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仰望历史的星空,从古至今,我们不但看到了优秀学者闻一多,深①xiāo灯火,A. qiè    B. 而不舍潜心贯注凝硕果但是看到了可爱战士志愿军②rèn刚强,淳朴谦逊,勇赴疆场抛头颅、洒热血。中华崛起之时,我们看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勋惠泽人世间……

    当我们俯首细察人间微光,会发现平凡处亦有星辉跃动。阿长笨③zhuō却滚烫的关怀,融化鲁迅心中冰封的童年;《台阶》里父亲佝偻的脊背,承(A. zǎi     B.zài)着中国农民最朴素的尊严。这些“小人物”不经意间迸发的善良本真,恰似暗夜里的流萤,用微弱却温暖的光亮,教会我们触摸生活的质地。生而平凡, 不甘平凡; 点点萤火, 汇成星河!                   

    正是这些无数的平凡与伟大,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1)、根据拼音写出对应汉字。

    ①深xiāo         
    ②坚rèn          
    ③笨zhuō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而不舍(A. qiè   B. qì)           承(A. zǎi B. zài)

    (3)、文中画线句是病句,请修改过来并抄写在横线上。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而平凡,不甘平凡;点点萤火,汇成星河!____,____。

    A、微光虽渺万丈成炬 B、平凡渺小 伟大崇高 C、萤火闪烁 星河璀璨 D、人生平凡 价值非凡
    (5)、根据上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为下面上联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闻一多潜心钻研凝硕果          
    下联:                    

    A、志愿军勇赴疆场洒热血 B、阿长送《山海经》暖人心 C、邓稼先鞠躬尽瘁泽人间 D、父亲修台阶承载尊严梦
  • 2. 诗歌充满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思,某同学对古诗进行了收集,请你完成填空。

    古诗文如一道光,引领着我们成长。 自然万物一经诗人的笔墨,便有了情思。王维《竹里馆》里独坐竹林,独具雅兴,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神往,“”。韩愈《晚春》中草木有情尽显才思 “ , 惟解漫天作雪飞”。文人的笔是有感情的,岑参《逢入京使》中,东望故园,泪雨滂沱,表达了对故园的情思“ ,  ”。李白在 《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闻笛,也表达了无尽的乡思,“此夜曲中闻折柳,”。

  • 3. 某中学七(1)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其中一个任务。  

    【写推荐语】小丽想制作一本家乡美食集,请你帮她仿照下面示例写一则家乡美食的推荐语。

    美食:烧鸭粉

    推荐语:烧鸭粉精选农家土鸭,优质稻米,经传统秘方精心烹制而成。粉,柔韧弹牙;鸭,皮脆肉香;汤,醇厚回甘。风味小吃,香飘四方。

    美食: 

    推荐语: 

二、阅读(48分)

  • 4. 现代文阅读Ⅰ 

    鲁迅有一句名言: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世上鲜有超级英雄,普通人亦能发光。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关注并继承“萤火”精神,让自身发光发热。

    【材料一】

    2023年3月,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的他中专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父亲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顿,使得他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将生意从开照相馆、做电子相册加工,逐渐拓展到纸质影集生产。又从6人的家庭小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35位员工的实体相册加工厂。他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21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在陆鸿的带领下,相册工厂2022年的营业额达到了近1400万,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选自百度)

    【材料二】

    ①30岁的胡雷是宁夏中卫人,自小父亲离世母亲改嫁,患小儿麻痹症,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从2008年开始做公益,据他统计,至今已捐出100多万钱物。

    ②2023年12 月,胡雷因一则视频走红。视频中被资助的女孩看见资助人胡雷之后泪崩的场景,令无数网友感动。胡雷回应称:  “我去(资助过的)学校看看,看看学生吃饭、学习、教学怎么样。那个姑娘看到了就一直跟着我,她说叔叔希望你永远平安,说着说着就哭了。  ”

    ③视频发出后,网友感动不已。很多人好奇胡雷哪里来这么多钱?胡雷称,帮助别人的钱来自几个方面:  (卖)工艺品、塑料瓶,还有国家的补助、低保和好心人给他的资助。他说自己的生活费一年一万块钱就够了,有时还花不到一万。

    ④为什么会去做公益呢?胡雷称他爷爷就喜欢帮助别人,经常帮助流浪的人。真正开始做公益是2008年,起因是看到一个流浪汉大叔就流泪了,想到爷爷奶奶不在之后,自己会不会还不如这个大叔。然后就开始帮助这个大叔和其他流浪汉,随后帮助的人越来越多,“见不得别人比我苦”。

