是因为弦振动的长度影响了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声速 C、音调 D、音色
  • 6、如图所示的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抽油烟机 B、电饭锅 C、电风扇 D、电冰箱
  • 7、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如图所示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雨水”节气中,“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B、乙图“白露”节气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丙图“霜降”节气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丁图“大雪”节气中,“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8、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鞋底的槽纹 B、​ 给轮胎套上铁链 C、​ 运动员手上涂镁粉 D、​ 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
  •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逐渐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减小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 10、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上标有“12V6W”字样,灯丝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当只闭合开关S、S2时,电路电流为I1 , 电阻R的电功率为P2 , 电路总功率为P1=9W;当只闭合开关S、S1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点(图中未标出)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RA , 电路电流为I2 ,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PA , 电阻R的电功率为P'2 , 电路总功率为P2P2P'2=41 , 求:

    (1)、灯丝电阻RL
    (2)、I1I2
    (3)、当只闭合开关S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点(图中未标出)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B , 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PB , 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 , 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 , 此时电路中总功率为P3=3W , 已知PAPB=158 , 求U1U2的比值。
  • 11、体重50kg、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的小郡站在平台上,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将重为200N的物体A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m(不计摩擦,忽略绳、滑轮的重力,g=10N/kg).

    求: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小郡对平台的压强。
  • 12、小郡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电源电压恒为3V不变,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1A”。

    (1)、如图是小郡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用“×”标出这根错接的导线,只改接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
    (2)、小郡同学在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3)、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以后,小郡又找来5Ω10Ω15Ω20Ω25Ω五个定值电阻想要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将5Ω的定值电阻代替小灯泡接入电路,不改变其它电路元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V。当用20Ω的定值电阻替换15Ω的定值电阻后,他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为1V。于是小郡想通过更换电源电压来完成以上5组实验,则可更换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V。
  • 13、如图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根据他的实验探究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小郡把一个空的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感觉用力越来越大,由此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

    (2)图乙B中物体所受浮力F=N,分析图A、B、C,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两图的装置来探究。

    (4)小郡又找来溢水杯和电子秤,他将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再用手提着一个铝块,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从铝块底部入水到浸没的过程,电子秤的读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如图所示为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装置。

    (1)直导线AB不能选用(选填“铜”“铁”或“铝”)质材料;

    (2)把导线AB放在磁场里,闭合开关,会发现导线ab向左运动,说明磁场对电流有磁力的作用;

    (3)现要让导线AB向右运动,请你说出一种方法

  • 1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
    (2)、如图乙,点燃A蜡烛,放在玻璃板前,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接着在白纸上记下此时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
    (3)、若将玻璃板倾斜,蜡烛A的像(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A关于镜面对称。
    (4)、在白纸上用刻度尺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40

    像距v/cm

    3.42

    5.22

    6.51

    由表格数据小郡同学得出平面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大小不相等的结论,请你做出正确评价:

  • 16、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A.是省力杠杆 B.是费力杠杆 C.是等臂杠杆 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请在图中画出满足题意的最小动力的力的示意图

  • 17、水平地面有一底面积为400cm2 , 装有大量水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壁厚度不计)。将物块A、B置于盛水容器中,物块A为底面积150cm2、高10cm的柱体,物块B为边长10cm、密度1.3g/cm3的正方体。待稳定后,A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B沉底,如图甲。小李现对A物块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直至A刚好浸没入水中,再用轻质细绳(绳子伸长忽略不计)连接A、B,绳子恰好拉直,如图乙。再缓慢减小压力F,直至F为0。求:

    (1)如图甲,A漂浮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

    (2)当B刚好离开容器底部时,小李对物块A施加的压力F;

    (3)从施加F开始至F减小为0的整个过程中,物块B竖直上升的距离。

  •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R2是定值电阻,R3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移到b端,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R1的最小功率为W。

  • 19、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并完成填空:如图甲,抽掉两瓶间的玻璃板后,两瓶中气体会混合在一起,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现象;如图乙,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将1、2导线接到电源两端,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可知(选填“A”或“B”)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小。

  • 20、小郡用托盘天平测质量,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她应将平衡螺母向端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将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g。

上一页 341 342 343 344 34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