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虎丘记
【明】袁宏道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1)、文中划线处有三处需要添加标点请将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分曹部署[A]竞以[B]歌喉[C]相斗[D]雅俗[E]既陈[F]妍媸[G]自别。
(2)、关于对文中相关字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蔀屋(bùwū):本指草席盖顶之屋,文中用此来代指贫民。 B、雷辊电霍:原本是“如雷轰鸣、电光闪烁”的意思,文中用此来形容声势浩大。 C、瓦釜:原指陶制炊具,喻粗俗歌声,其典出《楚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荇藻:指水生植物,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水中藻荇交横”一句用法相同。(3)、下面对于本文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点明虎丘因“近城”而游人不绝,以“月夜、花晨、雪夕”三时概括日常之景,引出“中秋尤胜”的描写重点。 B、文章中段以铺陈手法极写中秋盛况。“倾城阖户”可见规模,“雁落平沙”等比喻动静结合,将人流、乐声转化为视觉画面。 C、文章视听结合,例如“檀板丘积”(视觉)、“声若聚蚊”(听觉)等句多感官联动。同时以人衬景,通过游人之众、歌乐之盛反衬虎丘魅力,而非直接摹山范水。 D、文章骈散相间,“栉比如鳞”“樽罍云泻”等四字句节奏明快,符合晚明小品文“独抒性灵”的特点。反映了晚明江南市民文化繁荣,士庶同游打破阶级界限。(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②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
(5)、本文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同写江南名胜,一喧一寂,各臻其妙。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之处。 -
2、思母【注】
【元】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注】与恭(生卒年不详)),字行己,号懒禅,浙江上虞人。宋末元初僧人,时有诗名,与时士赵孟頫相善。
(1)、下面关于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看到寒霜把芦花摧残,不禁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着柴门盼望游子归家。 B、这是一首饱含文雅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思母诗。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C、三四句在作者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五月归家省亲时的情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白头的娘亲就是在柴门边盼望着儿子的归来……词句响着余韵,久萦心间。 D、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要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的怀念。(2)、有人评价本诗是“悲情与孝心交织的秋日哀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3、如图1是“时空超市”的大概“搬迁”简化路线图,图2则是小刚同学创设的新模型。请结合名著的相关内容,在图1中任选一个地点,对图2的模型加以解读。
图1 图2
小刚对图2模型的条件补充:A、B可以通过定滑轮与CD系统连接,其对AB、CD系统的描述与本题最初对A、B系统的描述相同,A、B系统置于无限长的水槽中,对A、B运动状态的矛盾性或一致性进行研究。
-
4、《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是一部讲述一当代青年意外重回到红军长征路上经营现代化超市的网络短剧。剧中再现了红军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困苦以及工农红军热忱的赤子之心,寄托了当代中国人对先烈的敬仰与缅怀,也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据此,请结合上述信息参与下面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研读活动。
该短剧开篇讲述了红军跋涉雪山的相关故事,则在这部分剧情中,对下面模型解读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前提:A、B、斜面以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可忽略。
A、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可以象征剧集中红军战士源于心底的畏惧。 B、C可以表示B(红军战士)攀登雪山的根本动力,在本集中也就是“时空超市”。 C、B向上运动受到的阻力可以是自然条件的恶劣、物质条件的匮乏以及心理建设的局限。 D、A向下运动可以用来表示长征途中红军人数的数量减少,而这也正受到种种外力的作用。 -
5、请结合所给的信息或情景,结合相关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图是物理学习中常见的滑块模型:A、B与地面之间两两之间存在摩擦,不计空气阻力。现对A、B整体进行如下分析:已知A在外力F的作用下开始向右运动……小刚同学认为:不妨将A、B的运动相对状态视作人物行为与心理的一致性或矛盾性,其中A则可以表达人物的心里想法,B就可以表示人物的外在行为。据此,红星中学语文兴趣小组展开了名著阅读活动。