    ⑤做公益多年,当被问到帮助最多的是哪一类人,他称帮助留守儿童最多, “农民为了打工几年不回家,孩子就没有关爱了,慢慢的思想就不太好了,不能让他们心灵倒了。我不懂资助是什么,就是拉他们一把。”

    ⑥回想起自己的经历,胡雷感念自己被很多好心人帮助。他说当地人经常帮助我,没有那些好心哥哥姐姐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大家帮助我,让我学会了善良;不好的人欺负我,让我学会了坚强。

    (选自2024年1月九派新闻,有删减)

    (1)、下列对陆鸿和胡雷的共同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都身有残疾,经历过生活的苦难。 B、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C、他们都积极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他们都是因为获得了 “感动中国”  的荣誉而被大众熟知。
    (2)、陆鸿获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一梳理回答。
    (3)、胡雷拾荒16年,慈善捐款累计超过100万,被《人民日报》点赞。当地政府欲向胡雷授予“慈善达人”的奖章,请你参考示例为他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100字)

    示例: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颁奖词】)

  • 5. 现代文阅读Ⅱ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A】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B】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⑨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

    ⑩“还不到半年。”

    ⑪“家乡的日子怎么样?”

    ⑫“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 一脸自豪。

    ⑬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⑭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⑮我满口应承照办,然而过后事一多,所诺之事竟彻底忘了。

    ⑯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⑰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有删改)

    (1)、梳理文中人物与女人交往的事件,完成下图。

    人物

    交往事件

    对女人的态度

    胖女人

    “我”

    免收“我”的存车费

    感激

    坚持不收“我”存车费,帮我推车

    摄影师

    感动

    通过以上梳理,小语发现:这是一个④的女人。

    (2)、文中反复出现“一笑,很不好意思”,内容几乎相同,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①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②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3)、小文对第11题表格中“我”对女人的态度仅用“感激”一词产生质疑。结合文中A、B画线句,谈谈你的看法。  
    (4)、结尾处为什么说“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谈谈你的看法。 
  • 6. 古诗文阅读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四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手法,展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边塞战场的艰苦环境。 C、四句诗节奏紧凑,既写出木兰征战的豪迈,也暗示了战争的漫长与残酷。 D、这四句诗主要表现木兰对故乡的思念,为后文辞官还乡埋下情感伏笔。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与“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几还故乡”这两句话,分别体现了木兰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任氏劝学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 “《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 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  “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 , 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 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有删改)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肉,仍称不上是孝子。③卜:选择。④阙:同“缺”,缺少。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B、及鲁肃过阳(过:经过) C、教有所(阙:同  “缺”,缺少) D、男儿欲平生志(遂:于是)
    (2)、下列对甲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吕蒙学习,要求他研读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以提升治理能力。 B、任氏以孟母、曾父的典故激励皇甫谧,体现了她重视教育、善于引导的特点。 C、《劝学诗》(赵恒)强调读书可获物质回报,  《劝学》(颜真卿)侧重珍惜时光,二者立意完全不同。 D、吕蒙、皇甫谧的故事均展现了 “劝学” 主题,但吕蒙是被动学习,皇甫谧是主动求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4)、孙权、任氏劝学最终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他们的劝学方式中,你能获得哪些关于劝说他人的启示? 
  • 8. 整本书阅读

    同学在阅读《骆驼祥子》时,发现书中多次出现有关祥子“哭”的片段。现在邀请你一起来品读。

    ①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②祥子立起来,脑筋跳起多高,攥上拳头。

    ……“我招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 , 说完又坐在床沿上。

    “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③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他的胸中像烧着一把烈火,把泪已烧干,想哭也哭不出。呆呆的看着,他几乎不知那是干什么呢。

    (1)、以上三个片段分别对应小说哪三个情节? 
    (2)、关注加点字,你发现祥子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小说内容,探究祥子变化的原因。

三、作文(50分)

  • 9.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印象深刻。或许是他专注做事时微微皱起的眉头,或许是她安慰你时温暖有力的拥抱,又或许是他们为梦想拼搏的某个瞬间………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独特之处,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灵魂。

    请以 “那个    ▲    的人”  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与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入 “较真”“温暖”“执着”  等体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围绕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