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6.《诫子书》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险躁(zào) 俭以养德(jiǎn) B、淫慢(yín) 夫君子之行(fú) C、淡泊(pō) 年与时驰(chí) D、枯落(kū) 悲守穷庐(lú)2.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A、夫/君子之行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 下列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夫学须静也 B、意与日去 C、非志无以成学 D、险躁则不能治性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B、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学而笃志 C、意与日去 意味深长 D、将复何及 望尘莫及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B、非淡泊无以明志 可以为师矣 C、淫慢则不能励精 学而不思则罔 D、将复何及 水何澹澹6. 下面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和“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险躁则不能治性”中的“宁静”和“险躁”是一对反义词。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二、填空题
-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2)、非学无以广才(3)、淫慢则不能励精(4)、险躁则不能治性(5)、悲守穷庐8.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非志无以成学
原意:志向。句中意:
(2)、形容词用作动词非学无以广才
原意:宽阔,广大。句中意:
(3)、形容词用作名词非宁静无以致远
原意:远大。句中意:
9. 写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1)、非学无以广才古义: 今义:
(2)、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 今义:
(3)、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4)、意与日去古义: 今义:
(5)、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 今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
10. 用课文原句填空。(1)、《诫子书》中“ , ”提出了修身养德的方法是“静”与“俭”。(2)、诸葛亮用“ , ”一句明确了“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3)、“ , ”一句说明了过度享乐、消极怠慢与冒险草率、急躁不安都不利于修身养性。
四、语言表达
-
11. 从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我们获益匪浅。如果让你选择文中某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指导你对于“立志”与“学习”的认识,你会选择哪一句?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综合性学习
-
12. 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了以“优良家风我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代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着“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等字样的牌匾。
材料二: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
(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条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A.家和万事兴 B.天道酬勤 C.百善孝为先
(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你帮老师补全下面的对联。上联:长辈言传明祖训
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
六、文言文阅读
-
13. 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静以修身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遂成枯落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读了《诫子书》这封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给你怎样的启示?14.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小题。【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然四十而仕,尚未为迟。吾儿年方三十,不过君恩高厚,邀幸①成名,何德能才,而能居此?交友日益多,志气日益损,阅历未深,而遽服②官,实非载福之道。为父平日所以不言者,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③。今吾儿既日知汲长绠短④ , 思告假回籍,孝以事母,静以修学,实先得吾心,又何阻为?惟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励自修。
(节选自林则徐《训长子汝舟》)
[注释]①邀幸:侥幸。②遽服:就担当。③暮气: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④汲长绠短: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放纵 B、遂成枯落 遂:最终 C、吾儿年方三十 方:正,正当,才 D、交友日益多 益:好处(2)、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情险躁。 B、“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C、乙文林则徐对儿子告假回家表示赞赏,同时告诉儿子当官应该时时做好回家乡的谋划,不要贪图功名利禄,不要贪恋权势、地位,在家时也不要忘记治学。 D、这两封书信都写了父亲对儿子的谆谆告诫,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恐阻汝壮志,长汝暮气。
(4)、作为父亲,甲文中诸葛亮和乙文中林则徐对儿子期待有何异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