下列人物最不满足图中所表现出的关系特征的一项是( )
A、中年闰土 B、银角大王 C、罗切斯特 D、阿龙纳斯 -
6、名篇名句默写。
中国式浪漫,是流淌在诗文中的千年情愫。它可以是李白“①”的思乡眷恋,是杜甫“②”的壮志凌云,是王维“③”的静谧禅意。苏轼举杯问月“④ , 李清照低吟“知否知否”,一腔情思皆在酒盏与花影间流转。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白居易望江花红胜火,王勃以“⑤”跨越山海的距离。就连李商隐“⑥”的缠绵,也化作红线缠绕在华夏儿女的心间。这种浪漫,含蓄如墨香,炽热如诗魂,在平平仄仄的韵律里,绽放出永恒的光华。
-
7、对于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一、《哪吒之魔童闹海》:138家动画公司如何铸就中国动画新里程碑
2025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破百亿的票房成绩震撼影坛,成为中国首部“百亿电影”并跻身全球动画票房前三。这部现象级作品的成功,不仅是票房数字的胜利,更是中国动画产业十年磨一剑的集体突围。
二、工业化协作:从“作坊”到“军团”
《哪吒2》的1948个特效镜头由138家动画公司共同完成,涵盖剧本分镜、三维建模到特效渲染的全流程。例如,浙江泥丸星耗时8个月打造“洪流对撞”高潮,成都千鸟动画与可可豆动画的“零距离协作”确保细节打磨,而北京深海十月团队则负责哪吒与敖丙的打斗场景。这种“流水线”模式让不同公司专精于特定环节,既提升了效率,也保证了质量。
三、技术突破:中国特效的“自我革命”
影片核心技术实现自主研发:乾坤流体引擎让海水随角色情绪变化,哪吒愤怒时浪如锯齿,敖丙悲伤时水凝冰晶;百万级混音棚使音效比肩国际水准;哪吒“穿心咒”镜头更以600多块碎片呈现兼具美感的痛感。这些突破源于行业十年投入——自《大圣归来》点燃希望后,中国动画公司持续升级设备、培养人才,从“土法炼钢”走向工业化标准。
四、从“孤军奋战”到“集体冲锋”
导演饺子曾坦言,国际团队曾以三流人员应付中国项目,最终决定将核心镜头交由国内公司。长春时间线动画的绑定系统、武汉漫核动画的土拨鼠场景制作等案例证明,这群“憋着一口气”的动画人,正以极致匠心重塑行业生态。
《哪吒2》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告别单打独斗,迈向规模化协作新时代。138家公司在片尾字幕中联合署名,不仅是对技术实力的证明,更是一个行业集体冲锋的宣言。这种规模化协作不仅体现在资源整合和流程优化上,还体现在创意共享与风险分担中,使中国动画终于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
A、2025年春节档,《哪吒2》以破百亿的票房成绩震撼影坛。这部现象级作品的成功,不仅是票房数字的胜利,更是中国动画产业十年磨一剑的集体突围。 B、浙江泥丸星耗时8个月打造“洪流对撞”高潮,成都千鸟动画与可可豆动画的“零距离协作”确保细节打磨,而北京深海十月团队则负责哪吒与敖丙的打斗场景。 C、《哪吒2》这些突破源于行业十年投入——自《大圣归来》点燃希望后,中国动画公司持续升级设备、培养人才,从“土法炼钢”走向工业化标准。 D、《哪吒2》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告别单打独斗,迈向规模化协作新时代。138家公司在片尾字幕中联合署名,不是对技术实力的证明,而是一个行业集体冲锋的宣言。 -
8、随着《哪吒2》的爆火,某网友根据申公豹的台词“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画了如下这幅图。下面基于这幅漫画所展开的联想错误的一项是( )A、在一些传统行业,如建筑、机械制造等,人们往往认为男性更适合从事技术和管理岗位,而女性则更适合做行政、客服等工作。即使有能力出众的女性想要进入核心技术领域,也会面临诸多质疑和阻碍,这就是人们心中因性别产生的成见,阻碍了女性在职场的发展。 B、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只看重应聘者是否毕业于名校,对非名校毕业生存在偏见。即使一些非名校学生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也可能因为学历背景而在求职中屡屡碰壁,难以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 C、老师和同学可能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他们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被认为各方面都优秀,而成绩差的学生则可能被贴上不努力、不聪明的标签,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有特长或潜力,也容易被忽视。 D、像对环卫工、快递员等职业,有些人会认为这些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社会地位低,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也被看低。但实际上,这些工作对社会运转至关重要,从业者也都在努力为社会做贡献,这种偏见是无法更正的。
-
9、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编纂,分风、雅、颂三部分,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B、《楚辞》由屈原等创作,以《离骚》为代表,奠定现实主义基础,端午节习俗源于纪念屈原。 C、南宋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与《诗经》等“五经”构成儒家经典核心。 D、鲁迅《狂人日记》开创中国现代白话小说,郭沫若《女神》为新诗奠基之作,二者推动文学革新。
