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把带有滴墨水器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水滴,分布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时间间隔为t , 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的速度是逐渐增大的 B、小车运动的时间是7t C、小车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D、小车在任一时间间隔t内的平均速度都比全程的平均速度小
  • 2、小明和小李同时从起点出发,一段时间后他们到达半山腰(如图),但最后二人却同时到达山项。下列关于二人在登山全程的平均速度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小李的平均速度更大 B、小明的平均速度更大 C、小明的平均速度更小 D、二人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 3、2024年巴黎奥运会全红婵、陈芋汐在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夺冠,如图所示是她们比赛时的同步场景。在两人同步跳水的过程中,一名看台上的观众说全红婵是静止的,则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陈芋汐 B、水面 C、跳台 D、座位上坐着的裁判
  • 4、小明同学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忘了写单位,以下记录的数据中,单位为dm的一项是( )
    A、八年级物理书厚度是1.35 B、一个人的身高是16.5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8.0 D、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是1.67
  • 5、由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某次高速列车运行信息如下表所示。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里程

    1

    北京南

    12:00

    0

    2

    天津南

    12:31

    12:33

    120km

    3

    济南西

    13:33

    13:35

    406km

    4

    南京南

    15:33

    15:35

    1023km

    5

    上海虹桥

    16:38

    1318km

    根据列车运行信息回答下列问题(保留一位小数)。

    (1)、列车由济南西站到南京南站所用的时间是hmin,平均速度是?
    (2)、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如果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0km/h,列车由北京南站到天津南站要多长时间?
  • 6、2024年9月25日中国向太平洋发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如图所示。国防部当天上午10点左右发布了这一消息,称:今天早晨8点44分,中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一枚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装载的为训练模拟弹头!这次发射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1)、这次发射远程洲际导弹飞行时间约25min,准确命中距离11000km的太平洋某处的目标,导弹飞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km/h?
    (2)、导弹末端飞行速度可达25马赫,1马赫=340m/s,导弹末端飞行1min通过的距离是多少km?
    (3)、如果导弹平均速度为8km/s,飞行2500km的距离,需要的时间是多少s?
  • 7、几名同学在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将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周期,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摆长l/m

    摆球质量/g

    摆幅/m

    周期/s

    1

    0.7

    20

    0.05

    1.7

    2

    1.0

    20

    0.08

    2.0

    3

    1.0

    30

    0.05

    2.0

    4

    1.0

    30

    0.08

    2.0

    5

    1.3

    20

    0.05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过程中,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法。
    (2)、探究摆球摆动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应该选择两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时,摆长越长,摆球摆动周期
    (3)、第2、4两次实验表明,摆球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在下图乙、丙、丁中,直接利用本实验结论的工具是
  • 8、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组装器材时,将带刻度的长木板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 (填物理量)。
    (2)、分别将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C点和斜面中点B点,均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位置由开始下滑。
    (3)、由图可知,小车从A运动到C的路程为cm。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AC

    tAC=2.5s

    VAC

    SAB=40.0cm

    tAB=2s

    VAB=0.2m/s

    (4)、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则表格中VAC=m/s。
    (5)、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要准确测量树叶的长度,还需要使用一个常见的学习用具,它是 , 请在图中画出所用学习用具的放置方法;测得树叶的长度为cm,其中准确值是

  • 10、如图所示是停表指针位置放大图,分钟指针(选填“超过了”或“没超过”)“3、4”之间的半格,停表读数是s。

  • 1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请指出他的测量有哪些错误?.

  • 12、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甲车速度为km/h;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距离米;图中两直线相交对应的时间t=s。

  • 13、“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意思是诗人坐在运动的船中,没有觉得船在动,只看到远处的树木朝自己走来。“行舫动”是以为参照物的;“远树来”是以为参照物的;以船舱为参照物时,“行舫”是的。
  • 14、排箫,我国传统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古代的排萧以参差不齐的多个小竹管依其长短顺序并排,并用木框镶起来。排萧属于(选填“弦乐器”“打击乐器”或“管乐器”),它是靠振动发声的,

  • 15、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使用任何一个测量工具如、秒表时,都要首先了解它和分度值。
  • 16、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 17、2024年8月29日13时22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云遥一号15星-17星、吉天星A-03星、苏星一号01星、天辅高分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是人们在远处观看卫星发射的情景,正确的是( )

    A、图中观众距离卫星发射点大约200m B、火箭发射发出的声音是火箭振动产生的 C、火箭发射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D、水中的鱼儿不可能听到火箭发射发出的声音
  • 18、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出土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的骨尺,长24.2厘米,骨质,呈现淡黄色,尺的两面都分刻十寸;有一面又在寸内分刻着十分,刻度准确、清晰。这件骨尺在中国考古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它表明起码从汉末到两晋,一尺约合今天的24.2厘米。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教室课桌的高度 D、老师粉笔的长度
  • 19、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关于误差和错误,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 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D、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不能够避免的
  • 20、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该实验把音叉的振动转换成乒乓球的振动 C、声音是由乒乓球的振动产生的 D、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上一页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