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年
丰子恺
①我幼时只知道阴历。到了十二月十五,过年的空气开始浓重起来了。
②我们染坊店里三个染匠全是绍兴人,十二月十六日要回乡。十五日,店里办一桌酒,替他们送行,这是提早举办的年酒。商店旧例,年酒席上的一只全鸡,摆法大有道理:鸡头向着谁,谁要免职。所以上菜的时候,要特别当心。但我家的店规模很小,店里三个人,作场里三个人,一共只有六个人,这六个人极少有变动,所以这种顾虑极少。但母亲还是担心,上菜时关照仆人,必须把鸡头向着空位。
③腊月廿三日晚上送灶,灶君菩萨据说是天上派下来监视人家的,每家一个。他们高踞在人家的灶上,嗅取饭菜的香气。每逢初一、月半,必须点起香烛来拜他。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
④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轿,捧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金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
⑤廿三送灶之后,家中就忙着打年糕。这糯米年糕又大又韧,自己不会打,必须请一个男工来帮忙。此外是元宝、百合、橘子等种种小摆设,这些都是由母亲和姐姐们去做,我也洗了手去参加。
⑥二十七夜过年,是个盛典。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前面围着大红桌围,摆着巨大的铝制的香炉蜡台。桌上供着许多祭品,两旁围着年糕。我们还有小年菩萨,即在大桌旁边设两张茶几,也是接长的,也供一位小菩萨像,用小香炉蜡台,设小盘祭品,竟像是小人国里的过年。
⑦年底这一天,是准备通夜不眠的。吃年夜饭的时候,把所有的碗筷都拿出来,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吃饭碗数,不可成单,必须成双。如果吃三碗,必须再盛一次,哪怕盛一点点也好,总之要凑成双数。吃饭时母亲分送压岁钱,用红纸包好,我全部用以买花炮。买回去在天井里放,大可增加过年的喜气。
⑧年初一开始,镇上的亲友来往拜年。我父亲戴着红缨帽子,穿着外套,带着跟班出门。同时也有穿礼服的到我家拜年。如果不遇,就留下一张红片子。父亲死后,母亲叫我也穿着礼服去拜年。我实在很不高兴。因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穿礼服上街,大家注目,有讥笑的,也有叹羡的。现在回想,母亲也是一片苦心。她不管科举已废,还希望我将来也中个举人,重振家业。
⑨初五以后,过年的事基本结束,但是拜年,吃年酒,酬谢往还,也很热闹。我的父亲不爱吃肉,喜欢吃素。所以我们家里,大年夜就烧好一大缸萝卜丝油豆腐,油很重,滋味很好。每餐盛出一碗来,放在锅子里一热,便是最好的饭菜。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好滋味,但是让家里人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
(选自《丰子恺散文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空间地点转换为写作顺序,条理清晰地叙述了从腊月十五到新年的习俗活动。 B、细节描写(如送灶仪式、年夜饭碗筷讲究)体现了过年的独特氛围和文化内涵。 C、象征物品(灶君、纸元宝、六神牌)展现了民间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语言平白易懂,如“母亲关照仆人把鸡头向着空位”,体现母亲的细心与温情。(2)、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日程安排
民俗活动
代表寓意
腊月十六
①
鸡头向着谁,代表谁要免职
廿三
送灶神、抢金元宝
②
除夕(年底这一天)
③
团团圆圆、预祝人丁兴旺
讲究好事成双
正月初一
穿着礼服互相拜年
④
(3)、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于是父亲恭恭敬敬地捧了灶轿,捧到大门外去烧化。烧化时必须抢出一只纸金元宝,拿进来藏在橱里,预祝明年有真金元宝进门。
(4)、文章最后说:“我至今还忘不了那种好滋味,但是让家里人烧起来,总不及童年时的好吃,怪哉!”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引领时代潮流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截至2022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 5080亿元,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 27255 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目前,我国已有超过 400所学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与开放协作缺一不可。
(摘自《人民日报》2023年3月15日18版,有删改)
【材料二】
近期,一家鲜为人知的中国AI研究实验室 DeepSeek(简称深度求索)在硅谷掀起了轩然大波。这家公司发布的开源模型 DeepSeek-R1在多项数学和推理基准测试中击败了行业领先的模型,包括0penAl的产品。从能力、成本到开放程度,DeepSeek 都在向西方AI巨头发起挑战。
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
DeepSeek在组建研究团队时不是寻找有经验的工程师来开发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而是重点招募来自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的博士生。这些年轻人都在顶级期刊发表过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获得过奖项。公司创始人梁文峰表示,公司的核心技术岗位大多由应届毕业生或工作1~2年的年轻人担任。这种招聘策略帮助打造了一个协作性的企业文化,让员工能自由使用充足的计算资源来进行非常规研究项目。