-
10、下面几个选项中,有问题的一项是( )A、李子柒以田园美学展现传统手工艺,海外传播中华文化获千万粉丝。 B、南翔不爱吃饭用幽默反差演绎美食,创意料理颠覆传统吃播风格。 C、小宇菇菇深耕文化领域,科普烹饪两开花,营造中华美食IP。 D、九月江寻千以文化为轴记录旅行,用镜头探索中国历史人文之美。
-
11、下面是网友对“语文课本封面”的看法,请结合语境补全空缺处。注意:语意准确、连贯。
近日,有不少人喜欢在网上晒小时候的旧课本。有网友说:“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后才发现,语文课本早就在学生时代带我行了万里路。”网友们评论:“我们热爱山川,就像鱼儿热爱海洋,就像① 。”这种热爱是发自骨子里的。② ?首先,离不开中华文化自身影响力的提升。语文课本封面上一幅幅中国山水画让人一步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心的体现。其次,③ 。有网友把自己拍下的美景套上“语文课本封面”模板推送到微信公众号上,还有网友将日常拍摄的照片以“课本封面”的形式发布到社交媒体上。语文课本封面的爆火给予我们启示:④。你或许永远押不中下一个风口,所以不如主动去追寻风口、创造风口。
-
12、“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请你参加“语文课本封面”专题研讨活动,结合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① ②
③ ④
-
13、以下是读书小组梳理的名著阅读探究专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中选取一个专题,结合名著内容进行探究,80字左右。
篇目
类型
专题
《骆驼祥子》
长篇小说
探寻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
《昆虫记》
科普作品
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红星照耀中国》
纪实作品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经典常谈》
学术散文集
与朱自清一起“谈”经典之《______》
《艾青诗选》
诗歌选集
诗歌的情感美与理性美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的小草
郭震海
①或许和年龄有关吧,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看一看那沟沟梁梁中错落的农舍,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疲惫顿消,心生愉悦。
②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包容万物。一片片白桦林、柳树林、松柏林交织在一起,还有林中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以及低矮的小草,都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
③每当走在山中,我总喜欢俯下身子,去观察一株株小草,任微风从耳边吹过,小鸟在头顶欢唱。草木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吸几口,如饮佳酿。
④在太行山里,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进山识草木。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家畜的饲料,更可成为医治疾患的“救命草”--它们不仅为苍山披绿,也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救过山里人的命。山里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在父亲身后上山采中草药。我最先认识的是黄芩,我喜欢它的向阳而生。除了喜欢阳坡外,黄芩似乎不再择地,荒石缝隙、道路旁边,只要一点泥土就能生长。根茎深埋泥土,春天生出新芽,细小的躯干慢慢抽出。农人们懂得。此时的黄苓格外娇嫩。走过之时脚步会变得缓而轻,生怕把它踩疼,到了七八月份,它细长的躯干会高高上扬。如柳叶般的叶子在躯干两边展开,顶端开出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很是漂亮。黄芩的根能入药,味道很苦,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山里人在挖黄芩的时候很讲究,比如发现成片的黄芩,会选一些年长的挖走,留下年幼的继续生长。
⑥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不过它散发出的特殊香气总会暴露它的存在。这种植物在春天里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上一年的枯枝还未腐朽,懂它的人一眼就可认出。不过太行山里的农人不会在春天挖小柴胡,那样会遭到乡亲们的数落,小柴胡的叶子同样细长、秀丽,春生夏长,开出的小黄花香气四溢。小柴胡的根细长,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山里人偶感风家,抓一把小柴胡,再配几根大葱的根,熬水喝,晚上出一身透汗,第二天便又精神焕发。
⑦益母草的性格则比较外向,回埂旁,小路边,它总喜欢与灌木比高低,长得很是旺盛。仿佛春来它先知,嫩小的新叶迎春破土,生长很快,进入夏季,远远望去,挺拔的个头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花开两三天后,就是采收最好的时候。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留下的根来年又会旺长。采回后,稍作晾晒,清洗干净,母亲会将益母草分段,然后在一口大砂锅里熬,边熬边搅拌。最后过滤掉枝叶,再接着熬,直到熬成膏状,放入罐里,待入药用。
