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检测出带电体带哪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在摩擦过程中,丝绸由于(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电(选填“正”或“负”)。
  •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 一桶水倒掉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结成冰后比热容(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质量为400g,初温为320℃的金属球放入水中,金属球放出4.2×104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70℃,则金属球的比热容为
  • 3、如下图所示,运油车正在卸油,快速流出的油和油罐由于现象会积累过多电荷,为防止发生事故,需用一条“绳子”把运油车与静电消除器相连,“绳子”的内芯应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在消除静电的过程中,若接地线中的电流方向向上,则运油车带的是(选填“正”或“负”)电荷。

  • 4、如下图所示,是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微观模型,其中丙图表示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气”)态;该物质从丙图状态变化到乙图状态时,体积变大,分子间的作用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们借助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 5、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亮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两液体进行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液体的吸热能力比B液体的强 B、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 C、A、B两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2 D、A、B两液体在0~8min内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1
  • 6、如图所示,a、b、c三个轻质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其中,a所带的电荷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则(       )

    A、小球b带负电,小球c带负电 B、小球b带正电,小球c带正电 C、小球b带负电,小球c带正电 D、小球b带正电,小球c带负电
  • 7、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少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塞子冲出,内燃机四个冲程中与之原理相似的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 8、为了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高速收费站建有ETC专用通道,专用通道需要汽车安装ETC卡(如图甲所示) ,图乙是ETC专用通道示意图,当汽车进入ETC卡读取器识别范围的时候,卡上的信息被读取,同时栏杆机将横杆抬起,汽车无需停车就实现了缴费,大大节约了通站时间。

    (1)、汽车在运动时,ETC卡相对于汽车是的,相对于地面是的(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汽车通行ETC通道的过程(选填“是”或“不是”) 机械运动;
    (3)、如图是某公路旁的交通标志牌,“40”表示 , 如果此时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该车(选填“有”或“没有”) 违反交通规则,照这样的速度行驶,再经过s汽车就可以到达ETC收费站;

    (4)、如图乙所示,某一ETC通道,栏杆机距ETC卡读取器10m,横杆在位置一(如图丙所示) 时距地面高度1.2m,栏杆机启动后横杆水平段沿竖直方向以0.2m/s的速度匀速抬起。某人驾驶一台 SUV车以7.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刚好顺利通过该ETC通道,车距离ETC卡读取器5m时被读取信息。假设栏杆机横杆水平段同时抬起,以SUV 车的速度,车太高、横杆抬起高度不够,会撞杆违章。该SUV车的高度不得超过m;
    (5)、如图所示,汽车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 后行驶至 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至完全通过ETC收费岛,ETC收费岛长:s2=35m,汽车长5m。汽车从开始减速到完全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m/s。

  • 9、2023年深圳马拉松于12月3日开赛,比赛项目为男子组、女子组和团体赛,马拉松以市民中心为起点,海滨广场为终点,全程42km,一名选手用时140min跑完全程。求:
    (1)、这名选手跑完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参加马拉松的选手们从深南大道北侧西行到宝安大道,此路段直线长度为8.5km,马拉松团体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4.1m/s,队伍全部在该路段内通行的时间为2000s,请你求出马拉松团体队伍的长度?
  • 10、
    (1)、小明早上7点骑自行车去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家到学校的距离是4500m,学校7点半上课,小明会迟到吗?
    (2)、若小明改乘校车去学校,该校车以36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0.2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 1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3)、实验中,小车运动得太快了,对实验的不良影响是;你的解决办法是
    (4)、实验前小明先练习使用停表测时间,某次读数如图乙所示,为s;
    (5)、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 若AB段用时2s, 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
    (6)、实验中小车在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7)、测量时若过了 A点才开始计时,将会导致 AC段平均速度(选填“偏大”或“偏小”) 。
  • 12、实验探究:小宇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1)、实验步骤:

    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 L1

    B. 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 L2

    C. 计算细铜丝的直径D

    D. 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E. 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2)、数据处理:如图所示,小宇将20匝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那么20匝铜丝的长度为cm,铜丝的直径为cm。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3、如图甲,小晖用力推物体使其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乙。由图可知物体在0~1s处于直线运动状态(选填“匀速”或“变速”),4s~6s速度为m/s,物体在1s~6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 14、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一支笔的长度时,得到了以下五个数据:13.54cm、13.53cm、13.25cm、 13.55cm、 13.53cm。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错误的数据是;这支笔的长度为 cm。
  • 1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t图及vt图。

    时间/秒

    0

    1

    2

    3

    路程/米

    0

    2

    4

    6

  • 16、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 1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120m,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s,后一半路程也做匀速运动需要4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0m/s B、15m/s C、12 m/s D、12.5m/s
  • 18、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先到达B地的是(  )
    A、小张 B、小王 C、小李 D、以上都不对
  • 19、2024年6月2日,嫦娥五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取土。当嫦娥五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五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
    A、嫦娥五号 B、月球表面 C、嫦娥五号上的照相机 D、嫦娥五号上的计算机
  • 20、下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