危机中诞生的创新
2022年10月,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出口管制,严格限制中国AI公司获取英伟达 H100等顶级芯片。这对DeepSeek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困境,他们通过优化模型架构,创新性地使用混合专家模型等方法,显著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据研究机构统计,DeepSeek最新模型的训练仅需要 Meta comparable Llama 3.1 模型十分之一的计算资源。
开源创新的力量
DeepSeek选择将这些创新与公众分享。对许多中国AI公司来说,开发开源模型是追赶西方竞争对手的唯一途径,因为这能吸引更多用户和贡献者,从而推动模型的成长。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张玛丽娜指出:与许多依赖先进硬件的中国AI公司不同,DeepSeek专注于最大化软件驱动的资源优化。他们开源方法,集中集体专长并促进协作创新。这种方法不仅缓解了资源限制,还加速了尖端技术的发展。
(摘自《凤凰网科技》2025年1月26日,有删改)
【材料三】
DeepSeek的出现,再次在互联网引发了针对中国科技水平现状的讨论。眼下,针对中国科技水平定位的讨论已经成为互联网舆论场的争论焦点。然而,有些声音为了流量,经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些领域有突破,
马上就炒作“一骑绝尘”“遥遥领先”,但当某些领域的突破发生在国外,马上又变成国内落后几十年,满是无法追赶的消极悲观。这种左右摇摆,绝不是客观理性的态度。DeepSeek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向全世界开源,可以为全世界的研究者赋能。英伟达资深科学家吉姆·范称赞这是“非美国公司践行0penAl 初心”的典范。由此可见,对于科技的发展,我们要走出狭隘的胜负观。只要中国科技与人类未来发展实现双向奔赴,不管是多高的墙多深的院,都无法阻止中国的科技进步。
(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2025年1月27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逻辑顺序,从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人才储备等方面,条理清晰地介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B、材料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仅需要Meta comparable Llama 3.1模型十分之一的计算资源”,具体准确地突出DeepSeek的资源优化成果。 C、材料二中“据研究机构统计”一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数据来源可靠,增强内容可信度。 D、材料三通过对比“一骑绝尘”与“落后几十年”两种极端观点,意在说明当下公众对中国科技水平的评价客观理性。(2)、阅读材料二,DeepSeek公司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有何启示?(3)、综合三则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引领时代潮流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
3、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中提到,阅读经典可以“为正在开展的研究打开思路、寻找资料”。请根据名著《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书中内容填空:若你学习《论语十二章》中“仁”的思想内涵,可以重点查阅《经典常谈》中的 ①;若你研究《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理想,可以重点阅读《经典常谈》中的②;若要探究古代史书编年体的写作特点,则应参考书中③篇的内容。(2)、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有同学认为“研究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没有帮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经典常谈》中的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80字以内)
-
4、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
墨韵流转,情思绵长。让我们一起领略古诗文之美。《诗经》中的爱情诗,或真挚坦率,或含蓄深沉。《子衿》中“① , ②”以夸张手法强化度日如年之感; ③ 《》(填诗歌题目) 里“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则通过道路险阻和伊人踪迹的缥缈,侧面烘托出男子求而不得的惆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④ , ⑤”来劝勉友人匆匆离别的悲哀,尽显旷达胸怀;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 ⑥ , 徒有羡鱼情”委婉表达渴望出仕的心愿 。
-
5、在“民俗科技嘉年华”这个环节中,学校请你设计一个活动项目,并简介项目内容。
项目名称:“ ”
内容简介:
-