⑧每一次回乡,我总会走进山里,去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是去拜访一个个交情甚厚的老友。初春的风在苍茫的群山中、空旷的原野上奔跑,苏醒的小溪一路迈着轻盈的脚步边走边唱。背阴处偶有残雪待融,雪面上有山鸡。野兔走过,爪印如盛开的花朵 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老桃树、大柳树,枝条上已有新芽冒尖,让人惊喜。此时大地之下,成群结队的小草闻风而动,枯枝败叶中孕育着新生。阳坡上的黄芩,灌木丛中的小柴胡,田埂边的益母草,点点嫩芽已经在解冻的泥土中萌生。我轻声唤着它们的名字,微风中,它们纷纷点头应答……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改动)
(1)、作者通过写黄芩、小柴胡和益母草这三种小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
(3)、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A、第④段中“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表现出太行山区的人们对家乡的小草非常熟悉。 B、第⑤段中“只要一点泥土就能生长”,突出了黄芩生命力顽强,对生存环境别无他求。 C、第⑦段写益母草从采收到制成膏状的过程时,用了割、晾晒、清洗、熬等动词,准确精练。 D、第⑧段的景物描写,用静态和视觉角度,展现了大山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E、作者说“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因为太行山山峰巍峨,所以说它“雄伟”。因为太行山默默无声,如母亲一般哺育着各种草木和动物,所以说它“温柔”。 -
15、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守护大国粮仓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粮食仓储建设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降,近年来,我国粮食仓储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科技在守护大国粮仓、守牢国家根食安全底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②目前,我国储粮技术应用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打造长储长新的绿色粮仓,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
③低温储粮技术是较为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在储粮过程中,利用自然冷却或者人工制冷使仓内粮食处于较低温度环境,从而防止或减缓有害生物的侵袭和粮食品质的害变,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我国南方空气湿度大,多阴雨天气、年平均温度偏高等自然因素,给粮食仓储带来挑战。四川省2014年起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应用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下,让储粮在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上保持稳定。
④氮气气调储粮技术是当前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技术使用清洁、无味、对人体无毒的氮气,作为绿色、环保的粮食储藏介质,用高浓度氢气在粮仓内形成不利于害虫及霉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粮食呼吸,实现虫霉防治、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可有效保粮,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⑤非化学药剂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我国粮仓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如利用微波杀虫、高频电热杀虫等电磁杀虫技术,可大幅提升害虫除治效率。近年来,各地还积极探索应用多杀菌素、紫光灯诱捕等生物物理防虫治虫技术,并与低温,气调等技术综合应用,达到了良好的储粮效果。
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应用于粮食储藏领域,推进以“智慧粮仓”为愿景的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⑦智慧粮仓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一卡通”全流程管理,从粮食入库登记开始,到检斤、验质、入仓、结算,再到储藏、出仓,物联网设备都可以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真正做到全流程可控和随时随地的责任追溯,
⑧保管粮食,最主要的就是监测粮温,因为温度是反映粮情的晴雨表。智慧粮仓在粮食入仓后,会根据粮仓廒间大小将电子测温电缆均匀铺设在粮堆中间。形成全覆盖的立体检测网络。这样就可以在电脑上实时监测温度变化,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和大数据分析对粮情变化趋势进行智能预测和预警。
