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cm B、1mm C、1nm D、1μm
  • 2、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小明学习《爱莲说》时读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好奇莲叶的茎中间是否真的贯通,往它中间的茎里灌水,观察水是否从别处流出,往中间的茎里灌水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那一环节(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 4、如题图为四缸发动机图,其工作原理为:四个气缸的活塞连在一根曲轴上,并使各气缸的做功过程错开,在飞轮转动的每半周里,都有一个气缸在做功,其它三个气缸分别在做吸气、压缩和排气工作。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所示。

    排量

    2L

    输出功率

    120kW

    转速

    6000r/min

    其中排量等于四个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气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气缸顶部到底部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数。则:

    (1)、该发动机的单缸排量为L,它的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获得动力;
    (2)、该发动机每分钟对外做功次,每分钟对外做功J;
    (3)、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J。在做功过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p=Pa(1L=103m3)。
  • 5、如题图所示,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一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筒慢慢地向容器内打气,增大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当瓶内气体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t1;打开卡子,让气体冲开胶塞,这时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t2。回答问题:

    (1)、你认为t1t2的关系是t1t2(选填“>”.“<”或“=”)。
    (2)、胶塞冲出容器口时,能转化为能。
    (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 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势能的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分子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主要是氧气的(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发生变化.       

    (2)用砂纸打磨铁棒,铁棒发热,主要是铁棒内能中的(选填“分子动能”或“分子势能”)增加了.       

    (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小”);从微观上看,分子动能 , 分子势能

  • 7、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考虑到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被水吸收,而水的比热容已知。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题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5

    44

    菜籽油

    25

    34

    (1)、取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煤油和菜籽油做燃料,制成煤油灯和菜籽油灯;
    (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应该选择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水的质量和相同;
    (3)、分析得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4)、实验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大;
    (5)、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8、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A.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后可吊起重物

    B.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冲起软木塞

    C.抽掉中间的玻璃板后,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

    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乙醚沸腾,蒸气冲起软木塞

    (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9、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们设想中的永动机,高处的水流下落    能转化为 能,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又带动抽水机从低处将 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这种永动机不能够永远工作下去, 因为它违背了

  • 10、一个成年人参加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为6.6×106J , 这些能量需要完成燃烧0.55kg的干木柴才能得到,则干木柴的热值为J/kg,如果用掉一半后,干木柴的热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台柴油机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柴油放出的热量为1.0×109J , 其中损失的热量为6.0×108J , 则柴油机获得有用功的机械能为J,柴油机的效率为
  • 1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对外做功次,除做功冲程外,其他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来完成的。
  • 1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用同种物质制成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其比热容(填“相同”或“不同”)。质量均为1kg的铜块[c=0.39×103J/(kg·℃)]和铅块[c=0.13×103J/(kg·℃)],如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铜块与铅块升高的温度之比为;若铜块温度升高了100 ℃,则它吸收了J的热。
  • 13、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 14、常见物质都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很小,其直径的数量级约为m,分子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它。
  • 15、下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丁丙乙甲 D、丁甲丙乙
  • 16、如图1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

    A、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2℃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多 D、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 17、如题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B、 C、 D、
  • 18、下列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 19、如图所示,是发光二极管的示意图。当电流从较长的接线脚流入时,发光二极管中有电流通过,使其发光;如果电流从较短接线脚流入,电路处于(选填“短路”或“开路”)状态,这说明发光二极管具有导电性。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导线把开关、电灯等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B、电源是使电路有持续电流的装置 C、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电风扇都是电源 D、干电池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上一页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