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5-05-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班级举办制作“致青春”毕业纪念册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7分)

  • 1. 【撰写序言】

    阅读纪念册的序言,回答各题。

    序言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诗篇。它是炽热的火苗,淬炼理想的锋刃;它是多彩的画笔,(  )斑斓的生活;它是坚固的基石,铺垫美好的未来;____,____。法国作家雨果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tuì色。”愿我们奔 jìng 不息,以奋斗之姿砥砺前行,筑梦远方!

    (1)、根据拼音写汉字。

    tuì色   奔jìng不息

    (2)、请为画横线句子的括号处选择最适合的词语。(  )
    A、描写 B、描绘 C、描述
    (3)、请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 2. 【设计封面】

    纪念册封面拟刊印一副对联,上联是“雄鹰冲天凌碧宇”,请为它选出最合适的下联。(  )

    A、蛟龙入海腾云飞 B、潮涌千帆破巨澜 C、锦鲤化龙开新境 D、骏马驰原追赤霞
  • 3. 【寄语青春】

    请用古诗文名句补充班主任老师的这段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三载春秋倏忽而过,青春芳华分外美好!这满楼的书声笑语,终将成为你们最珍贵的记忆。“① , 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就此分别,但距离不会阻挡彼此的挂念。庄子有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②。”愿你们如大鹏一般翱翔九天,前行万里。前路精彩,亦有风雨,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奋进,就一定能“山重水复疑无路,③”。人生路上,总有各种艰难与诱惑,希望你们牢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④ , 威武不能屈”,坚守初心,坚守正义。最后,我想借李白《行路难》

    中“⑤ , ⑥”这两句诗勉励大家树立远大理想,扬帆远航,横渡沧海,遇见更美的诗与远方!

  • 4. 请你引用下列古诗文中的一项,给老师或同学写一段寄语。

    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班级开展“走进文学天地”读书交流会,请你参与。(19分)

  • 5. 阅读

    一件战袍

    江子

    ①走进江西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你肯定会与很多衣物相遇。

    ②纪念馆左边进门处,有一件羊皮袄。它做工十分考究,虽然,它已经很破了,特别是两边下摆满是漏洞,不仅棉质的外套破败,就连里面的羊皮也溃不成“衣”。但比起馆内大多数粗布衣衫,它仍显得特别扎眼,特别有派头,仿佛异类。

    ③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有故事的羊皮袄。

    ④事情得从1932年说起。那一年,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于都县28岁的青年曾广华踊跃报名,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不久,他就参加了漳州战役。这场战役中,他不慎染上了恶性疟疾,但坚持不下火线,还在战斗中立下战功。战斗结束后,他住进了红军医院。一天,团首长来医院看望伤病员,见他全身抖得厉害,就命警卫员去司务长那里将战利品中的羊皮袄拿来,盖在曾广华身上。曾广华病好后,首长明确指示,曾广华在漳州战役中立了功,这件羊皮袄就奖给他!

    ⑤从此,这件羊皮袄就与曾广华结下了不解之缘。

    ⑥老实说,面对这件羊皮袄,曾广华最初是惶惑的。他是穷人家的孩子,红军中普通的战士,这么一件昂贵的衣服,他以前见都没见过。它在他眼里,就像一名俘虏。他占有它,其实就是负责看管它。他不穿它,但他走哪儿都带着它——那可是他的荣誉,也是军中领导关心战士的见证。

    ⑦1934年10月,漫漫长征路开始,曾广华带着这件羊皮袄,跟随中央红军从于都渡河出发。

    ⑧长征路上,寒风凛冽,积雪没腰,不时会有碗大的冰块混着泥土砸下,多少战士陷入积雪中壮烈牺牲!可曾广华靠着这件羊皮袄的温暖,顺利翻越了雪山,并最终抵达了延安。

    ⑨羊皮袄,已成了他同一个班组的伙伴。恶劣气候如战场,它为他冲锋陷阵,羊皮像墙一样为他阻挡了寒冷,里面的羊毛仿佛火炉,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温暖。白天,它是矛,是盾,刺破寒风、阻击冰雪;晚上,它是棉被,为他守护美好梦乡。它的军绿色与积雪的白色构成了有力的对抗——那是生命与春天的颜色,给了曾广华坚定的信念与无穷的力量。

