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名著阅读,完成小题。
    (1)、《儒林外史》书写儒林故事。全书没有贯穿全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众多故事由第一回说楔了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开宗明义,用大义”提领全书的意旨,借名流的话隐喻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以下回目各色人等无不围绕这一“大义”粉墨登场。请问这被评为“一篇之骨”的“大义”是(限4个字以内),这能隐括全文的名流是。 
    (2)、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课文部分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2分。)

    前因:

    后果: 

  • 2、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法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B、《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当我们读到《艾青诗选》中“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样鲜活的诗句时,我们不仅惊叹其非凡的想象力,还从内心激起了对“黎明”和“希望”的巨大渴望。 D、法布尔的《昆虫记》为我们展示了许多昆虫的另一面:勤劳的蚂蚁竟然是残暴的掠夺者;看似笨拙的圣甲虫,竟是个能工巧匠;看似恶毒的朗格多克蝎,却对自己的孩子关爱有加……
  • 3、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

    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

    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

    雨花台

    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

    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秦准河

    每年四月半后,秦淮景致将渐好了。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排了进来。船舱中间,放一张小方全漆桌子,桌上摆着宜兴砂,榎细的成窑、宣窑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那游船的备了酒和肴馔及果碟到这河里来游,就是赶路的人,也买了几个钱的毛尖茶,在船上了吃,慢慢而行。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着河里,上下明亮。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一种水上燃放的花炮)在河内放。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选自《儒林外史》,[清]吴敵梓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有删改)

    (1)、南京是个“好玩的所在”。读了以上片段,你和小明也想去玩玩。你最想去哪一处?为什么?

    我最想到去玩,因为 。

    (2)、小明对“六朝烟水气”不大理解,你根据以上片段做了概括解说。
    (3)、小明在阅读中疑感:“看花吃酒”本是雅事,作者却反复写杜少卿手拿一只金杯,这不是把他写俗了吗?你为小明解答。
    (4)、边读边走,你和小明走过了“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越发喜爱南京。于是,你写一首小诗献给南京。(诗作不超过六行)
    (5)、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下面是小明的专题探究读书报告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三条)

    专题名称:在《儒林外史》中读南京

    报告提纲:

    ①书里有浓浓的南京味儿,如,鮑文卿请倪老爹吃饭,特地点了鸭子。

    ②书中的南京人很有魅力,像荆元这样的普通市民也有名士的风度。

    ③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南家由衷的喜爱,如,让名士杜少卿选择南京隐居。

    专题名称:

    报告提纲:

  • 4、名著阅读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 另一人是
    (2)、吴敬梓在创作周进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的笔法。
  • 5、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证确的一项是( )
    A、艾青作品里常出现的“光明”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B、吴承恩根据玄奘出游的传说虚构了西天取经的故事;儒勒·凡尔纳把潜水艇想象成“诺第留斯号”船,虚构了它在大海航行中遭遇种种惊险的故事。 C、《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根本特点:它将识制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 6、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意义。

    A.方鸿渐 (《围城》) B.林之洋 (《镜花缘》)

    C.周进 (《儒林外史》) D.别里科夫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 7、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主要形象

    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次要形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作品时,对人物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形象

    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的形象

    范进

    周进

    匡超人

    不屑科考的形象

    杜少卿

    庄绍光

  • 8、《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 9、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一个人,因为他们的影响,我们改变了、成长了。

    请以《是你改变了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不灭的星辰

    邓开善

    ①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传说,唯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②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③断炊了。

    ④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⑤“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⑥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⑦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⑧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⑨草地沉浸在暝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⑩“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⑪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儿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地,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请概括出文中的他(主席)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的几件事。
    (2)、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请根据下面句子后面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地,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请你联系文章《老山界》,并结合此文,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 11、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下题。

    【材料一】

    近几年来,红色旅游景点成为不少家庭出行的选择:带孩子走进革命纪念馆,了解红色历史:与家人一起参观先辈故居,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借助数字虚拟场景技术,体验革命先辈突破重重关卡与大部队会合的场面……福建省是革命老区和红色文化资源大省,这片火热的土地上发生过古田会议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有数不胜数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

    【材料二】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

    小记者:阿姨好!请问您为什么选择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李华妈妈:我们上网做旅游攻略,看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微博上发布“重博文物会说话”话题,点击量一个月内超过2亿。微博上还介绍了“上甘岭战役树桩”“三枚银元”等革命文物,很有意思。我们想去现场看看,想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实物,了解战争年代的艰难,希望孩子能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小记者:李华,这趟旅游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李华:很受教育.我收集了好多文创产品,笔呀,公交卡套呀。我还认识了一位少年讲解员,他年龄跟我差不多,讲故事特别生动。

    小记者:叔叔您好!您对我们福建省红色旅游资源印象如何?