⑨为保证粮情稳定,必须要根据温度和天气变化给粮堆通风,智能通风系统可以根据预设温度值远程自动通风,相比传统机械通风,不仅明显提高效率,还可以将粮食水分保持在最佳状态。
⑩另外,智能机器人在粮仓作业中的应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机器人将代替人工从事进粮、平仓、出粮等脏重累、机械重复的工作。如粮食智能入仓集成设备、平仓机器人、移动式吸尘器等,改变了粮仓传统作业模式,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⑪智慧粮仓的建设,相当于给粮仓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全仓粮情一目了然,粮食进出仓全程监管,可将储存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尽可能让收获的粮食颗粒归仓。在这一过程中,还真正做到了粮食数量质量管控的责任可追溯,大大提升了粮食管理效率。
⑫做好粮食仓储工作,是提高粮食收储调控能力、确保粮食储存安全的基础保障。瞩目未来,我国将建成绿色储粮生态化、仓储管理智慧化的粮食仓储体系,不断筑牢大国粮仓,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围绕“科技守护大国粮仓”,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运用了种说明顺序?(2)、“智慧粮仓的建设,相当于给粮仓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析有误的两项是 ( )A、第③段划线句中的“最大限度”一语,准确说明自然冷却和人工制冷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粮食原有的品质,突出这两种低温储粮技术对储粮的重要性。 B、电磁杀虫技术是一种非化学药剂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利用微波杀虫、高频电热杀虫,用多杀菌素、紫光灯诱捕杀虫,可大幅提升害虫除治效率。 C、运用信息技术管理粮食仓储,可实现“一卡通”全流程管理,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根据预设温度值远程自动通风等,大大提升粮食管理效率。 D、将电子测温电缆均匀铺设在粮堆中,在电脑上实时监测温度变化,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和大数据分析,就能对粮情变化趋势进行智能預测和预警。 E、在粮仓作业中,目前智能机器人已代替人工从事进粮、平仓、出粮等脏重累、机械重复的工作,并得到广泛应用。 -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扬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①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 尚书李燧②劾之,有诏复往 最乃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微③。
②历郎中,治水淮、扬。值世宗即位,上言:“汜光湖④”西南高,东北下。运舟行湖中三十余里。而东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露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盐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出为宁波知府。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
(选自《明史·列传·卷九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逋(bū):拖欠,这里指收取拖欠税收。②李燧(suì):与下文的自主一样,都是人名。③微(zhēng):同“征”,征收。④汜(sī)光湖:湖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极陈岁灾民困状
(2)值世宗即位
(3)良田悉遭其害
(4)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3)、本文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
17、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说明。(2)、“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沙枣
李娟
①抢在葵花成熟之前,沙枣抢先一步丰收了。这就是麻雀们整个冬天里的口粮,此地的麻雀何其富足!
②冬日里的每一天,它们起床后,像掀开棉被一般抖落翅膀上的雪,往最近的沙枣枝一跳,就开始用餐,吃饱了,然后大家一起没头没脑地欢歌,再乱蓬蓬地惊起:呼啦,从一棵树涌往另一棵树。
③我穿行在沙枣林中,身边果实累累,像葡萄一样一大串一大串沉甸甸地低垂,把树枝深深压向地面。这何止是麻雀们的富足,也是我的富足啊,是我视觉上的富足。
④我边走,边摘,边吃。过去,我所知的沙枣只有两种。一种是灰白色,仅黄豆大小,但甜滋滋的。尤其顶端微微透明的黑色区域,就那一丁点儿部位,更是糖分的重灾区。轻轻划开,便 一般渗出蜜汁。这也是大家最喜欢的沙枣,最为香甜。遗憾的是太小了,除去籽核,基本上只剩一层薄皮。
⑤还有一种沙枣大了许多,颜色发红。饱满美丽。因个头大,吃着稍过瘾些。但口感差了许多,不太甜,味道淡。吃起来面面的,沙沙的。难怪叫沙枣。由此可见,造物主多么公平。我从小就熟知这种公平。
⑥然而,在此处,在水库旁边,我被狠狠刷新了认识,眼下这些沙枣完全无视天地间的公平原则,它又大又甜!真的又大又甜!若不是吃起来仍然又面又沙。仍然是极度熟悉的沙枣特有的口感,我真怀疑它们是不是沙枣和大枣的串种!怎么会这么大,又这么香甜呢?