6、请观察下面的宣传画,运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该画面的内容及其含义。提示:结合画面元素,要素齐全,有明确的说明顺序。
-
7、又到一年广西“三月三”,为了让同学们深入感受“三月三”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文字介绍,完成下面小题。
①“三月三”的线上歌圩:以往“三月三”歌圩受场地限制,参与人数有限。如今借助互联网,线上歌圩热闹非凡。而今年三月三线上歌圩,通过直播平台,各地歌手云端对唱,观众能实时发弹幕互动,还能一键分享精彩瞬间。弹幕互动成为观众与歌手之间的重要纽带 。特效加持下的舞台场景美轮美奂 ,歌手们的精彩表演更是锦上添花 , 赢得观众满屏点赞。
②科技助力的五色糯米饭制作:在南宁的民族广场,舞台上的LED屏幕不断变换着壮乡的秀丽风光,身着绮( )丽民族服饰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广场上,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五色糯米饭,欢声笑语,气氛融qià( )。传统五色糯米饭制作,从植物取汁到浸泡糯米全靠手工,耗时久。现在科技帮忙,智能设备精准控温浸泡。通过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确保植物汁配比精准,使科技助力的五色糯米饭制作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提升品质。
③“三月三”线上的AR绣球体验 :AR技术为绣球带来新玩法。在“三月三”活动现场,AR绣球体验区域总是( )众多游客,这种将传统与科技结合的方式,( )了游客们极大的兴趣,让他们( )到独特的民俗乐趣。
(1)、请给第②段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绮丽 (2)融qià
(2)、请你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加点词语的意思。(1)纽带:
(2)锦上添花:
(3)、依次填入第③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吸引 引发 感受 B、招引 引起 感触 C、引领 激发 感觉 D、引导 诱发 体会(4)、材料②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修改。 -
8、作文
邓稼先始终站在研究的第一线,昼夜忙碌计算的样子,很美;阿长穿着蓝布衫,高兴地拿着《山海经》的样子,很美;父亲为了造新台阶,在露水与晨雾中认真踏黄泥的样子,很美……一个坚守,一次选择,一种努力,一份真诚……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不同寻常的美。
请以“你的样子,很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9、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选段一: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chī)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选段二: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1)、选段一中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2)、选段二中的“先生”是指 , 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3)、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选段二中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
10、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流泪的绣花鞋
王举芳
①一大早醒来,他觉得心里像有什么事似的,忽然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母亲已是古稀之年,身体不是很好,他知道母亲盼他回家给她庆祝生日,然而他身在异乡,身不由己。他已有好些年没有回家陪母亲过生日了。他的心里对母亲和家人充满了歉疚。他拿出手机想给母亲打个电话,还未拨通又立马挂掉。他躺回床上,一些往事在眼前演电影。
②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他一个人在街头流浪,单薄的衣衫阻挡不住寒风的冷,冻得他瑟瑟发抖。一个中年妇女把他带到附近一个小区的传达室,给他买了火烧和鱼。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狼吞虎咽吃完,他连句谢谢都没说就跑了出去。夜晚蜷缩在公园长椅上的他把自己抱成团,依然冷得无法入睡。有人喊他,还是那个中年妇女。他跟中年妇女回了家。中年妇女知道他是一个孤儿后把他留在了家中,此后中年妇女成了他的母亲,对他比亲妈还亲的母亲。
③他起身走到桌子旁,拿起一个还未拆封的包裹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绣花鞋,是母亲亲手一针一线做的。他双手拿着绣花鞋,眼里的泪顺着脸颊滑落。哭够了,他洗了脸,换好衣服,拿起绣花鞋穿在脚上,不大不小正合适。他出门向街上走去。
④走进一家小酒馆,他点了一盘韭菜炒鸡蛋,还有白菜炖豆腐,这两个菜是母亲最喜欢吃的。他还要了二两白酒。今天他要用这种特别的方式陪母亲过生日。
⑤菜上来了,酒倒进嘴里,他的眼泪一下子从眼里冒了出来。
⑥“您这绣花鞋蛮好看的,在哪儿买的啊?”在旁边桌上吃饭的一个男子走过来问他。
⑦“这是我妈做的,买不到。”他拿过桌上一只空茶碗倒上酒,对那个陌生男子说:“兄弟,今天是我妈七十岁生日,能陪我喝一杯吗?”说着端起酒杯。陌生男子说:“好,祝老人家健康长寿!”