    李华爸爸: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啊。比如,古田会议会址、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207团旧址等。我对我们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充满期待。

    (链接材料: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社会关注革命传统教育,不少家庭选择红色旅游,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B、福建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重视规划与开发,红色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 C、“重博文物会说话”点击量一个月内超2亿,得益于传播方式,与从众心理无关。 D、李华一家如果制订龙岩红色之旅的攻略,可以考虑去古田会议会址红色旅游区。
    (2)、请你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红色旅游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3)、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宣传、服务两个角度来举例谈谈怎样做好红色旅游工作。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

    刮目相待

    鲁肃过寻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无钱

    ②童子有志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 则 愿 其 不 孤 二 则 羡 其 得 学 中 心 感 伤 故 泣 耳。

    (5)、阅读【甲】【乙】文,请说说吕蒙和邴原在求学方面的异同?
  • 13、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爱国诗词分享会”。古往今来,诗人们以诗词形式,歌咏祖国大好河山,赞颂爱国历史人物,抒发爱国情怀。下面是陆游诗作,请你用简体字抄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

    (2)、下面的诗歌与以上陆游诗歌的题材同类的一项(    )
    A、《峨眉山月歌》(李白) B、《木兰诗》(乐府诗) C、《竹里馆》(王维) D、《夜雨寄北》(李商隐)
    (3)、在这次活动中,你们也策划了读书交流会,并关注作品中底层老百姓的生活,透过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处境进一步去思考人生、思考国家命运。现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①如果从《骆驼祥子》中推荐一个“小人物”代表,你会推荐哪一个?说出你推荐的理由。“小人物”代表:

    推荐理由:

    ②在读书交流会中,有个“角色”与“故事”配对环节,请你给下面角色配对,把与角色相应的故事填到对应的括号里。

    角色

    故事

    孙侦探

    (    )

    大兵

    (    )

    A.把祥子连车带人捉去 B.把祥子辛苦攒的买车钱搜去

  • 1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an jī人和开拓者。
    (2)、夜很深了,鲁迅先生还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工作。或许,他正在jiào duì《海上述林》。
    (3)、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
    (4)、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bù kě zhuō mō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15、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文题一】“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阅读不仅是一个动作,也代表一种智慧。读懂一部作品,可以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读懂一个人,可以掌握正确的沟通技能;读懂某种形势,可以把握决策的方向;读懂青春,可以燃烧奋斗的激情;读懂挫折,可以拥有坦然的心态……

    请以“读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二】    ▲    让我乐在其中

    要求:①选择【文题二】须把文题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 16、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

    苦刺花的香味

    李建中

    ①已经一个多月没出城了,突然想到城外走走。

    ②车子驶出城外,庄稼地已经一畦赛一畦地绿了起来。鸟雀低飞,洒落串串软语,燕尾剪裁着春风,攀枝花举着酒盅似的花朵,醉饮满树春光。在一条溪水潺潺的小河边,我看到了一片雪一样盛放的苦刺花,一朵朵,一簇簇,洁净如雪,尤显高洁。看到苦刺花,一缕苦涩而清香的味道萦绕心头,唤醒了童年的记忆。

    ③我的童年在乡间度过。每到春天,上山采花的人特别多。大家最爱采食的是棠棣花,但采摘苦刺花的人却特别少。一是苦刺花花瓣细碎,花朵较小,而且味苦;二是苦刺花长着绣花针一样锋利的细刺,稍不留神就会扎伤手。与常人不同,母亲常常选择在河湾处采摘苦刺花。母亲说,河湾处的苦刺花开得盛,花瓣肥,味道正,而且有香味。