    ⑩接下来,这件羊皮袄跟着他四处征战。他在延安参与了根据地建设,几年后他又到南泥湾垦荒,之后又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辽沈、平津战役。十余年的征战,曾广华这位当年的青年农民,成了一名刚强的红军战士,而那件羊皮袄,也已成为有着钢铁般精神的战士。

    ⑪新中国成立了。曾广华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是等着国家安排去新的岗位工作,还是回家种田?曾广华毅然选择了后者。

    ⑫曾广华的理由是,他没有文化,不能在需要知识的岗位上为国家作贡献,而且身上还有伤病。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活着他就已经满足。他想回家种地,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如此,他才能心安理得。

    ⑬他的另一个理由是,他要带着羊皮袄回家——它也该想家了吧?

    ⑭羊皮袄跟随他四处征战,早已有了战士的人格。他与它相互成全。现在的他,只有堂堂正正自食其力,才配继续做它的主人。

    ⑮曾广华带着羊皮袄回到了于都。他把家乡当成新的战场,像战士一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勤劳、刻苦,靠劳动所得过日子,从不给组织添麻烦。他总是想着帮助别人,常常把微薄的战功补助费借给村里贫困的人。

    ⑯在家乡,与曾广华最亲的是那件羊皮袄。他经常在夜里从箱子里拿出它打开,从领子到下摆一点点抚摸着它。多少不便给家人与村里人说的话,他都悄悄跟它说。多少焦躁不安的时候,只要看到它,他的心就会迅速安定下来。

    ⑰1992年,曾广华诀别了羊皮袄,走完了他光荣又平凡的一生。

    ⑱经过90多年的时光,羊皮袄的色彩已经暗旧,可是又远比90多年前更加威风凛凛。它的经历无与伦比,它的火焰永不熄灭。它是英雄,是披荆斩棘的战士,是无惧的勇者——它悬挂在玻璃柜中,就像一座高耸的碑,须仰视才可见。它无字,却是写满了中国革命史的羊皮手稿。

    ⑲每次去于都,我都要去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看看这件羊皮袄,它是有籍贯的老者、守军纪的战士,从于都出发踏上长征路的8.6万名英雄,都是它的战友与亲人。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1月17日 有删改)

    (1)、【散文·文脉】本文“人与物”两条线索交织并进。请你根据时间节点,补全梳理导图。

    (2)、【散文·文蕴】文中说曾广华的一生是“光荣又平凡”的,请你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他的“平凡”与“光荣”。
    (3)、【散文·文情】文中画线句语言优美,情感动人。请你从重音、停连、语调、语速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它的军绿色与积雪的白色构成了有力的对抗——那是生命与春天的颜色,给了曾广华坚定的信念与无穷的力量。

    (4)、【散文·文题】作者将“羊皮袄”称为“一件战袍”,有何深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5)、【联结·文思】“羊皮袄”是曾广华的生存依赖与精神寄托。在文学作品中,“物”往往还见证了人物的变化或象征着人物的精神。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或自行补充一项,结合名著内容展开阐述。

    A.车——祥子B.《牛虻》——保尔  C.金箍棒——孙悟空  D.    ▲    

三、学校开展“体重管理”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14分)

  • 6. 阅读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以上材料摘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如何通过吃动平衡来维持健康体重

    一对体重正常者维持健康体重的建议

    ◎膳食建议

    在保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坚持良好的饮食行为,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不吃早餐和不断加餐。注意选择低能量、低脂、低盐食物,少喝含糖饮料。

    ◎身体活动建议

    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3~5次中等或较大强度运动。用走路代替坐车、用走楼梯代替坐电梯,避免久坐不动,减少视屏时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其他行为方式的建议

    ·要根据营养成分表合理选择食物。

    ·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

    二对超重、肥胖者控制体重的建议

    在遵循维持健康体重建议的基础上,还要重视以下方面的要求。

    ◎膳食建议

    如果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应尽快纠正,并从量和频率上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多吃清蒸、煮炖的食物,少吃红烧、油炸的食物。

    ◎身体活动建议

    每天持续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骑车、快走和慢跑等,每周至少3次力量练习。

    ◎其他行为方式的建议

    ·循序渐进地减重,在降低体脂的同时通过力量练习增强肌肉力量。

    ·积极调控情绪,避免因心理因素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定期测量体重或体脂含量,主动评估肥胖程度和生长发育状况。