⑧吃过饭,他又在街上闲逛了一下午,天擦黑的时候才回到住处。刚掏出钥匙开门,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回头,是中午和他一起喝酒的男子。他浅笑:“这么巧?”男子说:“你是周扬吗?”他一惊,随即恢复了平静,点了点头。男子说我是警察,掏出了锃亮的手铐。
⑨他本是女儿身。十年前是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案发后逃往香港,后来“改头换面”,长期藏匿已达十年。十年里,她与亲友断绝了一切来往,包括对她恩重如山的母亲,还有丈夫和儿子。
⑩前几天她生病,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她实在熬不住了,打电话向女友借钱,女友把她的大致活动范围告诉了她的母亲。
⑪再也不用东躲西藏、担惊受怕、度日如年了。她心里悬了十年的石头一下落了地。
⑫“我妈身体还好吧?”在警车上,她问坐在身边的一个女警察。
⑬“你妈身体不好,前几天住院了,病情时好时坏。在你潜逃的这些年,你母亲天天盼你投案自首,甚至一个人四处去找你,她说不希望你再过小时候那种孤苦无依的流浪生活,更不希望你的儿子将来也孤苦无依。”她的眼泪像雨季涨满水的河面,稍稍一动,就要决堤。
⑭“你逃走后的第三年,你的丈夫得病去世了,你母亲一个人拉扯你的儿子,很不容易,这几年,我们组长一直在帮助和照顾你的母亲和儿子。”女警察指指前面坐着的男警察。
⑮“我们锁定你的行踪后,多日摸排,但都因为线索模糊不能对你实施抓捕。你母亲知道后,含泪带病坚持做了这双绣花鞋。她说你最喜欢穿她做的绣花鞋。”
⑯前面的男警察接了一个电话,回头对她说:“你母亲刚刚去世了,她知道你回来了,走得很安详。”
⑰她将头深深地低下去,眼泪哗哗地滴落,瞬间浸湿了绣花鞋。
(选自《小小说月刊》)
(1)、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流浪街头,母亲收养→→母亲生日,回忆往事→→得知情况,抱鞋痛哭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她的眼泪像雨季涨满水的河面,稍稍一动,就要决堤。
(3)、文章第②段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简要概括第②段内容。(4)、本文在情节安排上突出的特点是设置伏笔,试举一例并进行分析。(5)、请结合全文分析选文题目的妙处。 -
1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小题。
①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⑤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⑥“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⑦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⑧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⑨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⑩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⑪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⑫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⑬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下面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这本书。 B、“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我”对阿长的赞叹和佩服。 C、文章围绕阿长和《山海经》来选材,重点写她为“我”买来《山海经》这件事,详略得当,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 D、在作者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助人。(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 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和惊喜。 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 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3)、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2、默写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 ,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3)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4)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 , 。
-
13、课内外文言比较阅读。
甲
卖油翁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人②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③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寸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④矣!’”
(选自《郁离子》)
注:①〔田〕同“畋”,打猎。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旃(zhān)〕红色曲柄的旗。④〔必〕完全肯定。
(1)、下列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康肃忿然曰”的“忿然”意思是“气愤的样子”。 B、乙文中“王引弓欲射”的“引”意思是“拉开”。 C、甲文中“康肃笑而遣之”的“笑”意思是“嘲笑轻视”。 D、甲文“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的“矢”和乙文“王注矢于弓”的“矢”意思均为“箭”。(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B、使虞人起禽而射之 释担而立 C、尔安敢轻吾射 不知其所射 D、臣之射也 以我酌油知之(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了对比手法,用陈康肃公的气定神闲对比卖油翁的骄傲自信。 B、乙文楚王“不知其所射”的原因是三心二意,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 C、甲文卖油翁是一位民间高手,他有一手绝活,还能从平凡生活中悟出道理。 D、乙文主要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语言精辟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给人深刻启示。(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
14、为宣传“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拟写标语】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宣传委员,请你为“孝亲敬老”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出谋划策】孝亲敬老就是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请你就“中学生如何孝亲敬老”提出两种做法。
-
15、在“中国之光——民族脊梁”典型人物介绍环节,小禹有一张幻灯片要用李四光的科学成就,他找到的材料句子顺序乱了,请你帮他重新排列。( )
①他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
②在基础研究方面,1923年他提出了䗴(tíng)科鉴定方法,创立了10项标准,将螁科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
③李四光用这个方法,鉴定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写成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北方之虫䗴科》
④李四光毕生研究地球科学,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著作
⑤这10条标准,一直被国内外䗴科学者所采用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
A、④⑥①③②⑤ B、④①⑥②⑤③ C、④①⑥⑤③② D、④②③⑤⑥① -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消费者在购买文具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B、由于县团委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社会的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 C、受暴风雨天气的影响,今年三月到我市城郊湿地公园游玩的人数比上个月减少了一倍。 D、学校策划与开展中小学寒假书信活动,给同学们与亲友深度沟通提供了契机。
-
17、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个句子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个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中的“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D、介词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从昨天”“往那边”是介词短语。
-
18、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木兰诗》北宋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B、《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老山界》是陆定一创作的文章,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全文通过记叙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看腻了千奇百怪的各式各样的“网红”,康巴小伙丁真的纯真让人耳目一新。 B、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两种称呼不能混为一谈。 C、小时候长辈命我临帖,也曾敷衍过一阵子,既是敷衍,当然尝不到什么乐趣,也就随声附和了。 D、在这场篮球决赛中,7号队员锋芒毕露 , 连续几次飞身扣篮,令人刮目相看。
-
2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霄 默契 洁问 至死不懈 B、伫立 污秽 疲惫 鞠躬尽瘁 C、荒辟 亘古 狂阑 颠沛流离 D、热忱 缥缈 取蒂 以身作责