    ④苦刺花摘回来清洗干净后,母亲就把它放在锅里煮上半小时,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浸泡,除去苦涩之味。食用时,把苦刺花挤干水分,加上韭菜、辣椒、豆豉和几丝腊肉,在油锅中爆炒,一道美食就做成了。小时候缺少油荤,肠胃寡淡,吃苦刺花,除了偶尔能尝到丝丝肉腥味之外,剩下的几乎全是苦涩的记忆。当看到我吃苦刺花吃得眉头紧皱的时候,母亲就若有所思地说:“苦刺花的确苦,但苦的东西吃多了,就能吃出香味来。”我那时懵里懵懂,理解不了母亲这话蕴含的深意。

    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我十多岁就承包了一家人一年的砍柴任务,而且干起了挖坂田、背畜粪、打谷子等成年人才干的重活。浸透着汗水咸涩味道的少年生活,磨厚了我的脚掌和手掌的茧子,压结实了我稚嫩的肩膀,磨砺了我坚韧的内心。14岁那年,我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终于卸下了沉重的家务活。离开了农活的我竟像一株水土不服的树木,变得孱弱多病,我疯也似的奔向郊外寻找苦刺花,我时不时地想起母亲摘苦刺花的情景,我仿佛第一次嗅到苦刺花苦涩中的淡淡香味。

    ⑥中师毕业,我到了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初为人师,我不敢丝毫懈怠,我认真撰写教案、反复修改,像演员背台词那样一遍又一遍地背教案,设想各种课堂情境和应对方案,窗前的灯,不知多少次擦亮小山村漆黑的深夜……也许是工作上吃的苦多一些的缘故吧,后来,我有幸从小学调到中学,从山区调到县城工作。

    ⑦20岁那年,我从县城回老家,犯了牙痛病,吃药打针都没奏效。母亲挖来苦刺花根煮水,没想到两天后牙就不痛了。只是苦刺花根的苦肝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幸运的是,我从此不再因为其他药的苦涩而紧皱眉头,往往一仰脖子就能把一碗药一饮而尽。每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令人头痛的事,我就想起那剂苦刺花煮水的药方,眉头开始舒展,额头和心头的皱纹也减了不少。

    ⑧回城后上网搜索,生于河谷沙丘的苦刺花,居然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根和花都可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叶可凉血、解毒、杀虫……曾经以苦涩浸透我生命底色的苦刺花,竟然浑身是宝,药用价值竟然这么高!

    ⑨回顾来路,在贫穷岁月里摔爬滚打,我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吃过了太多的苦,但如今这些苦让我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让我格外珍惜生活的馨香。轻轻地嗅着春风中的苦刺花,我觉得它真是一种具有哲学智慧的植物,它锦囊似的花瓣里,苦涩中藏着缕缕暗香。

    (选自《金沙江文艺》2020年12期,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和经历

    “我”的表现

    “我”的心理

    童年吃苦刺花做的菜

    苦涩

    奔向郊外寻找苦刺花

    思念

    20岁喝苦刺水治好牙痛

    上网搜索苦刺花的功用

    现在回顾来路

    轻嗅春风中的苦刺花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鸟雀低飞,洒落串串软语,燕尾剪裁着春风,攀枝花举着酒盅似的花朵,醉饮满树春光。

    (3)、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
    (4)、请结合文章主旨和链接材料的内容,谈谈你对“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一说法的看法和感悟。

    (链接材料)

    近些年,在“再苦不能苦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等言论的影响下,很多父母竭尽全力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和最周全的保护,对孩子有求必应,唯恐孩子吃一丁点苦。然而,没吃过苦的孩子,却长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低能儿,安于享乐的他们,暴躁易怒,荒废学业,顶撞父母和老师,生活也并未如父母想象的快乐和幸福。

  • 17、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小题。

    荒漠中的漫游者——生石花

    姜懿航

    ①你有见过两块石头中间生长盛放的鲜花么?出顽石而不败,濯滴露而不蔫。生长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中,好似在狂风与滚沙中,缓缓前行的漫游者。这种神奇的植物,名叫生石花。