    (选自人教版教材《体育与健康》  有删改)

    材料四

    “体重管理”火速出圈体重门诊屡上热搜

    2024年,国家16个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2025年“体重管理”火速出圈后,“医院开始设立体重门诊”“体重门诊爆满”等话题屡上热搜。

    在杭州,多年前多家医院就开出各类减重门诊,从近年来看,减重门诊就诊人数出现翻倍。一位20岁的女性患者,平常喜欢吃夜宵、烧烤、奶茶,172厘米的身高,体重高达190多斤。医生经过评估后给她制定了减重方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并重。近两年她的体重调整到130斤。

    “医生,你能让我瘦多少?”这是很多就诊患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

    “减重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像管理慢病一样去管理肥胖,需要长期性。”浙大二院营养科主任张片红表示。换句话说,医院的减重门诊对超重和肥胖者来说,并非“进门保瘦”,走进这个门诊,只是减重的开始。

    (选自2025年03月24日《钱江晚报》  有删改)

    (1)、下列选项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与肥胖率均高于6~17岁青少年儿童。 B、某校九年级男生小安,今年14岁,身高170厘米,体重70千克,属于肥胖水平。 C、体重管理应关注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等多方面因素。 D、肥胖症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患者可以前往减重门诊进行治疗,实现快速减重。
    (2)、班级开展“体重管理”问卷调查活动,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参照示例,设计问卷中的一个问题,问题的选项不少于3项。
    示例:你平常通过哪些方式管理体重?
    □平衡膳食   □规律作息   □体育课、课间操活动   □周末户外运动
    (3)、学校将材料一、二、三张贴在宣传栏中,请你完善下面的评价量表并为宣传栏拟写一个标题。

    “拟写标题”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① 

    切合材料,不偏题、不夸大。

    标题醒目,突出重点。

    语言 

    ② 

    ①完善评价量表。
    ②拟写标题。

    (4)、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体重管理我先行”的倡议。要求:结合材料,表达得体,120字左右。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学生会

    2025年4月 

四、班级开展“走近陆游”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7分)

  • 7. 阅读

    【甲】陆游传(节选)

    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年十二能诗文,萌补登仕郎。锁厅②荐送第一,秦桧孙埙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明年 , 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桧死,赴福州宁德薄,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江西水灾,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四》有删改)

    【注释】①荫补:即因上辈有功勋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资格的一种待遇。②锁厅: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参加进士考试。③显:明令。④除:担任。⑤檄:用檄文通令。

    【乙】

    陆游,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呈孝宗。人谓公作歌诗,以恢复中原自。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选自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有删改)

    【注释】①踞鞍草檄:策马草拟檄文。

    【丙】村居书喜

    陆游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注释】①官赋:国家征收的赋税。

    (1)、完成下列表格。

    选文字词

    方法

    解释

    秦桧孙埙居其次

    联系成语:得其反

    明年 , 试礼部

    课内迁移:越明年 , 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赴福州宁德薄

    语境推断

    以恢复中原自

    查阅字典:①约会:②期限;③期望。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B、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C、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D、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3)、阅读《村居书喜》,完成以下任务。

    ①诗歌紧扣“喜”字来写,你能发现哪些“喜”?请概括。

    ②首联和颔联描绘的乡间图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请从下面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加以赏析。

    ①动与静②远与近③声与色

    (4)、班级板报设立“大丈夫”专栏,上一期推介的是周亚夫,请你综合以上材料,参照示例写一段话来推介陆游。

    示例:周亚夫治军严明,军纪如铁,驻守细柳时,拒天子而不乱,护军规而不移。他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始终以国家安危为己任,是真正的大丈夫。

五、表达与交流(5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春天,两颗种子在土里相遇了,一颗种子对另一颗种子说:“嗨,你准备什么时候到土壤外面去发芽生长呀!”“什么?出去?在土壤里多舒服啊!还不用经历风吹雨打。”这颗种子听了,还是觉得应该到外面去看看。不久它终于钻出了土壤。“哇,好美啊!”它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不由自主的感叹道。若干年后,这颗种子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而另一颗种子呢,最终烂在了土里。

    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你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以“突破”为话题的文章,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