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按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同时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水的沸点是

    ②小明观察到:第2min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的(选填“C”或“D”);

    (3)、实验时,如果用硬纸板将烧杯盖的十分紧密,且纸板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小明想缩短水沸腾前的时间,他可以采取措施;
    (5)、若按图丙所示装置用烧杯中的水为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便于测量时间,应(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tAB=s;;从A点到C点通过的路程sAC=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
    (4)、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C中点时的速度为v1 , 经过时间tAC中点时的速度为v2 , 则v1v2(选填“>”“<”或“=”).
    (5)、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记录的时间会 , 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6)、如图所示,能说明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____.
    A、 B、 C、 D、
  • 3、

    (1)、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cm
    (2)、图乙中,停表的读数为s;
    (3)、图丙中,汽车时速表的示数为km/h
  • 4、图甲是探究晶体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甲中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叫做“水浴法”,其好处是 , 由乙图可知海波熔化时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选填“升高”、“保持不变”或“降低”).第9min时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 5、如图中甲所示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②;如图乙温度计的读数是 , 如图丙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体温计使用之前必须

  • 6、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 .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图是(选填“甲”或“乙”).

  • 7、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球运动时间长,球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右侧st图像中甲球运动的图像是

  • 8、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诗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说轻舟上的人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选填“山”或“轻舟”),如图所示为某高速路口的一条ETC通道,如果该ETC通道长为15m , 则一辆长为5m的汽车完全通过此通道至少需要s;的含义是

  • 9、(多选)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说话时嘴边冒的“白气”是水蒸气 B、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后装在钢罐里的 C、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鸡蛋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个过程要放热 D、夏天,打开包装纸的冰糕“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的
  • 10、(多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1、(多选)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小车可能是静止的 B、乙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C、乙小车可能是静止的 D、甲小车可能向左运动
  • 12、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C、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D、冬季在手上涂抹油脂护手霜
  • 13、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有a、b玻璃片,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水珠是热水汽化得到的 B、b中水珠是冰块熔化得到的 C、a块玻璃内表面,b块玻璃外表面有水珠 D、a玻璃板上水珠形成要放热,b玻璃板上水珠形成要吸热
  • 14、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A、壶口附近的“白气”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灯泡内壁变黑 D、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
  • 15、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科研人员发明一种新型材料,它在20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图中能反应该材料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 16、关于学校噪声,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的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C、隔壁班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1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声音的强度达到150dB指的是响度很大
  • 18、下列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超声波洗牙 B、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C、利用超声波为孕妇做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 D、利用超声波来探测物体内部是否有气泡或裂纹
  • 19、下列关于声音产生与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在空气中,回声比原声的速度大 D、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声速变小
  • 20、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甲的速度小于丙的速度 B、只有丙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根据公式v=st , 乙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D、经过5s , 乙车比甲车的路程少12.5m
上一页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