    ②生石花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属全属植物的总称,约有40种,多年生肉质草本。原产南部非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低温,忌强光暴晒,该属植物生长适温为1030℃,冬季温度不低于12℃,可短暂耐受45℃的低温。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中性沙壤土。繁殖方法有播种和分株。生石花形态奇特,花色艳丽,使得许多爱好者专门收集栽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③生石花并不是真的生长在两块石头中间。长得像石头一般的是生石花的两片对生联结的肉质叶,通常呈倒圆锥体,叶色白、浅灰、棕、蓝灰、灰绿、红、紫红等。叶楔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肾形,对称或不对称。几乎无茎;球状叶色彩多变,叶表皮较硬,顶部具有深色树枝状凹陷纹路,或花纹斑点,称作“视窗”。植株顶部有一裂缝,深约1~4毫米,裂缝中开花,花单生,雏菊状,花茎2~3厘米,花白或黄色,花期盛夏至中秋。由肉质叶和花组成的地上部分,从远看就如同两块石头中开放的花朵,所以得来“生石花”一名。

    ④那么,为什么生石花不怕干旱的环境,可以在大漠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生长呢?

    ⑤因为生石花宽大的肉质叶储存有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在经历干旱时期时,肉质叶就是储仓,土壤干燥时,肉质叶的水分会反哺根系,以保持根系活力,此时生石花的肉质叶会逐渐干瘪,外表布满了褶皱。但如果此时遇到了雨水,宽大的肉质叶就会迅速吸收水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旱了很久的干瘪生石花遇到了雨水,可以很快饱满起来的原因。

    ⑥在蜕皮期,老皮不是晒干的,而是水分和营养在完成从老叶到新叶的转移,植物开花后直接进入休眠期,新叶于老叶内部中央分生处发育,随后老叶枯萎,蜕去,并提供营养给新叶。蜕皮末期,老叶完全干枯,新叶则进入生长期。如果此时处于干旱的状态,那么会更促进和强化这个转移过程。生石花长大分头,表象是时间的流转,实质是营养的积累。

    生石花形态别致,株型小巧,一枚枚如纽扣一般镶在土壤之中。高度、肉质,叶形、叶色及花色都富于变化,而栽培又有一定难度。显得既可爱又神秘,也以此成为多肉植物爱好者的收集热点。又因其形如彩石,色彩丰富,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生石花品种繁多,精致自然,是市场上较受欢迎的小型多肉植物之一。

    (选自《科普时报》2019年01月25日,有改动)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干旱季节,生石花的老叶加快了将营养和水分转移到新叶的过程。 B、生石花原产南部非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所以它怕低温,喜爱强光暴晒。 C、生石花得名由来是因为由肉质叶和花组成的地上部分,从远看就如同两块石头中开放的花朵。 D、生石花依靠宽大的肉质叶大量储存水分和营养,干旱时期叶片会反哺根系,所以它不怕干旱的环境。
    (2)、下列对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理解有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适合生石花生长的适宜温度。 B、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石花的外部特征。 C、本文的标题“荒漠中的漫游者——生石花”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新颖别致。 D、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石花形态别致的特点。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疑问句写起,既引出下文对“生石花”的说明,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第③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的意思是“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如果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 C、本文第④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对生石花习性、外形特点等的说明,又引出下文关于它耐旱原因的说明。 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说明了生石花的科属、习性、外观、生长环境等方面,层次分明。
  • 1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 B、忘路/之远近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妇女/亦耕田力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屋舍俨/四野禾苗油油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自恨不如远甚 C、武陵人捕鱼业/以此一家之中 D、渔人甚异/盖江北
    (3)、下列对【甲】【乙】两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设酒杀鸡”“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B、甲文结尾以众人寻桃花源“未果”,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令人神往。 C、乙文中作者看到村庄里万物都怡然自得,而自己比他们差得远,心生怨恨。 D、甲乙两段文字都展现了和谐安宁、恬静美好、自得其乐的乡村生活图景。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 1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中。

    [乙]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乱烟笼碧助,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 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直入主题,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去向,给人空间的遥远和苍茫感。 B、颈联一改过去送别诗黯然伤魂的情调,代之以积极向上的情感,给人以数舞。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诗人与友人在离别之时难舍难分,都流下不舍的泪水。 D、全诗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感情真挚,是送别诗中的名作。
    (2)、 王勃这两首作品都是送别诗,但不落俗套。 请仔细品读,试分析抒发的感情与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文简析。
  • 20、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凄神寒骨,。(柳宗元《小石潭记》)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只要心灵相通,无论天涯海角,也就像在身边一样,表现出诗人乐观精神、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