⑦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的果实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夹道欢迎我的到来,我一边安抚沙枣的热情,一边吃啊吃啊,吃得停都停不下来。吃得扁桃垂体都涩涩的。似乎不如此,便无以回报沙枣们的盛情。
⑧吃着吃着,又有些羞愧。这可是麻雀们一整个冬天的口粮啊!但是四面-望,这壮观的盛实!麻雀们绝对吃不完的,就算把乌鸦们加上也吃不完啊。
⑨我暗暗记住这里,幻想有一天能带着朋友重返此处,炫耀一般地请他们见识这沙漠中的奇迹。
⑩对了,还有沙枣花。
⑪沙束花是眼下这场奇迹的另一元素。我极度渴望,向只在春天闻过沙枣花香的人描述沙枣果实,向只在秋天尝过沙来果实的人拼命形容沙枣花香--唯有两者共同经历过,才能明白何为沙枣,才能完整体会这块贫瘠之地上的最大传奇。
⑫所有开花结果的树木都诞生于物种的进化,唯有沙枣,诞生于天方夜谭,它惯于防备,长满尖刺,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伤害。它扎根于大地最最干涸之处,以挣扎的姿势,异常缓慢地生长。
⑬然而哪怕用尽全力,它的每一片叶子仍狭小细碎。小小的叶子,小小的黄花,小小的果实。沙枣树以最小的手指,开启最磅礴的能量。沙枣花开了!我所经历的最浓烈的芳香,就是沙枣花香。
⑭直到沙枣终于成熟,沙枣花香才心甘情愿退守到果实深处。
⑮我一边吃沙枣,一边观察沙枣供养的鸟儿。平凡的麻雀,卑微的鸟儿。叽叽喳喳一阵,一辈子就过去了。乌鸦穿着黑衣服,看上去有强烈的庄严感,大家对它的印象却只有聒噪与不吉利。
⑯可是当乌鸦起飞的时候,身姿有着飞翔特有的豪情。乌鸦成群翱翔,不远处雁阵成行。
⑰大地上的秋天隆重得如同盛大的庆典。
(选自《遥远的向日葵地》,有删改)
(1)、作者在第⑨段提到,希望带朋友见识“沙漠中的奇迹”。这“奇迹”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作答(2)、文章第④段空缺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巧妙?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露珠 B.眼泪 C.黄豆
(3)、本文题为《沙枣》,却花了不少篇幅写“麻雀和乌鸦”,作者为何写这些内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19、名篇名句默写。
毕业在即,骊歌响起,我们将各奔前程。亲爱的同学,距离不能阻隔我们的情谊,因为(1)“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何况我们在同一个城市。未来的人生之路,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相信:(2)“ , 。”(李白《行路难》)让我们互相激励,积极进取,就像杜甫在《望岳》中写的那样:(3)“ , 。”祝福你!亲爱的同学!最后,我们一起向老师告别,他们(4)“ , ”(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会时刻提醒我们度过永不怠惰的青春时光。
-
20、阅读下列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 , 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议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 陟:提拔、晋升。 B、此皆良实 实:诚实。 C、非学无以广才 广:增长,提高。 D、淫慢则不能励精 慢:懈怠、松懈。(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报之于陛下也 战胜于朝廷 B、以塞忠谏之路也 静以修身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小大之狱 D、则汉室之隆 险躁则不能治性(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以议论为主。甲文阐述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乙文中作者告诫儿子,成才须立志、惜时。 B、两文都有正反论证。甲文第①、②段从正面阐释利、反面阐释弊;乙文中最后一句从反面言明不惜时的可悲。 C、两文都有举例论证。甲文列举将军向宠被先帝重用、先汉亲贤而兴隆等的事例;乙文列举君子有操守的例子。 D、两文都寓情于议。甲文在议论中表达对先帝和陛下的耿耿忠心;乙文在语重心长地告诫中寄予深切的期待。(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