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石家庄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5-10-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2℃ B、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18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m/s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2. 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莲的茎中间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那一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被测物体的一端必须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4.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船 B、山 C、流水 D、河岸5. 如图所示,用鹤骨制作的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用骨笛吹奏发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B、发出的声音是由鹤骨的振动产生的 C、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D、按压骨笛上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发出的声音的音色6. 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0km/h; 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 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A、猎豹速度最大 B、旗鱼速度最大 C、褐海燕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7. 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 , 接着以15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 , 那么汽车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A、7.5m/s B、10m/s C、11.25m/s D、12.5m/s8. 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 “ 唤醒词 ” 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9. 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所通过的路程是乙的3倍,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与乙速度之比是( )A、9:2 B、2:1 C、2:9 D、1:210. 如图所示,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甲: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障碍物的位置 B、乙: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丙: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和海底的情况 D、丁: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11. 如图所示是禁止鸣笛标志,下列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它相同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航母指挥员戴耳罩
C、高速公路旁的隔声板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12.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学们坐公车时,座位上的你相对于司机是运动的 B、卡车配合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 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13.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1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5. 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 B、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C、物体的速度只与路程有关,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只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速度越大16.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的科学道理是( )A、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B、大地不能传播声音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1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图丙中能听到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D、图丁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8.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丁三者具有相同的频率 B、甲、乙、丙三者具有相同的振幅 C、乙的音色与甲、丙的不同 D、甲、乙、丙三者具有相同的频率19. 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cm C、小球在DF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20. 小明和爸爸从榆林返回西安的高速公路上,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图乙所示是某时刻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车全程的平均车速为90km/h B、从标志牌到西安车速不得超过120m/s C、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至少行驶15分钟才能到达西安 D、如果汽车以图乙中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通过的路程为180km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
21. 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驶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为参照物。(以上均选择“汽车”或“地面”)
22. 小利在7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个水瓶琴,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振动产生的。依次吹每个瓶的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越靠近(选填“左”或“右”)端音调越高。
23. 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若在实验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3)、小车在通过AB段的路程为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是m/s,(4)、在测量AB段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选填“大”或“小”);(5)、小车在由A到C段运动过程中,若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v2(选填“>”“<”或“=”)24. 在学习演奏二胡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如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A
B
C
D
材料
尼龙
尼龙
尼龙
铜
长度(cm)
55
55
80
①
横截面积(mm2)
1
0.5
1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A与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处所缺数据为;(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25. 如图所示,一辆轿车从某地往石家庄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9时0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9时3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石家庄需要多长时间。26.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心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问: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多长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